临床护理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护理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护理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摘要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与对分课堂教学形式充分结合,构建了课堂知识教授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讨论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临床护理教学形式“互联网+对分课堂,讨论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以期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关键词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护理教育随着医学形式的转变、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护理教育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健康中国战略目的的实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鼓励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2、创新教学形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混合式学习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的起着重要作用。“对分课堂简称为PAD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新型教学形式,把教学经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老师讲授(Presentation,P阶段),一半课堂时间由老师通过讲授方式教学;第二阶段:学生消化吸收(Assimilation,A阶段),学生在课下对新知识进行内化;第三阶段:学生讨论(Discus-sion,D阶段),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讨论式学习。该教学形式进行中要注意本
3、次课堂上交互讨论的是上一次课讲授的内容,即隔堂讨论1。“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形式将对分课堂结合互联网平台,二者优势互补,老师与学生双方受益2。1“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形式的构建1.1资源建设:网络资源课程是以网页形式体现,网站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及老师团队情况介绍、课件、习题、教学视频、参考资源、电子教案、网络答疑等内容,同时将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到课程网页,构成一整套基本涵盖教学全经过的网上教学资源。1.2教学施行:首先,要确定施行的重点课程及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合适互联网和对分课堂教学,因而应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详细分析。其次,课前老师可布置
4、问题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平台进行预习;课堂上老师利用一半时间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出问题;课后学生继续在互联网平台温习,通过回答考虑题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下一次课堂上,学生先分组讨论,相互解答难点,共享学习体会;最后老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难问题。1.3教学评价:围绕教学目的及人才培养目的,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3。运用构成性评价教育理念,增加构成性评价形式、内容及手段,如考核总计100分,考核分为构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构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包括课堂出勤占5%、期中阶段测试占20%、讨论及病例报告占5%、实验课及操作技能考核占10%);终结性考核成
5、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形式。讨论及病例报告的评分详细又包括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评价三个部分。1.4教学效果:通过“互联网+对分课堂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不必再面面俱到的将所有教学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老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减轻,把大量的精神用在怎样设计病例、提问上面。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了主动作用,通过课前的预习自主学习,课下的温习提高思维能力,小组讨论提高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5。课程评价不再是考试分数决定了最终成绩,而是将学习的经过纳入成绩,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2.1“互联网+对分课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护理 教学 混合式 应用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