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体育指导与专业人才培养考虑.docx
《本科院校体育指导与专业人才培养考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院校体育指导与专业人才培养考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院校体育指导与专业人才培养考虑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对安徽省所有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6所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所学校专业定位和培养目的近几年都在变化,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或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上各校能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执行,各校之间在选修课上有所差异,但是缺乏以凸显特色;学时和学分要求上,整体呈下降趋势,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时占有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各校之间在专业实习时间上跨度大,最短实习时间为8周,最长为18周;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但是就业面较窄,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有差距。提出建议: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与现代社会需求相一致,与地区和学校资源
2、特点相融合,培养具备高“核心素养且“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现代;普通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随着新一轮教育部审核评估工作的结束,高校教育质量又一次得到提升,同时也再一次被社会所关注。尤其是党中央对现代的论断,揭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作为与全民健康、和谐社会建设息息相关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来讲,也要调整培养目的,要与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本文就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安徽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缺乏,总结经历,并立足安徽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为安徽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提供发展思路,以提升高校内涵建设。1安徽省本科院校
3、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自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类设有社会体育开场自今,安徽省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共有6所,详细开设院校和开设时间见表1。2安徽省本科院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2.1培养目的与定位在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6所院校中定位该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的核心词汇为“应用型,但是从2000年安徽师范大学初次开设该专业以来,其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也发生着变化,2003年的该专业培养方案中定位为“复合型体育人才,2008年培养方案中定位为“应用型体育人才,2012年培养方案中定位为“应用型专门人才,直到2016年没有再
4、进行改变。淮北师范大学2013年和2015年定位为应用型人才,直到2017年体育学院招生部分专业而是根据大类招生后培养方案修订为“复合应用型人才。黄山学院发挥地利优势,把该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定位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人才2013年,2014年把培养目的改为应用型人才。其他几所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定位区别不大,巢湖学院和淮南师范学院都把人才培养目的定位为高素质应用型或应用型高素质,只是前后顺序发生了变化。黄山学院和池州学院主要结合本地特点培养体育旅游所需人才,池州学院与学院体育休闲专业结合着力培养本地及周边省市场需求较大的体育旅游导游、体育旅游管理与休闲户外运动组织与策划、体育旅游指导与救护等人才
5、。2.2课程体系从学时和学分的要求来看,各校之间差异较大。淮南师范学院的学时数要求一直下降,而学分数却先降后升。其他高校学时和学分有上升也有下降,总体来看,下降是一种趋势,见表2。2.3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各学校之间没有大的区别,主要在专业实习上差异较大。6所高校的专业实习时间都是8周以上,其中实习时间最长的是淮北师范大学是18周,最少的是安徽师范大学和池州学院都是8周。实习学期只要黄山学院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跨学期完成,并且第七学期安排8周,第八学期安排4周,其他学校都安排在第七学期内完成。2.4就业方向通过调查和数据搜集整理发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方向
6、主要是俱乐部,占到50.6%,教育行业的占15.4%,升学考研的占10.7%,考取公务员的占5.2%,近20%从事其他行业如创业、公司等。从安徽师范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率稳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本省,但近几年有向省外发展的趋势1。行业也不仅仅是体育老师和健身教练,还有服务业、管理、经济领域,出国深造出现,比例固然小,但是有一定的发展趋势。淮北师范大学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保持稳定在90%以上2,就业方向主要是健身俱乐部,占到40%以上,其次是体育老师占到15%左右,再次就是考研10-15%左右,其余的是自主创业、公司职员或其他。从整体看,健身俱乐部的比例较大,可能与学生在学
7、校接触的知识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淮北师范大学在大学二年级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考健身教练证等资格证书,所以到第七学期毕业实习时将近有70%以上的学生考取游泳救生员、教练员、健美操和健身教练资格证书或者有健身教练经历。3安徽省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考虑3.1关于目的与定位的考虑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有一定的特长,更要求具有综合能力。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2014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进而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问题,把“树人落实到教育中。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这是人才培养必须面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院校 体育 指导 专业人才 培养 考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