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分析.docx
《抗癌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癌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癌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外用止痛配方的镇痛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为抗癌止痛膏组、生理盐水组、吗啡对照组以及抗癌止痛膏加吗啡组,观察中药外用止痛配方对热板法疼痛小鼠及冰醋酸致痛小鼠反响的影响,观察中药外用止痛配方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机制。结果:抗癌止痛膏可拮抗冰醋酸所致疼痛扭体反响,减少单位时间扭体次数。抗癌止痛膏组痛阈值在90min时开场与生理盐水组有明显差异,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给药120min时痛阈值最高,效果最佳,随着时间延长,超过120min,痛阈值开场下降。抗癌止痛膏在48小时机会械痛阈值最高,72小时开场下降。抗癌止痛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液中的IL-1、
2、TNF-含量。结论:抗癌止痛膏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外周血炎症因子IL-1、TNF-有关。【关键词】癌性疼痛;中医药;外治法;镇痛;实验研究癌性疼痛1是癌症患者常见伴随症状之一,亦是癌症患者最难忍耐的症状之一,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球癌症患者中约50%有不同程度的癌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或阿片类药物疗效确切,但其毒副作用使得其在临床使用方面遭到限制,近年来,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开展对癌性疼痛的治疗研究,获得了确切的疗效。中药外用经皮肤吸收,就近作用于患病局部,作用直接,避免了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碰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副作用较小,临床疗效确切。本文通过动物
3、实验研究讨论中药抗癌镇痛膏的安全性、镇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中西医结合,探索一种疗效可靠、经济使用方便、不良反响少的癌痛综合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药物与试剂抗癌止痛膏是由:附片、桂枝、红花、泽兰、牵牛子、甘遂等组成,由宜昌市中医院制剂室将其制成超细粉,参加一定基质混合,制成药膏。使用时将其直接涂于跟疼痛范围大小适宜的医用棉垫上,后将棉垫覆盖于疼痛部位以固定。盐酸吗啡注射液,批号1012501056754836,IL-1、PGE2、TNF测试药盒购自武汉博能生物有限公司。1.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wistar大鼠,清洁级,雌性各半,体重150200g
4、。均由三峡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所有动物均在恒温恒湿的动物室饲养一周后进行试验。1.3实验方法1.3.1急性毒性实验1.3.1.1大鼠急性毒性试验取wistar大鼠10只,雌雄各半,将鼠尾包裹中药抗癌止痛膏,包裹3小时将大鼠取出,观察72小时。观察指标与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一样。1.3.1.2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昆明种正常小白鼠10只,雌雄各半,于鼠尾涂擦中药抗癌止痛膏,2小时一次,连续涂擦6次,每日观察小鼠给药后活动情况,有无皮肤充血水肿,渗出及皮疹。1.3.2急性疼痛实验采用腹腔注射0.6%的冰醋酸10mL/kg复制小白鼠疼痛模型40只表现为扭体反响,随机分为四组:A抗癌止痛膏组、B生理盐水组、C
5、吗啡对照组以及D抗癌止痛膏加吗啡组,每组各10只。A、B组小鼠分别于腹部涂擦适量中药抗癌止痛膏约5g/只和生理盐水,C组背部外敷空白医用布胶膏,皮下注射吗啡天天20mg/kg,D组小鼠每只腹部涂擦适量中药抗癌止痛膏约5g/支,同时皮下注射吗啡天天20mg/kg。中药抗癌止痛膏为每20分钟涂擦一次,连续5次,最后一次涂药30分钟后,观察每组小鼠开场出现扭体反响的时间和30分钟内各小鼠的扭体反响次数以及抑制率,抑制率=给药组扭体次数-生理盐水组扭体次数/生理盐水组扭体次数,分别比拟组间差异。采用热板法复制小鼠疼痛模型,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测定每鼠的痛阈小鼠从足接触热板到舔足和跳跃后足所用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癌 止痛 治疗 疼痛 实验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