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政权选官制度辨析.docx
《北齐政权选官制度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齐政权选官制度辨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齐政权选官制度辨析(厦门大学学报)2015年第五期九品中正制是曹魏建立之初曹丕采纳颖川士族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的建议,为了稳固其政权,争取中国北方士人的拥护所采取的一项选官制度。这项制度建立之初确实为曹魏政权的稳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很多政权施行九品中正制的缘故,在社会上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点久已被前辈学者所指出,并且多以为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当然北齐时期也不例外。至于在这一时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有无变革,大多数学者并未注意到,只要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中指出两晋南朝时出现了秀才对策制度和策试制度,1这种看
2、法大多很有道理,但是我以为只要北齐时期才采取了真正的考试制度,或多或少地遏制了门阀政治的选官制度。而此前多流于形式,对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并没有起到遏制作用。下面就此问题略加考证。一、北齐政权选官制度的变革北齐政权采取的什么选举制度,(北齐书)中阙载,这是由于(北齐书)无志的缘由,而考述北齐政权的制度只能依靠(五代史志),即(隋书志),据(隋书)卷九(礼仪志)所云:后齐每策秀孝,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考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皇帝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起立席后,饮墨水,脱容刀。(通典)卷一四(选举历代制)又云: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凡州县皆
3、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初,东魏元象中,文襄王高澄秉政,摄吏部尚书,乃革后魏崔亮年劳之制,务求才实。自迁邺以后,掌大选知名者,不过数四。文襄年少高朗,其弊也疏;袁聿修沈密谨厚,所伤者细;杨遵彦风流辩给,所取失于浮华;唯辛术贞明简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衡鉴之美,一人罢了。卷三二(职官州郡总论州佐)云:中正,魏司空陈群以天台选用,不尽人才,择州之才优有昭鉴者,除为中正,自拔人才,铨定九品,州郡皆置。晋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
4、用人甚重。齐、梁亦重焉。后魏有之北齐郡县皆有,其本州中正以京官为之。(隋书)卷二七(职官志)记载:其六尚书,分统列曹。吏部统吏部、掌褒崇、选补等事。考功、掌考第及秀孝贡士等事(通典)卷二三(职官尚书吏部尚书)记载:北齐考功郎中亦掌考第及孝秀贡士。知东魏北齐沿袭北魏的选举制度,州县都设有中正,由京官充任。被推荐者名为秀才、贡士、廉良,被推荐者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在朝堂分别由中书、集书省的官员以及吏部考功司的考功郎中当场分别考核秀才、贡士、廉良,有时皇帝亲临朝堂策试,如河清“二年春正月乙亥,帝诏临朝堂策试秀才。2对于字有脱误者、书有滥劣者、文理孟浪者,分别给予呼起立席后、饮墨水一升、夺席脱容刀
5、的惩罚。这讲明北齐对于被推荐秀才、贡士、廉良的策试不是简单的口试,而是必须进行笔试的,并且最终将主考官确定为吏部考功郎中。另外除各州县中正推荐人才外,还要求官员等推荐,据(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记载,皇建二年(561)“二月丁丑,诏内外执事之官从五品已上及三府主簿录事参军、诸王文学、侍御史、廷尉三官、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二年之内各举一人。(北齐书)卷四四(儒林传)讲:“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射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这讲明东魏北齐的选官制度由于遭到了魏晋以来汉文化的影响,制定的相当完备,并有所修正发展,当是开隋唐科举制度之先河。二、
6、北周政权的选官制度那么当时其他政权的选举制度怎样?同在中国北方的北周政权的选举制度,据(通典)卷一四(选举历代制)所云:后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初霸府时,苏绰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其所察举,颇加精慎。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东诸州举明经干理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至宣帝大成元年,诏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其刺史僚佐州吏则自署,府官则命于朝廷。(周书)卷六(武帝纪)云:建德六年三月壬午,诏山东诸州,各举明经干治者二人。若奇才异术,卓尔不群者,弗拘多少。(周书)卷七(宣帝纪)云
7、:宣政元年八月壬申遣大使巡察诸州。诏制九条,宣下州郡:八曰,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上州、上郡岁一人,下州、下郡三岁一人。知西魏时即擢贤良,北周时以吏部掌选举,但是被举者名称初无记载,至宣帝大成元年(579)始有秀才、孝廉之名,因而讲西魏北周的选官制度也是遭到两汉制度的影响。而据(通典)卷三二(职官州郡)记载,北周在州郡并未设中正掌选举,可是(周书)中任中正者却颇多,如叱罗协任恒州大中正(卷逐一本传)、豆卢宁任显州大中正(卷一九本传)、阎庆任云州大中正(卷二本传)、李远任原州大中正(卷二五本传)、权景宣任秦州大中正(卷二八本传)、宇文盛任西安州大中正(卷二九本传)、杨绍任朔
8、州大中正(卷二九本传)、申徽任夏州大中正(卷三二本传)、王悦任雍州大中正(卷三三本传)、崔谦任定州大中正(卷三五本传)、崔讲任定州大中正(卷三五本传)、崔猷任本州大中正(卷三五本传)、薛端任本州大中正(卷三五本传)、崔彦穆任颍川邑中正(卷三六本传)、司马裔任本郡中正(卷三六本传)、张轨任济州大中正(卷三七本传)、苏亮任岐州大中正(卷三八本传)、李昶任相州大中正(卷三八本传)、韩雄任河南邑中正(卷四三本传)、陈忻任宜阳邑大中正(卷四三本传)、泉元礼任洛州大中正(卷四四本传)、泉仲遵任本州大中正(卷四四本传)、冀俊任华州中正(卷四七本传),但是据他们的本传细究之,叱罗协任恒州大中正是在大统九年(5
9、43),豆卢宁任显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元年(535),阎庆任云州大中正是在北周取代西魏之前,李远任原州大中正是在尔朱天光西伐时,权景宣任秦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初年,宇文盛任西安州大中正是在大统三年(537),杨绍任朔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四年(538),申徽任夏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元年之前,王悦任雍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十四年(548),崔谦任定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四年,崔讲任定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年间,薛端任本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年间,崔彦穆任颍川邑中正是在大统四年,司马裔任本郡中正是在大统年间,张轨任济州大中正是在魏孝武西迁之后,苏亮任岐州大中正是在尔朱天光进入关中时,李昶任相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年间,韩雄任河南邑中正是在北周取
10、代西魏之前,陈忻任宜阳邑大中正是在西魏恭帝二年(555),泉元礼任洛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年间,泉仲遵任本州大中正也是在大统年间,冀俊任华州中正是在大统三年沙苑之战时,任本州大中正是在大统十三年(547),皆是在北周政权建立之前,这讲明北周确实没有在州郡设大中正、中正掌选举。3那么北周政权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这方面的记载不多,仅有(周书)卷四五(儒林乐逊传)云:“武成元年六月,以霖雨经时,诏百官上封事。逊陈时宜一十四条,其五条切于政要。其三,明选举,曰:选曹赏录勋贤,补拟官爵,必宜与众共之,有明扬之授。使人得尽心,如睹白天。其材有升降,其功有厚薄,禄秩所加,无容不审。即如州郡选置,犹集乡闾,
11、况天下选曹,不取物州郡,自可内除。此外付曹铨者,既非机事,何足可密。人生处世,以荣禄为重,修身履行,以纂身为名。然逢时既难,失时为易。其选置之日,宜令众心明白,然后呈奏。使功勤见知,品物称悦。可见这仍然没有明确讲明北周政权究竟采用了什么选官制度,但是有一点大致能够明确,即北周政权确实没有沿用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而是大致采取了类似两汉时期察举的选官制度,可见北周的选官制度的名称不得而知。其缘由当是由于北周政权的统治者这批胡人和胡化汉人进入关陇地区后遭到汉文化的影响,在选官制度上自然要采用汉族的制度,大概也是感到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其维护封建统治、选拔人才的需要,于是采用了类似于两汉时期察举的选官
12、制度。三、梁陈的选官制度南朝采取何种选举制度?东晋、刘宋、南齐距北朝后期时间较远,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而萧梁政权的选官制度,据(通典)卷一四(选举典历代制)所云: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有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凡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郡置郡宗,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粱寒素之隔。普通七年,诏凡州岁举二人,大郡一人。敬帝太平二年,复令诸州各置中正,仍然访选举,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不然则否。(梁书)卷二(武帝纪)记载,梁武帝天监中的诏书的时间为天监四年(505)春正月,可知萧梁政权最初没有实行九品中正制,到天监四年春
13、正月起重新实行这项选官制度。有关策试的记载,据(梁书)卷二(武帝纪)讲:天监九年(510)“冬十二月癸未,舆驾幸国子学,策试胄子,赐训授之司各有差。(陈书)卷二四(袁宪传)讲“大同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国子博士周弘正谓宪父君正曰:贤子今兹欲策试不?可见萧梁的策试只是针对国子学生,附加任何考试政策,(隋书)卷二六(百官志)讲到萧梁政权的机构时讲:“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等六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客、度支、殿中、
14、金部、仓部、左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部、库部、功论、中兵、外兵、骑兵等郎二十三人。没有负责考试的考功曹,这可以作为萧梁时期没有对于各地中正推荐的秀才、孝廉进行附加考试的佐证。讲到陈朝的选官制度,(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云: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则不得。必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恩旨叙用者,不在常例。其相知表启通举者,每常有之,亦无年常考校黜陟之法。既不为此式,所以勤惰无辨。凡选官无定期,随阙即补,多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若有迁授,或由别敕,但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齐 政权 官制 辨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