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香疗文化研究.docx
《中医香疗文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香疗文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香疗文化研究摘要:中医香疗文化历经千年风雨,在历史长河中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资料来看,中医香疗文化发展脉络主要沿着三条线索进行:一是宗教用香,二是民俗用香,三是文人品香.三条线索时有穿插并列,但又各自沿着独立的方向发展,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关键词:中医香疗;宗教;民俗;文学中医香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芳香药物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中国传统医学实践中对芳香疗法(简称中医香疗)有较深化的探索和应用,并构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详细来看,中医香疗传统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融合为一体,主要体如今宗教、民俗、文学等方面,起到祛秽致洁、安和身心、调和情志、防病治病等
2、作用.中医香疗与宗教香刺激人的嗅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焚香会产生云雾缭绕的情景,如同置身仙境,使人产生幻觉,幻想神灵下降兆身,致使与神沟通,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宗教气氛.古往今来,香在道教和fo教中被广泛运用,香所具有辟邪疗疾、修性养生等多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香疗与道教在道教炼养术中,香被称为药,是修行的必要辅助品.道教所用香大概有十种,分别是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返魂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各种香都有不同的寓意,道教对不同场合使用何种香都有明确规定.道教以为天然香料吸收了天地之精华与自然之灵气,清净至要.在道教修炼方法中,香汤沐浴是重要方法之一.道教专门定了“
3、沐浴吉日,告诫信众根据黄道吉日去沐浴香汤,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道教沐浴的香汤,通常以五种香料调配而成,俗称“五香.据道教文献记载,“五香不是专指五种香料,而是指从兰草、白檀、白芷、桃皮、柏叶、沉香、鸡舌香、零陵香、青木香等多种香料中选取五种进行调配.香汤沐浴能够到达洗涤身垢、外以净身、内以净心及预防疾病的目的.道教持香修道重在启发心智,具有一定的精神寓意,指引人的心灵到达超自然境界,进而使人的心灵得到解脱,获得“心香.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这八种香不是普通的香料,而是人的“心香.宁全真在上清灵宝言:“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
4、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神,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中医香疗与fo教fo家以为“香为fo使,“香为自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fo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浩大的浴fo法会、水陆法会、fo像开光、传戒、放生等fo事活动,都少不了香.fo教的香料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常用芳香植物.早期的fo教经书中记载了很多品种,如檀香、沉香、龙脑香、乳香、安息香、丁香、桂皮、鸡舌香、白芷、苏合香、甘松、茅根、藿香、婆律香、苇香、香附子等.与道教不同,fo教非常推崇檀香,以为其不
5、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给人带来愉悦.由于fo教所用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fo家的香很早就用于治病.fo教用于治病的香料,称为“香药.fo教香药不仅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口服香药,或做成香膏凃在身上,做成香水在浸泡洗浴时用,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病证.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身涂诸香,所谓旃檀、郁金也.旃檀,即檀香,讲明fo家弟子很早就用檀香、郁金制成涂香抹于身上,既能净身去味,又能消炎杀菌,防治皮肤病.另外,fo教中的浴fo节的重要仪式就是以香汤沐浴.浴fo功德经中提到以牛头旃檀、自檀、紫檀、沉
6、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霍香等香料制作浴fo水,也称“香汤.香汤沐浴能够起到除身心污垢和保健防病的作用.fo教以为,香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能开启人的智慧,使人精进修行,领悟fo法.经书记载,fo于讲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fo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fo教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借香来讲述修心之法与fo理.fo教中的香严童子之名即“由悟香尘,严净心地之意.pu萨在楞严法会上讲道,修持者若能专心忆念fo性,则能遭到加持与接引“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讲,fo教中的香不仅有净化空气、祛除污秽、治疗疾
7、病等成效,而且能够庄严道场,超脱世俗,浸润修行者的身心,使人清心定意.fo法将香的境界从世间的用香升华到见香成fo的无量境界.中医香疗与民俗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社会民俗很早就与中医芳疗结合在一起,人们使用芳香药物防治疾病、辟秽消毒、清洁环境的风俗习惯已经逐步构成.节庆用香祛疫疫病是中国历史上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同瘟疫的斗争.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经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对于接二连三的瘟疫,人们普遍视为上天所降的“灾疫,是一种警讯.民间常会利用各种节庆举行焚香驱疫仪式,并外用或内服各种芳香药,以除瘟消灾.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主要以“败毒为目的
8、,人们熏燃菖蒲、蒿、艾等芳香植物来除秽驱邪,同时此日人们还“以五彩丝系臂,“令人不病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fo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由此可见宋朝端午节所用香药甚多,尤其重视艾草的使用,在古代先民的观念中,艾草疗疾驱邪的能力很强,其中所提“fo道艾,产于河南汤阴之伏道,在宋朝被以为是艾中佳品.另外,其他民间传统节日都会用到香,如传统除夕、祭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文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