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郊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途径.docx





《远郊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郊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途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远郊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途径摘要: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施行促进了中部地区大城市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作为在大城市城镇体系构建中的联络纽带,远城区在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武汉市的远城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城镇化演进的特征,然后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不同层面解析其动力机制,其中微观层面为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中观层面为内部经济要素和外部经济联络驱动,宏观层面为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市远城区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关键词:远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武汉市党报告提出,“施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建立愈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相关战略的施行
2、将带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远城区与大城市经济、社会联络的密切度高,受大城市辐射、接受力强,同时与农村关系密切,对带动所辖农村地区快速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目前武汉市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但远城区与中心城区、远城区内部之间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基于此,本文以武汉市远城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目前其人口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再试图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机制三个层面讨论远城区人口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促进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1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对于大城市周边地域空间的界定,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大多学者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以为城市外围地区指处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影响下,位于城
3、市行政区界边缘的地区1-3。而城市远城区包括了城市近郊区、近郊县等概念,是主城区行政边界以外的邻近地域,是城市化地域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地带,是主城区向外延伸拓展的重要都市层4。根据上述研究,本文界定中心城区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7个行政区划,远城区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6个行政区划,并将该6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2城镇化现状特征2.1远城区与中心城市、远城区之间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表1显示,武汉市中心城区7区除洪山区城镇化率为96.75%,其余均为100%;而远城区6区城镇化率均值约为56.6%,远城区与中心城区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城乡
4、二元分割的特征比拟明显。同时,在远城区6区内,城镇化水平差距也较大,6区城镇人口比重在38%65%之间,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其中,城镇化水平最高的东西湖区与城镇化水平最低的蔡甸区相差27%。遭到武汉中心城区不同程度的经济带动发展,远城区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城镇化水平特征。同时,区内各街道城镇化率相差较大,以黄陂区为例,前川街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其余各街道。2.2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用单一指标测算的城镇化率只是总量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其内部构造,也不反映社会认同和管理体制的进步5。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半城镇化盛行,非农化水安然平静城镇化水平有一定差距,劳动人口与总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
5、城镇化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图1显示,2010年武汉远城区6区城镇化率和非农化率均低于武汉市平均水平,其城镇化率均值为49.28%,非农化率均值为30.52%,差值为18.76%,其中汉南区二者差值高达32.95%。半城镇化现象突出,这也导致远城区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独特区域景观。2.3人口流动趋势差异较大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拟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安然平静城镇化程度。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的人口产生吸引作用,使得本地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人口呈迁入趋势,反之则是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人口呈迁出趋势。且流动人口占比越高,其吸引/排挤作用越强。表2显示,东西湖区、江
6、夏区、汉南区呈现人口迁入状态,其中东西湖区的流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达72.97%,吸纳人口能力强;而蔡甸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其流出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分别为1.88%、14.66%与6.91%,该三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对人口的吸纳作用不明显。3城镇化动力机制讨论3.1微观动力机制: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3.1.1资本流入资本流动主要是指城市经济产业转移以及资金的积累来展现。从现阶段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城镇化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公共投资以及招商引资。政府通太多渠道的投融资,推进城市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如天河机场、武汉新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改善城镇投资环境与寓居条件
7、,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武汉市远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均值为14.9%,远高于武汉市平均水平11.0%,成为远城区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招商引资中的外商投资对促使外向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产业构造,吸纳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作用。近几年来,武汉远城区中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速,表明目前外商投资对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3.1.2劳动力转移目前武汉市远城区劳动力转移形式主要有离土不离乡型和民工潮型人口转移两种形式。其中离土不离乡型主要来源于新城建设带来的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主城区分流出去的一部分人口。远城区借助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合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郊 城镇 发展 现状 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