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改革途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改革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改革途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改革途径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获得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相关原理以及设计和组织施行的策略,为他们日后从事幼教工作提供系统的蒙台梭利教育基础。在“全实践理念的引领下,文章讨论了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全实践;学前教育一、全实践理念的内涵及意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论证明施办法(暂行))老师201713号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要求,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1。高师在培养幼儿老师的经过中,应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发
2、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全实践理念是我国学者秦金亮提出的,强调实践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2。(蒙台梭利教育法)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法类课程,内容包括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教具操作方法两部分。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包括蒙台梭利生平、教育思想渊源、老师观和儿童观等;蒙台梭利教具操作方法主要介绍了包括感官、生活、艺术、科学、语言等领域的八十多种教具和详细的操作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指向性也非常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把握蒙台
3、梭利教具的操作方法。而“全实践理念主张突出教育的实践特性,用“全实践理念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其独特的价值。全实践教育理念注重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构,强调学习经过而非结果,使学生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提高本身的专业能力,即实现“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再提升3。以这一理念作为蒙氏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能很好促成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二、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幼儿园蒙台梭利教学情况,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课程改革,文章采用问卷法,编制了(蒙台梭利教育法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向开展了蒙台梭利课程的幼儿园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同时也访谈了部分高校老师,以了解高校(蒙
4、台梭利教育法)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在时间上未全程延通多数高校将(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在学程中期和后期。如:吉林S大学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课程,学分为2学分,课时为36课时,前7周为理论讲解,剩下的为教育法的讲授,中间安排1-2次到蒙氏园见习;黑龙江B学院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课程,理论教学12课时,实践操作26课时;河北H学院,理论教学3周,剩下的课时全为蒙台梭利的感官、生活等的实践操作4。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环节则应该是从课程的开场就让学前专业学生接触幼儿园实践,每隔一段时间介入一次,直到课程结束,全程贯穿。二在空间上未全方位拓展(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的实践环节需要到园
5、施行,可蒙氏园和蒙氏班明显缺乏。以上饶市幼儿园为例,在上饶市各市县区民办园数量很多,纯正的蒙氏园非常少,多数幼儿园只要个别蒙氏班;或者只是通过购买蒙台梭利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在区域活动时供幼儿操作。这意味着,无论是课程的见习等实践活动还是寒暑假学生本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较难在当地找到数量充足的、优质的幼儿园开展。此外,蒙台梭利的教具成本很高,很多高师并未建设专门的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或者并未添置全套的蒙台梭利教具,即便有实训室的学校购买中国制造版本的比国际标准版的要多得多,学生的实训效果受影响。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则需要每学期都能让学生在幼儿园等实践基地获得不同的实践心理场,进而让学生了解感悟不同
6、类型的实践心理场,了解不同类型的幼儿,提升实践能力。三在内容上未全面整合全实践理念下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教学内容上应全面整合,重视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幼儿老师讲假如有时机参加蒙式老师培训所希望学习的内容多项选择,教学方法占86.84%、教具操作占75.66%、理论知识占53.95%,这一数据也表明了幼儿老师既希望提升蒙台梭利教学的实用技能,提高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又希望获取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另外,如表1所示,74.34%的老师以为需要在校期间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这样毕业进入幼儿园能胜任给幼儿提供蒙台梭利教育的工作。蒙氏课程现有的实践环节设置多是在课堂的教具操作练
7、习和进入幼儿园见习,实践内容都很独立。且见习基本一学期下来一到两次,每次见习的内容并无系统规划,经常是一样的或是很广泛的。加上有尚未开展的其他专业课程,很难准备综合性的实践内容,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观察记录。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则强调系统的有层次的全面地对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四在理念上未全息浸透由于蒙台梭利教育并非我国主流的幼儿教育形式,但普及比拟广,很多蒙氏幼儿园或幼儿园设蒙氏班,所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通常把(蒙台梭利教育法)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课时也不多。在调研的学校中,(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的课时安排实践操作部分皆高于理论讲解部分,同时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很独立,基本都是先讲理论后实践。但课时的缺乏使
8、得无论是理论的学习还是实践方法的把握都不够深化透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职前的蒙氏课程和职后存在脱节。如表2所示,69.08%的老师不够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只要28.29%幼师反映在工作中能负责开展本班的蒙氏教育教学活动。全实践理念则主张将实践理念浸透在整个课程。五在意识上实践反思性不强全实践理念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经过的实践环节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完成知识重构,获得提升。但当下的蒙氏课程设计中并未意识到实践反思的重要性,并未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学生见习经常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不会主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反思和实践,降低了实践的效果。再结合表3的数据,在接受调查的老师群
9、体中,只要25.66%的老师职前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有所了解,但只要28.95%的老师参加过蒙氏老师的培训。而访谈显示,高师老师也有很多未接受过蒙氏老师培训,这导致无论是幼儿园的实践指导老师还是学校任课教师都无法给学生提供高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将实践得到的经历内化以及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穿,实现“实践反思提升的循环。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套完好的教育理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都有其独到之处,而且每一部分都体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儿童发展观,鉴于高师(蒙台梭利教育法)课程教学存在的缺乏,必须进行改革。三、全实践理念下蒙台梭利教育法改革的途径结合幼儿园蒙台梭利师资需求和全实践理念,梳理我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师 蒙台梭利 教育法 课程 教学改革 途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