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 -精品文档.docx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 -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 -精品文档.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1小班健康教案(就餐前洗手)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我发现小班幼儿在吃饭前没有洗手的习惯,即便在教师的及时提醒下,也不会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了培养幼儿就餐前洗手的习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的1、知道餐前洗手可能减少肚子疼,养成餐前洗手的好习惯。2、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能在餐前自觉洗手。3、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4、初
2、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吃饭前洗手的重要性2、正确的洗手方法活动准备1、儿歌(洗手歌)2、小香皂、小毛巾、小脸盆每人一份活动经过1、老师有感情的讲诉故事(小明生病了),导入活动师:小明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幼:这样不好。他不讲卫生,才会肚子疼的。小结:假如我们吃东西前不洗手,细菌就可能由我们的小手随着食物带入口中,肚子就可能因遭到细菌感染而痛的。(*教师.教案网出处)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学小明那样,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2、及时提问,让孩子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师:吃东西时,如何才能避免肚子痛呢?幼:小手洗干净。小结:小朋友讲得很对,假如我们把
3、手洗干净了,就能够杀死手上的细菌,还有就是把食物也洗干净,这样细菌就不能在我们的肚子里安家了。3、老师示范洗手的正确方法。老师一边念儿歌(洗手歌)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搓搓手;自来水,冲冲手;小毛巾,擦擦手。干干净净一双手,我们大家拍拍手,一边为幼儿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4、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做洗手的动作。5、幼儿手端小脸盆,带上小毛巾和小香皂练习洗手,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小结:小朋友,只要我们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吃东西前洗干净本人的小手,细菌就会远离我们,这样就不会像小明肚子痛了。6、加餐前,老师引导孩子按正确的方法洗手。让孩子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吃东西前要洗手外,还有什
4、么时候也要洗手呢?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故事启迪法、亲身体验法等教学活动,幼儿不仅知道了就餐前洗手的重要性,而且学会了洗手的正确方法,并初步有了吃东西前要洗手的意识。小班孩子年龄小,记得快忘得也快,我交待家长加强对幼儿习惯的强化和监督。我想要是能用上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讲诉吃东西前不洗手会有啥坏处,并用视频动画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孩子们可能会记得更牢固。2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本人的事情本人做)含反思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逐步改变他们依靠成人的心理状态。2、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己服务技能,知道主动承当一些家务劳动。3、初步懂得本人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4、愿意沟通,清楚
5、明白地表达本人的想法。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活动准备:1、儿童服装、雨具各若干件。2、脸盆、肥皂、手绢等。活动经过:1、请幼儿介绍一下本人的衣服、鞋袜等都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天天穿什么衣服由谁来决定,谁来找。2、调查一下天天都有谁听天气预报。3、教师请小朋友说说,听天气预报对他们有什么意义。4、玩游戏:请听天气预报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教师做预报员,向幼儿预报天气,让幼儿根据听到的天气预报,选择衣服、雨具等,看哪组选得快而且正确,优胜组得一枚奖章。如:教师报阴有雨,幼儿就必须选择雨衣、雨伞;最低气温15下面,幼儿要选择毛衣等;最高气温25以上,幼儿
6、可选裙子、短裤。5、玩游戏:看谁的衣服最整洁玩法:(幼儿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前面放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桌上摆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服装。游戏开场后,每队幼儿均从第一个人起跑到桌前,任选一件服装叠好放到另一张桌上后跑回,拍打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再去叠放衣服,以此类推。来.源*教.案网叠放整洁、速度快的一组获胜。6、老师示范怎样洗手绢,要求幼儿回家练习洗手绢、袜子等,并晾起来。活动反思: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机会地找时机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本人的事情本人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3小班健康教案(医院)含反思活动目的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2、了解就医的心
7、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己保护意识。活动准备图片、医院游戏情境活动经过一、谈话:讲讲已有的就医经历。你们有没有去过医院?问什么要去医院,去做些什么事?医院里有些什么机器能够帮助医生看病?二、观察图片,知道去医院的原因。兔妈妈为什么要带小兔到医院去?三、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1、克制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2、做个英勇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教案来.自:*教案网3、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4、注意清洁卫生,不四处乱摸。5、耐心等待就医。四、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熟悉就医流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
8、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把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到达了本节课的活动目的。幼儿能介入活动兴趣很重要,因而在这节课中我准备了很多教具来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有可尝、可看、可动手的教具,孩子们在课堂中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来听课的教师们评价不错。但由于我们班多数孩子来自于农村,可能在家坚持刷牙的不多,因而在探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时,还有些孩子把握不是很好,看来还需家园配合,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并能坚持刷牙。4小班健康教案(笑和哭)含反思活动目的:1、知道哭和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能准确表达本人的情绪。3、愿意做乐观、开朗的幼儿。4、体验游戏的快乐。
9、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步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笑脸、哭脸娃娃)游戏卡见教具盒。(笑和哭一)(笑和哭二)挂图见教具盒。表情卡片一面画笑脸一面画哭脸的圆形卡纸每人一张。活动经过:谈话:、出示笑脸娃娃。老师:这个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想一想,她为什么笑呢?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哭脸娃娃。老师:这个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她为什么会哭呢?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比拟老师:笑和哭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笑还是哭?为什么?表达组织幼儿看(笑和哭)挂图,请幼儿回答问题。老师:小朋友一不小心摔倒了,他怎么了?小朋友的妈妈来接晚了,她怎么了?假如你的妈妈来晚了,你会怎么做?小
10、朋友不小心把她的新衣服弄脏了,她是什么表情?小朋友抢他的玩具,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假如别人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做?游戏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提出各种问题,请幼儿举表情卡来回答。老师:你的玩具找不着了,你会如何?你和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一起,你会如何?活动建议:本活动是健康领域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活动中通过观察、讲述和讨论,让幼儿明白哭和笑对本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在比拟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的表情时,要重点引导幼儿从眼睛、眉毛、嘴等部位观察两种表情的不同之处。在表达的环节,要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的内容,并联想到本人来表达。在游戏环节,老师可结合班级幼儿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进行提问,当幼儿举出表情卡片后,要
11、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活动能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根据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鼓励幼儿做一个乐观、开朗、英勇的孩子。教学反思:幼儿能根据哭和笑的表情进行大胆的想象,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本人的心情体验。了解本人的表情,不仅能够丰富与人交往的技能,而且能够丰富表达表现的手法。根据这个了解我想在这一节语言课上如何让小朋友在边玩中边识字呢?使这节课不会枯燥无味,我利用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听表情情绪的录音来引题,小朋友们学的很愉快很开心的。5小班健康优秀教案(我不认识你)含反思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2、培养幼儿的自己保护意识
12、和能力。3、体验游戏的快乐。4、积极的介入活动,大胆的讲出本人的想法。活动准备:1.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2.饼干、巧克力、玩具等。活动经过:1.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2.组织幼儿讨论:(1)小华跟谁走了?(2)什么是陌生人呢?(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4)结果如何了?(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讲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本人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3.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己保护的意识和
13、能力。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讲: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教师提示:(1)你认不认识她?(2)假如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讲什么?(让幼儿练习)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讲: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教师提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幼儿在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讲:阿姨,我不吃巧克力。陌生人又拿出玩具给小朋友玩,师提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讲:真拿这些小孩
14、没办法!4.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碰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幼儿的自己保护的意识: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轻信陌生人的话。6小班健康教案(我的小脚本领大)含反思教材(我的小脚本领大)是小班下学期主题五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己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浅薄,爱护身体、保护本人的经历又比拟缺乏,此活动的进行,能够使孩子认识本人的小脚,知道小脚的用途,对本人的小脚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脚的意识。讲活动目的本活动灵敏性强,不受季节、时间、环境的限制。根据幼儿的年龄
15、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的为:1.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2.在活动中感悟脚对人体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保护方法。3.认识本人脚,了解脚的外形特征及其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的。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认识本人的脚,了解其作用。活动的难点为:感悟脚对人体的重要性,学习保护方法。活动准备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玩具这一特征,为幼儿准备了娃娃大脚两只,娃娃一个。学情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他们处于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十分感兴趣,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讲又不知该如何讲,即便讲了也很难把本人的意
16、思表达完好。因而,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讲话的时机。教法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很多乐趣。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历缺乏好模拟,如:组织幼儿一起模拟走路、跳、跑步、转圈的动作等,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对脚的认识,知道了脚能做很多事情。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娃娃的小脚迎合本人的小脚比一比,一起讲一讲本人小脚的脚趾。观察本人的小脚有几部分组成围绕我的脚上有什么,我的小脚本领大如何保护脚等问题,师生共同完成目的。学法感悟法:由于小班幼儿的经历缺乏又喜欢模拟,容易在经历共享中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讨论小脚会干什么时,一个幼儿讲我的
17、小脚会走路,其他的幼儿也会跟着讲会走路,幼儿的思路打不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目的。所以我会让幼儿在心里回答不出声请幼儿全都了解后通过老师适时的引导,让幼儿讲出本人心里的那个答案打开孩子的思路。并能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的化解难点,突破重点。除感悟法外,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我的小脚本领大,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讨论法、谈话法引领幼儿认识小脚和各部位的名称;经历感悟法的运用使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知道小脚能做很多的事情。活动流程第一部分开场导入部分:出示教具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玩具娃娃去旅行,今天来到咱们班,他长了一双大脚丫,本领十分大让我们来看他的大脚丫长什么样子?第二部分展开部
18、分:1.出示娃娃大脚丫,引导幼儿观察脚丫外形特征。2.比拟脚丫,引导幼儿认识本人小脚。娃娃要和你们比脚丫,快快伸出你们小脚丫和他们比一比。1引导幼儿讲讲本人有几只脚。2让幼儿数一数本人的交织,摸摸脚背、较低、脚心和脚跟,知道他们的部位,讲出他们的名称。分析:这里为解决本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了观察法,让幼儿跟娃娃的大脚丫比一比,让幼儿观察本人的小脚丫请幼儿数一数本人的脚趾、摸摸脚背、脚心、脚跟让幼儿知道他们的部位。并通过游戏小脚丫真能干让幼儿了解其作用。3.游戏:小脚丫引导幼儿了解脚的作用。1提问:小脚能够干什么?2游戏:(小脚丫真能干)3老师小结。4.自由沟通:保护小脚丫的办法。1鼓励幼儿大胆
19、讲出本人保护小脚的办法。2欣赏儿歌(洗脚)教育幼儿注意讲究卫生,保护本人的小脚。第三部分为结束部分:活动延伸:组织活动踩脚印将幼儿的脚印不至于教室中,鼓励幼儿邀请本人的爸爸妈妈猜一猜、找一找本人的小脚丫。教学反思: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7小班健康教案(找朋友)含反思活动目的:1、锻炼小朋友一对一整洁走的能力。2、锻炼小朋友的反响能力。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
20、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谊。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活动准备:一首儿歌活动经过:1、如今教室里教小朋友们一首找朋友的儿歌,能熟练念出。2、小朋友下楼后,让他们内外站成两个圆圈,其中外圆要比内圆多一个。游戏开场,小朋友根据圆形轨道向相反方向走(外圈逆时针走,内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念儿歌。(*教师.教案网出处)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内外两圈的小朋友立即互相拉手做朋友,找不到朋友的小朋友要站中间。找到朋友的小朋友继续念儿歌转圈。活动提示:假如人员相等的时候,能够先对好朋友,在走时念完儿歌时比比谁先找到原来的朋友。活动反思:游戏经过中,小朋
21、友很难根据原来排好的圆圈轨道转圈,现场容易混乱。而且有些小朋友很难准确地念出儿歌。活动分析:临时教的儿歌小朋友一时间很难快速把握。反思调整:1、提早教会小朋友们儿歌2、讲解游戏规则时应该用小朋友们比拟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述。3、现场出现混乱时要及时的控制。8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笑一笑)含反思活动目的:感受开心,愿意当个快乐宝宝。愿意沟通,清楚明白地表达本人的想法。培养幼儿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神态快乐的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及相应的头饰若干。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笑一笑)。活动经过:1、引导幼儿观赏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提问:这些小动物快乐吗?
22、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快乐?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笑一笑)。3、引导幼儿玩游戏笑哈哈。玩法:老师与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各种小动物,当念到你看XX也在笑时,扮演该动物的幼儿自由表现开心的动作及表情。4、指导幼儿看操作材料(笑一笑),讲讲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笑。教学反思: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9小班健康教案(笑一笑)活动目的:1、感受开心,愿意当个快乐宝宝。2、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3、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4、学习控制本人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
23、哭。5、愿意与同伴、教师互动,喜欢表达本人的想法。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神态快乐的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及相应的头饰若干。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笑一笑)。活动经过:1、引导幼儿观赏小猫、小狗、小猪、小猴玩具。提问:这些小动物快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快乐?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笑一笑)。3、引导幼儿玩游戏笑哈哈。玩法:老师与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各种小动物,当念到你看XX也在笑时,扮演该动物的幼儿自由表现开心的动作及表情。4、指导幼儿看操作材料(笑一笑),讲讲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笑。10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真好吃)含反思活动目的:懂得食物对身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与反思 -精品文档 小班 心理健康 教案 20 反思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