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07】审计模式和审计过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07】审计模式和审计过程ppt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实务接受业务委托的前期准备知识点07 审计模式和审计过程淄博职业学院审计实务教学团队二O一九 年 九 月课堂阅读Case Introductionhttp:/ 900.20万元虚增二:2005年4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马鸣土地四宗,共计3500亩,金额为3360.0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3190.00万元虚增三:截至2007年6月30日,绿大地在马龙县马鸣基地灌溉系统、灌溉管网等项目上价值虚增 797.20万元虚增四:2007年1至3月,绿大地对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价值虚增 2124.00万元案例导入Case Introductionhttp:/ 亩土地使用权价值8370.00万元。经司法机关鉴
2、定,确认购买马龙县月望乡 9000亩土地使用权价值虚增 8370.00万元虚增二:2008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购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 4270.00万元,经鉴定虚增购建月望基地灌溉系统 3438.02万元虚增三:2008 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月望基地土壤改良投入为4527.30万元,经鉴定虚增价值4527.30万元虚增四:2009年,绿大地会计报告披露的购置广南林地使用权价值11011.05万元,经鉴定虚增林地使用权价值10407.06万元案例导入 学习目标 熟悉审计模式的含义 了解审计模式的发展阶段 熟悉审计过程的含义 掌握审计过程的阶段 熟悉审计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3、重、难点 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 抽样审计和详细审计的区别 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审计模式01审计过程02Knowledge framework知识框架 审计模式01 又称审计方式模式、审计取证模式,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审计策略、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它是获取审计证据的切入点,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从何处入手、如何入手、何时入手等问题。 审计模式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123审计活动总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为完成一定的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因而审计模式的发展,要受到审计目标变化的深刻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目标是有变化的,因而审计模式
4、也是不断发展的。 账项基础审计 1 又称详细审计,是指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详细检查。账项基础审计是以凭单审核为重心,以审查账目有无错误和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从会计科目入手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式。 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注重凭证、账簿、报表的详细审查,比较费时费力。在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方法基本能适应需要。后来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就更多地采用抽样审计技术,但此时的抽样更多的是判断抽样,主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有时可能遗漏重要项目事项,抽查的风险很大。而且,账项基础审计通过凭证的核对,虽然可以
5、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但是审计耗费人力较多,难以作深入分析,难以查找产生的原因,不能够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缺陷。因而,账项基础审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经济业务规模扩大,业务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可靠的、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这就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2是以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它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为基础,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为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企业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为了降低审计成本,确保审计质量,又创立并初步发展 了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制度基础审计 。这种审计方式的核心在于,它一改过去把全部或主要精力放在审查
6、会计及有关的经济资料方面的做法,而将审计的出发点和侧重点,转移到资料或数据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内部控制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于揭示差错和弊端,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它既克服了详细审计费用过高的缺陷,又弥补纯粹抽样审计质量不高的不足 。抽样测试因测试的目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 , 即 : 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3也称风险基础审计,是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认为,审计风险主要
7、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已经不是一般的会计核算差错。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就是管理层制订的,受利益的驱使,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这种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般员工,而对于管理高层的蓄意行为无能为力。而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且审计风险巨大,于是产生了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应主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 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风险导向审计大量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
8、贯穿于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使审计风险结论和整个审计过程联系更为紧密,使审计人员能够重视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重要环节,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思路是是会计师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该模型解决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虽然使效率和
9、效果有了实质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2003年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财务报表认定层次和整体层次。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风险运用传统审计模型可以解决。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风险主要是指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际情况的风险。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目标检查会计错误和揭示舞弊行为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追求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性审计技术判断抽样技术的初始应用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统计抽样和分析性检查方法的统筹应用审计对象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环
10、节检查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审计原理会计资料的准确代表了企业行为的准确内控健全,差错少;反之,差错多既定审计风险下,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高,则检查风险低审计人员条件掌握相关会计知识对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重视对企业环境经营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证据来源会计部门内部开始有外部证据的取得内外兼得优点操作简单为确定审计重点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因审计范围扩大而造成的审计资源不足问题强调了审计战略和制定,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缺点人力、物力耗费大; 抽样误差大; 程序性错误不易发现无法发现那种刻意隐瞒的舞弊和造假行为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要求高适用单位业务简单、量小的单位多种经营形式的大
11、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审计过程02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作为工作主线,相应的,审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和终结审计工作。审计过程确定审计目标后,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开始运用审计方法收集审计证据,以实现审计总目标和各项具体审计目标。接受业务委托1010203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能够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谨
12、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在接受新客户的业务前,或决定是否保持现有业务或考虑接受现有客户的新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执行一些客户接受与保持的程序,以获取如下信息:ZZZZ Best公司是一家地毯清洁公司,由15岁的高中生Barry Minkow于1981年创立。该公司在1983年-1985年间发展迅速,但Minkow还是认为发展不够快。因此,他雇用了几个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并构想了一项为保险公司修补受损建筑的计划。这样,一项项数百万的合同就被认为发生了(后来发现完全是虚构的)。当会计师事务所坚持要去施工现场查看时,Minkow花了几百万美元租了一栋房子,并且使它看起来像一项合
13、法的修补工程,借此来掩盖欺诈的事实。直到1987年他的弄虚作假行为才被揭露。事件败露后,公司股票一文不值。该案例清楚地说明,接受一家快速成长的新生公司的风险性以及对公司关键管理人员背景进行调查和客户业务情况进行了解的必要性。1983年,在16岁的时候,巴里明克(Barry Minkow)建立了一个地毯清洁维护公司,名叫ZZZZ Best。但是他的公司遇到一个问题:当地法律禁止未成年人建立活期账户,而只有非法的武器、毒品交易才使用现金进行操作。作为一个“正规”公司,明克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办法获得了一个账户:他偷取奶奶的珠宝来获取初始资金,使用空头支票掩盖信用卡支出。1986年,ZZZZ Best正
14、式上市,1年后每股价格达到18美元,明克由此大赚1亿美元,外加一套豪宅,一辆法拉利跑车。他甚至通过贿赂保安的方式进入一个刚刚建成的设施,对那里的人宣称:你们的大楼已经坏得不成样子了,只有在我们修过后,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渐渐地,人们发现明克的公司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由于54项指控(包括多项诈骗指控),明克被判服刑25年。不过,明克最终只在监狱里待了7年半就被释放,并在此后获得了三个学位。同时,他改邪归正,开始运作FDI,一个专门揭露公司诈骗的公司。明克和FDI已经处理了几宗大型案件,在他们的帮助下,累计有超过10亿美元得以在诈骗案中幸免于难。编制具体审计计划计划审计工作2评估审计风险初步确定重
15、要性水平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执行初步分析程序12354计划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实施审计工作3实施风险评估实施风险应对实施审计阶段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延伸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即审计人员自身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这个阶段在整个审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审计人员的任何一点疏忽,均有可能增加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成本,甚至造成整个审计项目的失败。 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财务
16、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而实施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注册会计师在许多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提供了重要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或程序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报错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后,应当运用职业判断,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
17、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实质性分析程序是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仍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的关系评价信息,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实质性分析程序通常更适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细节测试被用于获取与某些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如发生、存在、准确性、计价等。终结审计工作4注册会计师在完成财务报表进一步审计程序后,还应当按照有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审计终结阶段的工作,并根据所获取的各种证据,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编制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和决定审计资料的归档和调整谢 谢 您 的 观 看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