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 -精品文档.docx
《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 -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 -精品文档.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的: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走路教案反思1、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2、熟悉游戏规则,听口令做动作。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活动准备:头饰、风琴、磁带。活动经过:(一)导入:小朋友看,我们托一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大家高兴吗?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几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二)、初步了解。(1)、A、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第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鸟
2、)小鸟是如何来的?(飞来的)我们一起请小鸟坐下吧!B、下面我们一起放鞭炮欢迎下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鱼)。小鱼是如何来的?(游来的)小鱼也请坐吧!C、还有一位动物客人,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数三下,小朋友赶紧睁开眼睛。它是谁?(小兔)小兔是如何来的?(跳来的)(2)、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它们的样子吧!老师弹琴,小朋友学动物走路。(3)、它们有的是飞来的、有的是游来的、还有的是跳来的。小动物来的时候还带来了很多神奇的礼物,小朋友听听录音机里的音乐,婷婷是那个小动物,小动物看谁做得好?神奇的礼物就飞到谁的身上。小朋友听音乐做动作。(三)、游戏稳固。小朋友真棒!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一玩。教师:
3、小鸟幼儿:飞呀!小鱼游呀!小兔跳呀!来了一只大老虎,我们快跑呀!幼儿和教师对讲,并做相应的动作。(游戏反复进行)(四)活动结束。老虎累了,睡着了,我们学着小猫的样子悄悄地溜走吧。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气氛,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共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到达预定的目的,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假如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捉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讨论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愈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愈加丰富。活动目的:第2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教案反思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活动准备:1、动物
4、图卡。2、绘有底图的纸。3、动物园门票。4、白色、色纸、胶带。活动经过:1、想想:(1)教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2)教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2、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3、拿出几张动物图卡,如: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4、教师再拿出一些动物,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5、由于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毁坏了,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活动反思:我班幼儿对小动物十分感兴趣,经常在图书屋看书的时候选择有关动物的图书观看,有时甚至两个小朋友为争一本书会争吵起来。于是我想和小朋友进
5、行一次和动物有关的活动来提升幼儿对动物认识的相关经历。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动口、动脑和动手的经过中不仅能极主动的介入到活动中来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升了有关动物的相关经历。就是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个别环节对幼儿情绪的调动的技巧。设计背景第3篇、小班科学给小动物找家教案反思给小动物找家是(开心果园)中的一节科学教学活动,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都赋予了人性化的感情。本次活动在给小动物找家,线让幼儿知道本人有一个暖和的家,帮迷路的小鸟、小鱼、小蚂蚁找家,让幼儿体验帮助小动物带来的乐趣,又让幼儿学习连线。把数学活动与有趣的游戏活动严密结合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
6、儿关爱动物的情感。活动目的1.通过观察,了解动物寓居的地方。2.会画线把小动物和它的家连起来。重点难点知道动物寓居的地方,会画线把小动物和它的家连起来。活动准备小动物卡片(小鱼、小鸟、小蚂蚁、)挂图(房子、动物的家)活动经过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教师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出示挂图房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上有什么?(房子)这么漂亮的房子是用来干什么?2.帮小动物找家(1)、出示小鸟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小鸟)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引导幼儿讲出:树是小鸟的家(2)、出示小鱼图片:小朋友们,刚刚小鸟找到家了,看看谁也来找家了?(小鱼)小鱼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讲出:小鱼的家在水里(3
7、)、出示小蚂蚁卡片:引导幼儿讲出:小蚂蚁的家在泥洞里3.把小动物送回家(1)、出示挂图动物的家,小结。(2)、完成(开心果园)第21页练习,画线把小动物和它的家连在一起。4.结束活动。5.活动延伸让幼儿向家长了解其它动物的寓居地方。教学反思给小动物找家是一节科学活动课。而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因而在设计这节课时,由宝宝的家给小动物找家做练习,三个环节贯穿整个活动。首先我先出示宝宝家的挂图,让幼儿谈谈宝宝的家里有些什么?客厅、书房、卧室,幼儿们都很感兴趣,也能很完好的讲出来。让幼儿知道宝宝们都有一个暖和的家。那么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呢?第二环节、由迷路的小鸟平常喜欢生活在哪?哪里是小鸟的家?让幼儿知道
8、小鸟的家在树上。接着小鱼、小蚂蚁找家,幼儿们也都很感兴趣,而且注意力很集中,能踊跃地回答。最后连线把小动物送回家,老师先在黑板出示小动物的家和小动物让幼儿连线,再由幼儿在课本(开心果园)上连线,幼儿完成得很好。最后,老师评议讲: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很感兴趣,参加活动兴趣高。活动完成得较好。活动目的:第4篇、小班科学挽救冰冻小动物教案1.初步感受冰融化成水的经过。2.积极尝试探索将冰融化成水的各种方法。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托盘,托盘中各放一块冰块,中间有被冻住的小动物。2.提供幼儿可能想到的材料:茶杯、筷子、温水、抹布等。活动经过:1.设置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冬天到了,天气
9、很冷,四处都结冰了。小动物们都被冰冻住了,我们怎么挽救它们呢?幼儿自由讲述挽救小动物的各种不同的方法,老师则在黑板上用形象的符号记录幼儿想到的所有方法,如用手捂、用火烤、用热水烧、用棍子搅等。2.尝试挽救小动物的各种方法。老师:刚刚大家想出了好多挽救小动物的办法,请你们选择一种方法来挽救小动物。仔细看看在挽救小动物的经过中,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挽救小动物。3.介绍挽救小动物的方法。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挽救小动物的?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在记录单上统计使用不同方法的人数和幼儿的发现。设计意图第5篇、小班科学活动小动物爱吃什么教案反思幼儿园喂养了很多小动物,幼儿纷纷从家里带来
10、食物,有巧克力、有旺旺雪饼、有娃哈哈果奶,有小鱼、肉骨头等等。看着小朋友带来的这些食物,老师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孩子们愿意把本人爱吃的食物带给小动物吃,体现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但这些食物是动物们爱吃的食物吗?实践出真知,本次活动让幼儿试试将本人带的食物分给小动物吃,通过小动物吃与不吃的选择,让幼儿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食性。人与动物也有着很大区别。活动目的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活动经过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
11、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拟几种动物的叫声。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本人的想法。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4.沟通: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活动反思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气氛,老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历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设计思路:第
12、6篇、小班科学活动冬眠的动物醒来啦!教案反思冬眠,是变温动物避开食物匮乏的严寒冬天的一个法宝。这几天,我们正进行着有关春天的活动。今天的这个活动就是围绕春天的动物中冬眠的小动物进行的。孩子一开场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加上我们为孩子设计了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醒来啦!这个版面(能够自由拉动墙壁上的小动物)因而他们对冬眠的小动物有了更大的兴趣。午睡时,叶晨小朋友问起了小猪冬眠吗?户外活动时王宇问起了小蜗牛冬眠吗?孩子们从家里采集了很多资料,有的带来了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带来了毛绒玩具,还有的带来了有关冬眠动物的故事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游戏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有关冬眠的动物。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
13、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2、尝试在游戏中讲讲英语,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幻灯片、冬眠动物版面、动物头饰、春天歌曲活动经过:一、讲讲近期我们忙着做件什么事情?(寻找哪些是冬眠的小动物)讲讲你找到的冬眠的小动物有哪些?二、观看幻灯,师生讨论讨论幻灯片中的小动物能否冬眠(其中有争议的地方可让幼儿问问客人教师或在小问号内记录)三、游戏(Wakeup!冬眠的动物醒来啦!)1、个别游戏玩法:幼儿对纸袋里的小动物讲些有关春天的话,然后把冬眠的小动物拉出来。2、集体游戏玩法:幼儿做冬眠的小动物,老师做叫醒小动物的人。听到冬天来了,很多小动物开场冬眠啦!幼儿做睡觉状。听到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醒来了。小青蛙,W
14、akeup!Wakeup!小青蛙就做醒过来的样子。然后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动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动物都醒过来。规则:冬眠的动物听到wakeup!wakeup!才可醒来。叫醒小动物的人要讲一些有关春天的话。活动延伸:学习冬眠的知识冬眠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严寒)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假如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冬
15、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木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响,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木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木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著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讲,动物在冬眠经过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清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
16、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活动反思:但是本次活动中也有缺乏之处,在游戏中,假如在教室内创设几个动物过冬的场景,请小朋友分别扮演一种小动物,然后带上相应的动物头饰,去找到本人过冬的地方,会使课堂的气氛愈加的活跃,更能加强幼儿的介入性。活动目的第7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穿花衣教案反思1、积极介入活动,体验探究动物花纹的乐趣。2、认识常见动物的皮毛,能通过动物的皮毛图纹识别动物。活动准备长颈鹿图片、梅花鹿图片、豹子图片、斑马图片、孔雀图片、老虎图片以及以上动物皮毛的切图。活动经过一、谈话导入。师:大家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衣服呀?(引导小朋友描绘本人的衣服颜色、
17、图案等等)师:在动物世界里,很多动物都有一身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二、看一看、讲一讲。老师出示长颈鹿的图片,请幼儿讲一讲长颈鹿的特征。再请幼儿仔细观察长颈鹿的衣服,讲一讲长颈鹿衣服的特征。(颜色、图案、花纹等等)分别出示梅花鹿、豹子、斑马、孔雀、老虎的图片请幼儿讲一讲它们的特征。老师讲一种动物,请幼儿用本人的语言讲讲它皮毛的特点。三、快乐游戏。1、配对游戏:老师将动物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将动物皮毛的截图发给幼儿,请幼儿找到相应的动物并贴上去。2、洞洞板游戏: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剪一个洞,将其覆盖在动物图片上,请幼儿通过洞口的观察,猜出动物的名称。四、小结。动物花纹的颜色不一样,
18、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黑白的,也有的是五颜六色的。动物花纹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是一点一点的,有的是一条一条的,有的是一块一块的。活动应变了解动物花衣特征的时候,能够将特征类似的动物放一起观察比拟,如梅花鹿、豹、斑点狗等,花纹的形状都是一点一点的。活动延伸了解动物的花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斑马线、豹纹衣等。区角活动益智区:将动物图片以及动物皮毛截图放入区域内,让幼儿玩配对游戏。环境创设:将动物的图片、皮毛截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做成吊饰,如将斑马图片、斑马条纹图片、马路斑马线图片串成一串做吊饰。家园同步:请家长在家的时候和幼儿一起阅读课本(可爱的动物),通过动物毛皮的切图来让幼儿讲出动
19、物的名称。随机教育:日常看到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皮毛、习性等。活动反思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以孩子的原有认知经历为基础开展活动,旨在幼儿在观察动物的经过中,对动物皮毛的不同花纹进行归类。所以在环节的开展经过中,我们通过出示动物皮毛的局部、倾听动物的叫声、观察联络动物的生活爱好来引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来发现、探究,在看看、讲讲、找找中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尝试按动物皮毛花纹进行归类,体验找动物朋友的快乐。设计意图第8篇、小班科学活动暖和小动物教案反思冬天到了,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宝宝们都穿上了冬衣。可再玩娃娃家时,我发现有的宝宝会将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脱掉。宝宝们只热衷于他本身的动作发
20、展,全然不顾娃娃的冷暖。设计本活动,想通过让宝宝本人帮小动物想办法:如何过冬?如何取暖?进而不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目的1、尝试用感官感悟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活动准备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活动经过1、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比拟谁的手冷?谁的手暖?2、讨论:如何让教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3、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悟暖(个别、集体)。4、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5、游戏:小动物过冬引导宝宝做妈妈,为
21、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学讲:宝宝,如今还冷吗?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设计背景第9篇、小班科学动物的嘴巴教案反思小朋友喜欢和小动物一起玩。所以,设计这堂课时,我从幼儿已有的知识出发,培养幼儿积极考虑的习惯,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嘴巴特征的欲望。同时,把爱护动物的情感贯穿于活动中,让幼儿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也得到熏陶。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嘴巴,简单了解其不同特征。2、针对幼儿对动物的喜欢,激发幼儿探
22、索动物知识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嘴巴的特征。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活动准备1、让幼儿回家观察鸡、鸭、猫、兔,并记住这些动物嘴巴的特征。2、教师准备鸡、鸭、猫、兔的图片和它们嘴巴图片。活动经过一、活动开场1、我采有游戏的方式欢迎四位小客(鸡、鸭、猫、兔)的到来,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教学活动。2、逐一出示图片,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小动物。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这些动物都没有嘴巴。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帮它们找嘴巴。4、逐一出示动物嘴巴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讲讲这些嘴巴的形状。再让幼儿讲讲这些嘴巴各是什么动物的嘴巴。5、引导幼儿给小动物找相应的嘴巴,并贴上去。同
23、时告诉幼儿,我们要爱护小动物。6、在教师的示范下,根据动物嘴巴的形状编儿歌(嘴巴歌)。教师编儿歌:小鸭小鸭嘴巴扁,嘎嘎嘎嘎嘎嘎嘎。教师再鼓励幼儿给小鸡、小猫、小兔仿编儿歌,如:小鸡小鸡嘴巴尖,叽叽叽叽叽叽叽;小猫小猫嘴巴长,喵喵喵喵喵喵喵;小兔小兔三瓣嘴,蹦蹦跳跳蹦蹦跳。二、活动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走出教室,结束本次活动。三、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回家后观察其它小动物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教学反思(动物的嘴巴)是针对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介入了解一些小动物嘴巴特征,进而萌发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小动物的家的情感.因而,针对这一活动意图,我充当好活动的引导者,让幼儿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优选含反思 -精品文档 幼儿园小班 科学 动物 教案 20 优选 反思 精品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