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安装工艺概要(共2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元器件安装工艺概要(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器件安装工艺概要(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1 页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屏、台、箱)等成套开关设备的元器件安装。2. 工具气动枪、拉铆枪、电工刀、螺丝刀、钢丝钳、尖嘴钳、圆夹钳、扳手、(挫刀)、小锤、橡皮锤或尼龙锤、钢卷尺、直尺、钢锯、万用表。3操作前准备工作3.1 所领用的各种元器件必须是经过检查合格的产品,并附有生产厂合格标签方能进行领用与安装。(注:合格证和说明书出厂时随机附上)3.2查对制造规范,核对电器元件型号、规格、数量与制造规范要求是否相符。3.3
2、备齐所有的安装元器件及紧固件。3.4领用紧固件,需用专用紧固件车、盒,不得随便用其它物件代替。4. 安装要求4.1 元器件安装必须按施工接线图、按标准、按工艺文件进行安装。4.2元器件的安装应排列整齐、美观,面板后的元器件安装应便于接线、检测和维护。4.3 低压柜一、二次出线位置,元器件安装位置距地面不得小于250mm以上,环境条件不允许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高压柜出线端面距地不低于700mm。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资 料 来 源编 制签 字自 编校 对标准化日 期提出部门工艺部审 定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批准文号批 准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
3、台)共 18 页第 2 页4.4 在强电系统中选用的弱电元件应加双重绝缘保护措施(即在元器件与安装板之间加装绝缘板)。4.5 显示元件及按钮的颜色排列见二次配线工艺守则。4.5.1 在同一工程中,客户对显示元件及按钮排列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客户要求进行安装;无特殊要求时,可按本公司规定执行。4.6 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包括使用条件、安装尺寸、飞弧距离、维护、拆卸灭弧罩所需要的空间和手动操作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产生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4.7 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支架上或面板上。4.8 元器件安装应使其正常功能不致由于相互作用
4、而受损害或误动作(例如:发热、电弧、功能量场等)。4.9 电器组件安装孔所用的紧固件大小及数量应按照图样及组件安装孔要求进行选择,并且不能有松动或自动脱松的现象,紧固件紧固后,螺栓露出不超过15牙,以23牙为宜。4.10 配电装置所选用的绝缘子不能有破裂及表面磨损现象,以免影响其绝缘性能。4.11 配电装置中,所有的接地装置必须清除其接触面的锈迹及漆污,使接地点与柜体能可靠接地。4.12 组装元器件需进(上)屏工作时,必须脱鞋(上屏指上屏顶及屏内),并铺垫塑料或橡胶垫。4.13 高压一次元件安装总则4.13.1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名牌额定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施工接线图要求。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
5、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3 页4.13.2检查高压元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有部件、附件、备件是否齐全,无损伤,变形及锈蚀。4.13.3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125mm,爬电距离不小于230mm。4.13.4清除产品内灰尘,污物,仔细擦试绝缘子及底架上灰尘。4.14 低压元器件安装总则4.14.1 元器件安装必须满足说明书中规定的飞弧距离要求。4.14.2 空气绝缘距离:主回路不小于20mm,爬电距离20mm;功能单元,爬电距离12mm,电气间隙10mm。4.14.3 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名牌额定参数是否符合施工
6、接线图要求。4.14.4 低压元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有部件、附件、备件是否齐全,无损伤、变形和锈蚀。5. 高压元器件安装5.1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5.1.1 检查开关主轴上螺钉是否松动,各部位螺栓是否松动,瓷瓶及触头,是否在运输过程中错位,如有错位应调正。5.1.2 所有机械活动部位涂上润滑油。5.1.3 将开关装在所需的位置,该开关可垂直或水平安装在柜内,相间中心距离公差为1.5mm,三相不同期3mm,应注意开关在分、合闸时,其带电部分对地绝缘距离不少于125mm。5.1.4 开关与操动机构联接后,机构的分合闸位置与开关的分、合闸位置相一致。5.1.5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拐臂调整角度应符合产品
7、的技术规定。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4 页5.1.6 隔离开关分闸后,其最小的开距不少于150mm,动触头接触面要求大于2/3。5.1.7 接地开关分闸后,其最小的开距不少于125mm,动触头接触面不少于2/3。5.1.8 开关与操动机构连接调整后,应连续操作10次,不允许有卡住或其它妨碍其动作的非正常现象。5.1.9 接地刀专用接地铜质编织带截面积不少于50mm2。5.2 负荷开关5.2.1 检查开关主轴上螺钉是否松动,各部位螺栓是否松动,瓷瓶及触头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有错位
8、,如有错位应调正。5.2.2 所有活动部分涂上中性润滑油。5.2.3 将负荷开关安装在所需的位置,负荷开关应垂直安装在柜内。相间中心距离公差为1.5mm,应注意开关在分、合闸时其带电部分对地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25mm。5.2.4 开关与操动机构联接后,机构的分、合位置应与开关的分合位置相一致。5.2.5 负荷开关合闸时,动、静触头连接应可靠、准确,分闸时,三相的灭弧刀片后于主动触头跳离静触头,且三相同期性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本条不适用于真空负荷开关)。5.2.6 负荷开关,拐臂调整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5.2.7 负荷开关与机构连接调整后,应进行10次操作,不允许有卡住或其它妨碍其动作的非
9、正常现象。5.2.8 负荷开关分闸后,其最小对地开距不小于125mm,接触面要求大于2/3。5.3 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5 页5.3.1 组合电器真空灭弧室装配调整参数见表15.3.2 隔离刀装配技术参数见表25.3.3 组合电器所配接地刀技术参数见表3表1组合电器中真空灭弧室装配调整的技术参数序号名 称单位参 数1触头开距mm10+1 02触头超行程mm3+13平均合闸速度m/s0.60.24平均分闸速度(开距达6mm前)m/s10.25三相
10、触头分、合闸不同期ms26触头合闸弹跳时间ms27带电体之间及相对地距离mm1258回路电阻180表2隔离刀、接地刀装配技术参数(GN19)序号名 称单位参 数1三相刚合位置不同期mm32各相刚合位置偏斜mm13触刀正压力N260304隔离距离mm1505接地刀开距(隔离刀带接地刀)mm125表3组合电器所配接地刀的技术参数序号名 称单位参 数1静触头弹簧压力N390202三相刚合位置不同期mm33各相刚合位置偏斜mm14接地刀开距mm180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6 页5
11、.4 真空断路器5.4.1 将真空断路器装在所需的位置,该开关垂直安装在柜内或手车上,相中心误差为0.5mm。5.4.2 真空断路器支架应该接地,接地螺栓有 符号标记。5.4.3 安装调试时,应按机械特性参数调整如下:触头开距 111(mm)接触行程 41(mm)平均合闸速度 0.550.15m/s(电磁) 0.60.2m/s(弹簧)平均分闸速度 1.10.2m/s三相分合同期性 2ms触头合闸弹跳时间 2ms5.4.4 真空断路器与操作机构连接后,进行10次操作,不允许有卡住或其它妨碍其动作的非正常现象。(KGN固定柜出厂前,应操作100次,且满足上述规定)5.5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5.
12、5.1 互感器二次接线极完好,标志清楚。5.5.2 互感器应按同极性方向安装,且二次接线端子应朝向便于检查的一侧。5.5.3 互感器可垂直或水平的安装在柜内,外壳应可靠接地。5.6 高压熔断器5.6.1 安装时,应检查熔管、熔丝规格是否符合技术要求。5.6.2 带钳口的熔断器,其熔丝管应紧密的插入钳口内。5.6.3 装有动作指示器(或撞针)的熔断器,其指示器应朝向脱扣侧一方。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7 页5.6.4 熔断器垂直安装在柜内(特殊安装需经有关部门同意)。5.7
13、避雷器5.7.1避雷器可立装或吊装于柜内(特殊安装需经有关部门同意)。5.7.2 避雷器引线的连接不应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5.7.3 接地端应有可靠的接地母线。5.8 操作机构5.8.1 将操作机构装置于所需的位置,机构固定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应保持平整。5.8.2 操作机构安装后,不应有明显的倾斜,不应产生影响操作机构灵活运动的变形。5.8.3所有机械活动部位涂上中性润滑油。5.8.4 操作机构与断路器之间的联接应在断路器和操作机构处于分闸位置时进行,其拐臂调整角度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5.8.5 CD17操作机构的铁芯顶杆升至顶点时,掣子与圆柱销间隙20.5mm,当机构与
14、断路器联接后,应注意辅助开关的分、合位置是否正确。5.8.6 CT19操作机构处于分闸位置时,机构分闸的限位拐臂与分闸限位轴销之间应有13mm间隙,当机构的分闸限位、拐臂和分闸限位轴销靠紧时,可能引起机构拒合。5.8.7 操作机构与断路器联接后,进行10次操作,不允许有卡住或其它妨碍其动作的非正常现象。5.8.8所有活动部分涂上中性润滑油。5.9 高压带电显示器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8 页5.9.1 根据传感器下法兰安装螺孔要求,将传感器紧固于安装架上,安装面应平整,紧固
15、应可靠,导电母排应与上法兰可靠接触,且不受外应力的作用。5.9.2 当显示装置作为闭锁回路时,布线应单独敷设,不宜与其它回路混合.6. 低压元器件安装.6.1刀开关6.1.1按照不同规格,先装闸刀手柄,对准上、下孔拧紧螺栓,螺杆同拉杆装直。6.1.2 装闸刀,选用与开孔相应的螺栓及阔边垫圈,按图样要求进行装配。6.1.3 闸刀底座是石棉板等绝缘材料时,需垫绝缘垫圈,安装时要复平、装准,不准许硬撬。6.1.4 刀开关只能垂直安装,不允许水平安装或倒装,电流端连接于静触头,负荷端连接于动触头,不允许反接。6.1.5刀开关组装后要进行调试,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钳住刀片,刀片与固定触头应成直线
16、,刀开关在进行合闸操作时应灵活、可靠,校正后紧固有关连接部分。6.2 塑壳式断路器的安装6.2.1 核对元器件是否符合图样要求,并按图样进行安装,断路器安装如需打开断路器盖子,应注意断路器内部零件不能散失,不准有任何异物落入断路器内,若需拆卸断路器内部元件,在装配时应按拆卸时的相反顺序装上。6.2.2 断路器安装于支架或安装板时,支架或安装板应平整并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倾斜超过5。如果断路器的装配同面板操作机构间有配合位置要求时,必须注意断路器与操作机构间的配合尺寸,要保证操作机构操作灵活、可靠。打 字校 对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签 字日 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期元器件安装调整工艺守则29.9
17、5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共 18 页第 9 页6.2.3 板后接线,断路器安装时必须注意绝缘距离;板前接线,断路器装在安装板上时,也应注意绝缘距离。6.2.4紧固螺栓时,应均匀用力,以防胶木底板因急聚弯曲而损坏。为防止飞弧造成短路,应将连接裸线包以绝缘护套。断路器导电部分与配电装置金属部分间的距离不小于20mm。6.2.5 电源端的导线接在断路器灭弧室的接线端上,而受电端的导线应接到动触头一端(如断路器说明书上明确指出允许上、下进线,则电源端与负荷端可任意连接动触头或静触头)。6.3 框架式断路器6.3.1 断路器拆箱后应保留其说明书及其附件,出厂时随机付上。6.3.2 检查断路器的规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器件 安装 工艺 概要 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