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实习生院感培训及考试剖析(共9页).doc
《2014年实习生院感培训及考试剖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实习生院感培训及考试剖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实习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沐川县人民医院院感科 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均会带来严重危害。医院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院感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按院感管理的规定,医院一般医务人员、非专职管理人员,每年必须接受2次、6学时以上的院感知识培
2、训;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接受院感知识岗前培训不少于3学时,并且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一、 医院感染1、定义: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己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发热、WBC增高,使用抗生素是临床诊断院感病例的因素。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后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2)、本次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的新感染(除脓毒
3、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有感染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的急性发作。5、院感诊断的常见误区:(1)、过度依赖培养。临床诊断是前提,培养的结果要区分是污染、定
4、植还是感染。难以鉴别的炎性反应或感染时,应送常规查WBC、浓细胞,而非培养。(2)、发热一定是感染。引起发热的因素很多,比如药物热、中枢性高热、吸收热、术后应激等等,所以发热不一定是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反应。(3)、WBC增高一定是感染。引起WBC增高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感染、术后应激、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尿毒症等等。所以WBC增高,一定要结合临床。(4)、主管医师未诊断就没有感染。漏诊漏报非常普遍,没诊断却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很常见。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为此,医务人员手卫生与医
5、院感染发生有着直接关系,但是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普遍较低,加之洗手设施不完善,造成医务人员的手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1、定义: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方法: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长居菌的过程。5、手卫生指针:两前三后:接触病人之前;清洁或者无菌操作之前;接触病人之后;体液、血液、分
6、泌物、排泄物暴露之后;接触病人环境之后。6、手卫生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基本要求: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不应佩戴戒指、手链等饰物;不应佩戴人工指甲、涂指甲油。(2)、当手部有血液或者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是,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是,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7、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六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即所谓内“外夹攻、大力打击”。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8、在脱手套后应洗手,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 手。9、病房及各诊室应设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特殊科室和部门开关应采用脚踏式,肘式或
7、感应式。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10、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无积液,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11、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的判定: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手卫生次数;并且手卫生的步骤、时机、范围都符合规范。1个机会里面含有N个指征。当所有指征都做对时,这个机会才算合格。依从率=正确行动数/机会数正确率=正确的行动次数/机会数在整个操作完成后,所有该洗手的时刻都洗手而且正确,这个机会就是正确完成的。计算时本次观察为依从率100%。该戴手套时,正确佩戴并洗手,则为正确完成三、标准预防1、定义:是指认为病人血液、体液、分
8、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1)、把所有的病人均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的人。(2)、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即:医务人员疾病病人3、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4、标准措施洗手。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源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 手。面罩、护目镜和口罩: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
9、睛、口腔及鼻腔粘膜。隔离衣。四、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操作时戴手套,完毕后脱出手套再洗手,必要时进行消毒。一旦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应立即洗手。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围裙。手有破损应戴双层手套,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实习生 培训 考试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