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30诗词五首》PPT课件 (1).ppt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30诗词五首》PPT课件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30诗词五首》PPT课件 (1).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0 诗 词 五 首,1.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体会意境、分析修辞手法等。 3.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
2、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
3、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这句诗用了“盈盈” “脉脉”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情景相生。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婉动人。,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象表现出来的。比如,织女
4、整日忙碌在织布机上却织不出布匹,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排遣苦闷。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渡荆门送别 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称“诗仙”。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
5、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25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诵的。,1.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
6、景。,2.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
7、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字子美,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 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
8、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蕴含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1.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颈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1.
9、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2.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初中语文 30 诗词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