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儒林外史教学反思100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课儒林外史教学反思100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儒林外史教学反思1000字.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课儒林外史教学反思1000字儒林外史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村里有一个人常年考科举,常年不中,受到身边的人的嘲笑,在后来的一次科举考试中了之后疯了,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写出作者内心什么感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语文课儒林外史教学反思1000字。选择这一本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公开课,挑战很大。第一,小说是用古白话写的,学生读的过程并不顺利,读进多少心里没底;第二,儒林外史是新增篇目,网上资料很少,公开课可借鉴的余地不大。但学生其它只读了水浒传和威尼斯商人两本,水浒传又是去年中考的内容,威尼斯商人难度又小,没什么要指导的空间。所以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儒林外史。既然学生读的不顺利,那就要进行读中指导。
2、为此,一方面我让学生一天读一回,每天让组长相互检查批注,按学号上台介绍;另一方面,当学生有读不懂的地方时,及时利用学生上台介绍的机会进行讲授,比如在 莫愁湖大会 的时候就对三次大会进行了梳理,遇到难读的地方告诉他们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做法等等。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难读大大降低,当读到同性恋、诈尸、去妓院等情节时,他们还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连不爱阅读的同学也会对其中的某些情节产生兴趣,甚至有些成绩好的同学在写素材时还会引用书中的名言。在此基础上开展读后指导就顺理成章了。为什么是读后指导而不是读后汇报?从效果上来说,读后汇报会更好。学生自己参与其中,自己查找资料,收获更大。但缺点就是耗时耗力。初三的学
3、生没有必要为了一本书耗费那么多精力。且这本书已经说了中考不考。只能选择读后指导。学生当然也需要指导。不指导,孩子们对于这本书的认识就停留在初读的体验上。指导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讽刺小说,当然要教会学生怎么读这种类型的小说。可是,这里有个前提:讽刺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作者写作的方式,同时也是小说的主题。孩子们刚刚才读完,而且是边读边忘,直接讲讽刺,是不是太高达上了?况且,讽刺存在于文本本身,必须要细嚼文字才能体会出其妙处。如果要上这一堂,必须要给出具体的文段。会有一点常规课的感觉。我想要呈现的是有点与众不同的课堂。这就导致了我将教学重点放在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群像上。总体思路就是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回忆情节和人物,对此进行分类,再从分类中理解作者塑造文人群像的意义。学生这一堂课的思维很活跃,我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尽量保证每个步骤都是让学生先说,我再补充。因为,我想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而不是单单记忆我罗列的那些知识点。所以,最后的总结都让给了学生。当然,试讲的时候感觉太活跃了。所以今天讲课的时候有设计学案,让学生需要静下来的时候静下来。今天的课堂超时了,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感谢评课老师的给予的肯定和建议。让我尤其感到高兴的是,自己具有了解读文本的能力,而且也能将自己的理解外化于课堂,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并且还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 儒林外史 教学 反思 10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