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1篇).doc
《最新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1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1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1篇)嘉欣1142榜样6专题节目已经开播啦,我们应跟随榜样足迹,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那你们有何感慨的吗?一起来写写感想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11篇),希望大家喜欢!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1】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
2、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
3、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
4、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
5、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2】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6、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7、,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36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
8、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3】张桂梅同志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张桂梅同志是“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是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教
9、师典型;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的先进典型代表。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学习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要大力弘扬她矢志不渝跟党走、痴心执着为教育、无私无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学校要以党建引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身边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全国优秀模范教师代表、教师节表彰的先进教师代表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把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10、。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让自己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有方。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4】廷巴特尔,男,蒙古族,1
11、955年6月出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原党支部书记,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 他扎根牧区40载,是带领牧民脱贫致富的“最美奋斗者”廷巴特尔同志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年仅19岁的廷巴特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机会,来到偏远闭塞、生活艰苦的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插队,一干就是47年。他靠着不服输、不认输的韧劲和扎根草原、建设边疆的志向,凭着“心里装着百姓,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信念,扎根牧区,艰苦奋
12、斗,谱写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壮美诗篇。廷巴特尔刚插队到嘎查时,嘎查牧民生活困难,牧民人均收入不足40元,当时牧民没有砖瓦房,土房也很少见,牧民住在蒙古包里,睡觉就盖一件皮袄,看到这些,廷巴特尔心里不是滋味。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改变这个状况。他挨家挨户募捐基础母羊,筹集数百只母畜建起集体“流动扶贫羊群”,每100只羊为一个“流动扶贫羊群”,承包给贫困户饲养,每年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羊羔归贫困户所有,20%的成活羊羔归嘎查集体,这项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扶贫成效,获得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发明奖”。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廷巴特尔让牧民给贫困户打分
13、,对好吃懒做、劳动表现不好、家庭不和睦、不爱护草场、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扣分,对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加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决定先帮扶谁后帮扶谁,通过奖勤罚懒的办法,先后有24户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式脱贫转变为造血式脱贫。1997年,草场承包到户,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的廷巴特尔,把最好的草场留给了牧民,把全嘎查退化最严重的、谁也不想要的草场留给了自己,总计5926亩的草场大部分被白沙地覆盖,牧草稀疏,大风一起,白沙泛滥。为了提高牲畜生产效益,同时防止自家草场进一步恶化,他率先在自家牧场推行“围栏轮牧”,在当年生态最差的草场上养出了最肥壮的牲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明显改善了草原生态。在他的引导下,围
14、栏轮牧、科学放牧、持续发展成为嘎查牧民的共识,得到普遍推广。为了实现稳定脱贫,他积极开拓集约化产业发展路径,组织嘎查“两委”、牧民成立嘎查股份制公司,发展奶制品、风干肉加工、生态鱼塘等特色产业和“牧民之家”旅游产业,嘎查牧民人均收入由当初的40元达到2018年的1.88万元,翻了几百倍,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蹄腿理论”到“青山绿水” 他秉持生态优先理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改革先锋”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草场退化严重,是距北京最近的风沙源。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牧区开始推行“草畜双承包制”,牧民不注重科学养殖,盲目追求多养多放,草场沙化严
15、重。廷巴特尔深知草场就是牧民的命根,要想让牧民过上好日子,一定要改变牧区的生态环境。为了找到治沙办法,他走遍方圆百里的沙窝子,组织牧民在严重退化的沙地,因地制宜种植黄柳、沙棘等耐旱作物,并积极争取上级生态建设项目,建成1处沙地柏保护区和2处3000亩黄柳基地,有效遏制草场退化。他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路径,带头作“牛”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即养5只羊的效益与养1头牛相当,养1头牛,只有4个蹄子践踏草原;养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践踏草原。通过引进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选育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在实施“少养精养”策略下,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
16、走出了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牧区经济、促进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廷巴特尔的做法,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很快在阿巴嘎旗和锡林郭勒盟草原得到广泛推广。在他的引领下,阿巴嘎旗坚持发展畜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并举,引导牧民“减羊增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牧民收入。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作为浑善达克沙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坚持草畜平衡、绿色发展,实现了天蓝水绿、草长莺飞,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从“嘎查书记”到“廷巴特尔大讲堂” 他无私奉献,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时代楷模2010年,为了让自己的好经验更多地惠及牧民群众,廷巴特尔提议并在锡林郭勒盟委、行署支持下,在嘎查建立起专门的农牧民培训基
17、地,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传授几十年中钻研摸索出来的生态建设和牧民增收经验,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廷巴特尔大讲堂”。2018年,他从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光荣卸任。他离岗不退色,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廷巴特尔大讲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嘱托,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十九大精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无偿传授生态保护、科学养畜、算账理财等经验,现场观摩廷巴特尔家及周边牧民几十年来在保护生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慕名来学习的有区内外的,还有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外的学习参观团。2020年在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期间,他认真贯
18、彻国家民族政策,入户走访牧民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廷巴特尔大讲堂”年培训人数达到2万多人次,不仅造福了一方牧民,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学习牧区现代化建设典范。他扎根牧区47载,带领牧民脱贫致富、建设草原,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信任和支持,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如今,萨如拉图雅嘎查草美了、树高了,廷巴特尔的传奇故事还在千里草原续写!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5】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
19、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身着一袭蓝色蒙古族长袍的,正是被称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扎根牧区,在近50年的时间里,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廷巴特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牧民”,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
20、一点都不会改变,“这是我的职业荣耀”。从19岁起,廷巴特尔就扎根在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那里是一片总面积达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处有着“黄色野马”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上世纪80年代,针对萨如拉图雅嘎查过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廷巴特尔提出“围封轮牧”。1986年,廷巴特尔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300多亩草场打了九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蹄腿理论”,倡导牧民少养羊
21、、多养牛,并引进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嘎查党支部扶持的20多户贫困牧民现在已全部脱贫。近50年的时间,廷巴特尔扎根牧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探索出既保护草原生态、又让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态“从白色变回绿色”。同时,也将萨如拉图雅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2021榜样6个人感想心得【篇6】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廷巴特尔参加了这场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他走出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走进了苍凉、偏远、闭塞的萨茹拉图亚草原,时为1974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蒙语,不会蒙语,就没法儿和牧民进行交流与沟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榜样6 最新 2021 榜样 个人 感想 心得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