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共5497字).doc
《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共549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共5497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工智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共5497字)摘要: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是新的媒介生态传播环境下的必然一步。人工智能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智能技术在传统的采写编发的各个节点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流程,实现了“无编辑化”的操作。为了适应新的媒介传播环境,新闻人需要具备一些新的能力,基于此,为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关键词:人工智能;AI;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目标简单而又明确,即通过专业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来培养新闻媒体人才,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体工作中所需要的写作、出版或者主持工作。然而,多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加剧了传媒
2、生态的重构,使得传统的新闻学科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下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那么,应当如何革新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1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应用到新闻行业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机器人记者之父哈蒙德发明了一款能追踪使用者阅读与写作习惯,并依此推荐相应文件的软件。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写稿机器人出现,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智能软件在当时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在国内,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我国首个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在这之后,今日头条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张小明”;新华社出现了“快笔小新”和“
3、媒体大脑”等,这些新闻媒体机构推出的智能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体育比赛、灾难事件、财经、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由此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的各个节点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如说智能采编、个性化传播和智能监测等。2人工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随着AI技术在新闻资讯行业的应用推广和积累,机器人写作的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普及。那么还会有专业的新闻人的生存空间吗?新闻工作者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吗?美联社全球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策略的联合主管FrancescoMarconi说:“自动化的关键不在于机
4、器取代人的工作,而是更大程度释放了资源,让记者的精力专注于他们擅长的事物之上。”我国学者蔡文认为,媒体的社会角色不可替代,专业媒体的价值不会被个人媒体、机构媒体湮灭,专业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依然不可或缺。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会替代人,反而呼吁人的“价值理性”的回归。但另一方面,来自学界自身的感知和业界实践层面的反馈而言,较普遍的问题是,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是很完整1。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不需要真实的新闻人,而是需要有着高品格、高素质的,能够适应新的媒介时展的新闻人。2.1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人工智能时代,写稿机器人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产生了
5、巨大的影响。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客观性原则的挑战。有学者认为,“自动化新闻”比人采写的新闻更客观,因为都是基于大数据而自动生成,不存在多余的描述词和句子;而同样有学者认为,机器人写稿是对客观性的挑战,他们主张透过现象看隐藏在机器人身后操纵机器的人,可能是编程人员也可能是运营人员,因为他们不是新闻从业者,他们不用遵守新闻客观性原则,而且新闻行业规则对他们也没有约束力。笔者比较认同后一种观点,机器新闻没那么客观,是人对数据选择处理的结果。此外,机器人写稿对新闻的时效性原则、新闻性原则等都构成了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要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吗?笔者认为,新闻专业精神是新闻的灵魂,不论在什么时代,只有拥
6、有了核心的东西,才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呼唤具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的人,不仅要能够遵从新闻的价值,还要在采写、编辑、评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游刃有余。2.2具备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自从智能机器人出现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后,关于人工智能新闻所带来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智能追踪采集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个性化精准智能推送容易造成回音壁和信息茧房的问题,这些伴随着人工智能而出现在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就一直是学者们广泛讨论的话题。这些问题侧面反映出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备高职业素养的新闻人对新闻行业的坚守。智能时代的新闻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人的素养,还包括算法和数据的素养。技术是中立的
7、,它发挥出好的价值还是坏的价值在于人如何利用它。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利用工具价值的素养。2.3拥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正如笔者前文所述,现在机器人写稿主要用于财经、数据分析,多以简讯、消息和时事新闻为主。这类新闻多以模式化的形式呈现,由定量和变量两部分组成,定量部分多为数字、地名,通过将其设置为固定的模板,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匹配数据自动完成新闻稿件;而对于调查报告、人物采访、新闻评论这些不易形成模式化的新闻稿还需要人力来完成。也就是说,在智能时代,新闻行业需要更多的能够独立思考、对问题或者某一现象有着独到见解的新闻人。3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模式的变革方向教学模式应当随着教学环境、人才市场
8、的需求、培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由教育部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1.0和2.0均要求高校深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并为创新改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3.1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掌握三种基础知识。包括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和学习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越来越转向为深度报道、连续性报道和评论性文章,这就需要新闻学子在文化背景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上下功夫,了解不同的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新闻 传播 教育 模式 改革 549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