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共2272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书法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共227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共2272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法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共2272字)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书法教育的普及有现实的必要性,尤其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法教育通过对汉字历史的认识、书写兴趣的激发、书法魅力的感受和书写个性的强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关键词:汉字;书法教育;人文素养书法在迅速发展的今天,其实用价值渐渐淡化,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书法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出书法文化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以及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对书写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华文
2、化、人文历史等知之甚少。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不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书法教育必须适时地渗透相关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书写中感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一、认识汉字历史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书法教育必须建立在对汉字历史认知的基础上。书法课可向学生介绍汉字起源、发展的相关历史内容,如,介绍原始社会时期陶器上的彩绘符号,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悠久与深奥。教师可以从汉字构字规律入手,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字,阐述文字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让学生了解汉字远古的历史韵味,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解读能力与书写兴趣。如,“贝”在甲骨文里是实物的正面刻画,“马”在小篆中是实物
3、的侧面形象,“戍”表示人的一只手扛着戈守卫,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体味汉字历史的久远。将汉字的历史融入书法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崇敬和对书法的喜爱。二、激发书写兴趣书写汉字贵在熟悉汉字的空间布局与书写时手、眼、心、力、神的到位。一些学生往往在书写时下笔变形,因而出现浮躁、随意和心急等情绪。为了消除这种状态,教师可以采取勉励和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勉励,即鼓励学生。学习书法要持之以恒,教师可以介绍王羲之临池学书的经历、王献之与十八缸水的故事以及康熙求字习字的典故等,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书当心静勤勉、持之以恒。授法,即传授书写方法,使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法 教育 学生 人文 素养 培育 227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