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创作文化价值取向(共6117字).doc
《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创作文化价值取向(共611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创作文化价值取向(共6117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创作文化价值取向(共6117字)摘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较少民族面对着相比于其他少数民族而言更为尖锐的文化冲突和更为复杂的文化选择。新时期的土族作家文学处处体现着在民族传统和现代性二者之间徘徊不定的文化价值取向矛盾,一方面,对民族失落传统的追寻、对民族主体的确证成为这一时期土族作家创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土族作家对现代文化价值观也表达出了渴望与困惑相交杂的复杂态度。而要走出文化价值取向上的两难抉择,仍需作家继续探索,突破局限、重构立场。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作家文学;土族;文化价值取向一、新时期土族作家文学发展概述文学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与精神世界,呈
2、现着民族特有的审美倾向、地域环境和思维哲学。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经历了漫长的沉寂和积累时期,在年以后,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开始进入萌芽和初步发展阶段,在年后逐步转向了蓬勃发展和兴盛阶段。土族是中国个人口较少民族中人口排名首位的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土族作家文学曾有一段相对沉寂的状态,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寥若晨星,董思源是其中唯一一位坚持文学创作的作家。这一时期的土族作家文学仍处于萌发阶段,当时的写作者多为业余作家,诞生的文学作品也较为不成熟。但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文化政策的推行,土族作家文学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逐渐形成了一支相对成
3、熟的作家队伍。新时期以来,土族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成熟的作家队伍。世纪年代以来,鲍义志是土族文学史上影响力最为广阔的作家之一。鲍义志从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之后也一直佳作不断,体裁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剧本和报告文学等。其中,小说集呜咽的牛角号是土族作家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作品集。小说水磨沟里最后一盘水磨曾获年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山丹奖”,后又改编成电视剧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骏马奖”。年获“庄重文”文学奖,这是至今为止土族作家获得的最高文学奖项。祁建青是一名军旅作家,主要创作散文和诗歌,他的散文集玉树临风曾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另外,李占忠、刁桑吉和祁进城也是世纪年代较
4、为活跃的作家。进入世纪年代,土族作家文学渡过了上一个高峰期,一些新生的文学势力蓄势待发,师延智、阿朝阳、阿霞等作家开始有新作问世。师延智和阿朝阳同属“河煌文社”成员,都擅长创作诗歌和散文。而阿霞在世纪年代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大多收录于年出版的诗集我的河流,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土族诗歌集。进入世纪,出现了更多的优秀作家,文学作品的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土族作家文学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着更新的探索。衣郎是诗坛颇有影响的诗人,曾在年与斩获“骏马奖”的祁建青一同作为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李卓玛的长篇小说泪做的仙人掌,是土族历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李得春则在美国出版了
5、土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英文长篇小说(激情彩袖)。从拉开土族新时期文学创作帷幕的鲍义志,到活跃于年代的作家祁建青、李占忠、刁桑吉、祁进城,再到年代的师延智、阿朝阳、阿霞,以及世纪以来出现的衣郎、李卓玛、李得春等作家,土族作家文学一直延续着一条完整而顺畅的脉络,没有陷入沉寂。土族作家文学的发展特征与其他大多数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文学类似。首先,它们都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积累、萌生,最早由民族内的优秀知识分子发起先声,往往会出现一个或数个创作成果较为突出、影响力较大的作家,进而带动一批乃至一代人的文学创作热情;其次,民族的作家文学也深受其民间文学的影响,早期很多成绩斐然的优秀作家,同时也从事着民
6、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整理工作;最后,在创作体裁方面,便于抒情达意的诗歌与散文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超过注重情节的小说,尤其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速度是较为迟滞的。但乐观的是,无论是土族还是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其作家文学都在不断取得显而易见的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都逐渐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新时期土族作家文学的题材包含着诸多方面,如追溯族源、文化寻根的历史题材;展现民俗、反思传统的民族文化题材;怀乡抒情、表达忧思的乡村都市题材,等等。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的背后,体现着作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更深层地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正如李长中在在历史记忆中重构传统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学论
7、一文中所说:“新时期以来,本土全球、传统现代、边缘中心等的碰撞渐趋加剧,时代精神与民族意识的彼此碰撞,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短时期内的难以兼容,城市化进程与民族传统社会秩序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的层累,导致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处境比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更为严峻、更为恶劣。”人口较少民族面对着更为尖锐的文化冲突和更为复杂的文化选择,而这样一种文化上的矛盾与忧思,贯穿于新时期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的始终。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在民族传统和现代性二者之间徘徊不定的文化价值取向迷思。二、传统:守望与反思全球化与现代性带来的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在物质上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人口
8、较少民族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民族传统也随之面临解体。这种被客体化和边缘化的处境,导致人口较少民族普遍陷入一种身份上的焦虑。新时期的土族作家文学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其间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迁为土族文化带来一种“文化撕裂”,传统民族文化的弱势和边缘地位导致文化存续上的危机感的产生。因此对民族失落传统的追寻、对民族主体的确证成为这一时期土族作家创作的重点,其本质上是为了构筑民族集体记忆、修复文化创伤,乃至建立族群自我身份认同。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是追寻族源、文化寻根主题作品的大量出现;另一方面则是怀恋乡村、追忆民俗的作品的不断产生。有关土族族源的探究,学界有着诸多的争论。其中“吐谷浑说
9、”为更多的土族民众所接受,“吐谷浑王国”也成了土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不可磨灭的情结。如师延智在彩虹:在中国辽阔西部的高崖上一诗中曾写道:吐谷浑和他的儿孙他的部落站起站起站起在高头大马上,在狂风暴雪中,在生肉白酒中舒展狂悍不羁的辽阔生涯,研磨坚韧苦难的大生命吟唱悲怆的长调和英雄的史诗也吟唱凄婉粗放的爱情和浪漫传奇诗人将浪漫的诗意和丰沛的情感融于诗行,对民族历史的自豪与无限深情溢于言外,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唤起对民族的眷恋与骄傲之情。而以怀乡之情为主题的作品,多见于阿霞的诗作。如柳湾:陶的歌声一诗中所写:青海之东,湟水逶迤陶的碎片编拼神秘音符在河流的波纹间飘扬梦呓和哭泣的姿势已不能辨认谁的梦如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较少 民族 作家 创作 文化 价值 取向 61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