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共2468字).doc
《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共246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共2468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共2468字)【摘要】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层次性与综合性、共同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校园文化是对专业文化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来加强道德、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习,为提高综合素质打基础,高职校园文化在道德修养上所起的作用更大。【关键词】校园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一、高职校园文化及其功能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教学设备,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包括教室、科研设备、教学仪器以及生活、娱乐设施等。精神文明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学校制定的,用来规范和管理师生的
2、行为准则,是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制度保障;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娱乐等方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表现在师生的思想观念、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方面。高职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围绕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来建设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以素质教育为本”,在教学中以职能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校园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职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企业化方面,其中的特色性指的是职业特色,高职学校的职业都是紧跟时展而设立的,具有超前性;而企业化也是高职院校的另一特色,高职学校培养学生并非盲目向
3、学生灌输职业技能,而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输送特殊人才。高职校园文化的功能在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凝聚功能之外,还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方面。而这些特色功能其实是以人文修养和道德素养为基础的。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后的产物,受社会观念影响,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学中偏重于技能教育,忽视了人文素养。长久以来,我国对大学教育的认知一直存在功利性,古代崇尚“学而优则仕”,而上世纪则奉行“知识改变命运”,利用读书来作为择业的手段。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但社会功利性却只重视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文化 高职 校园文化 融合 246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