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分析(共307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分析(共307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分析(共307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分析(共3070字)从公平角度分析,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设给参保者在制度间流动造成严重障碍。参保者从保障层次高的医疗保险制度向保障层次低的医疗保险制度流动容易。例如,农村户籍参保者可以在与企业存在雇佣关系的前提下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比例较高;解除劳动关系后,只能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偏低。受城乡二元分割、户籍制度等因素制约,农村户籍的参保人员无法从低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向高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流动,这显然有损公民权利的横向公平,有碍公民基本健康权利的实现。从效率角度分析,两大医疗保险制度管理部门分设、机构重叠设置、信息系统重复建设,不但加大了管理
2、成本,造成经办资源的分散、浪费,也给参保者在进行参保身份转换时带来诸多不便。制度间不衔接造成参保者重复参保、政府重复补助、生病时领取双重待遇,这显然不利于基金的安全运行。综上所述,“三块两制”的医疗保险现状既没有实现制度的公平性,又没有提高管理和基金的使用效率,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一定障碍。部分城市开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先期探索整合后,医疗保险制度层次有高有低,以统筹层次、制度框架内医疗保险种类为出发点,将制度整合方式归纳为以下两类。1三合一大统一模式2008年,东莞市率先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医保三项制度整合为一。制度设计打破户籍、身份、就业与非就业限制,改变了城乡割裂状态,实现
3、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无缝对接4。整合后,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出“筹资规模统一、缴费渠道多元、医保待遇一致”的特征。筹资比例统一为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达80%以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20万元。东莞市以“循序渐进、小步快走”的方式较快地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医保制度一体化,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金共济能力增强,并充分顺应了参保者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表2是根据关于建立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通知(东府200851号)、关于调整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结构及标准的通知(东社保200986号)、关于调整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的通知(2011年7月4日)等相关文件整理
4、。2二合一渐进模式2009年,天津市将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共同构成了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框架。从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管理的角度出发,天津市将两项基金并网结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考虑到城乡的现实差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划为三档,参保者按选择的档次享受对应的报销待遇(详见表3)。天津在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时,按照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根据财政状况、用人单位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不同筹资标准。从参保群体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群体是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保险 制度 整合 路径 分析 307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