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润滑油品牌竞争力培养策略(共3803字).doc
《工业润滑油品牌竞争力培养策略(共380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润滑油品牌竞争力培养策略(共3803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润滑油品牌竞争力培养策略(共3803字)摘要: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对工业润滑油的需求量非常大,但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深入推进,市场对工业润滑油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对高端润滑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对差异化、高品质工业润滑油需求激增。所以,工业润滑油企业应当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影响,提升售后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特别是中国石油的润滑油品牌,有着得天独厚的企业优势,更应该在这场角逐中站稳脚跟,脱颖而出。关键词:工业润滑油;品牌竞争;市场工业润滑油是工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产品,润滑油的生产无论在加工过程、品质控制、储运包装都比燃料油的生产要复杂
2、。随着中国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润滑油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但是中国工业润滑油高端市场多为壳牌、美孚、BP等西方企业所占有,国内润滑油企业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随着润滑油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润滑油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许多中小工业润滑油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润滑油企业应当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提升本企业工业润滑油的品牌竞争力,这样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1。1国内工业润滑油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家和全球制造业基地,也是最大润滑油消费国。国内润滑油市场与工业发展、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汽车行业等密切相关,国内润滑油市场主
3、要可分为工业和车用油市场。其中,工业润滑油市场的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从上游的石油初级炼制、添加剂生产到中游的变压器油、液压油等工业润滑油制造,再到下游的工程机械、能源化工、水泥、电子、冶金钢铁等行业工业润滑油应用,都有了长足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工业润滑油消费量将会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对高端润滑油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比如随着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深入发展,精密、自动化设备对高端润滑油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随着工业细分领域的增加,终端客户对高品质、差异化的工业润滑油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些为国内工业润滑油企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润滑油产能在
4、逐步增加,2018年润滑油总产量为641万t,已经进入了供需总量平衡的发展阶段。同时,在中低端工业润滑油市场上,供大于求的问题已经凸显,许多中小工业润滑油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从工业润滑油品牌看,国内工业润滑油企业可分为三类:美孚、壳牌、嘉实多等跨国润滑油企业,这些企业科研能力强,销售渠道广,品牌知名度高,处于工业润滑油市场的顶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大型国企,这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产业结构稳定,以矿物基础油为主要产品;捷灵、三特等民营润滑油品牌,这些企业多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占据优势,经营体制较为灵活,但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差。目前国内外工业油供应商基本以矿物油产品为主,辅以少量的合成工业
5、油。2国内工业润滑油市场的品牌竞争问题国内工业润滑油企业在品牌竞争上面临品牌积淀不够、品牌开发能力不足、品牌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影响着企业的工业润滑油品牌塑造。(1)品牌积淀不够,产品质量不足。从总体上看国外工业润滑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早,如美孚、壳牌等在中国都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国外品牌多与进口设备生产商有密切合作关系,所以国外品牌多占领着中国工业润滑油的高端市场,昆仑、长城等国内润滑油品牌多处于工业润滑油的中低端为主市场,并面临品牌意识缺失、品牌营销策略落后等问题,往往缺乏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2。(2)品牌开发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当前国内工业润滑油生产企业往往缺乏科学的品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润滑油 品牌 竞争力 培养 策略 380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