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的方法与技术研究之历史借鉴.doc
《地方立法的方法与技术研究之历史借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立法的方法与技术研究之历史借鉴.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立法的方法与技术研究之历史借鉴摘要:地方立法权的扩大是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密切相关的,必须加强地方立法方法与技术研究,在这方面,地方立法权的行使也必须善于和勇于借鉴我国历史上的立法方法和立法技巧,以增加我国地方立法的中国特色和历史遵循。 关键词:地方立法 方法与技术 历史借鉴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修改,赋予所有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进一步扩大和强化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统筹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中的作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立法授权的生成成为未来立法中新的亮色,为进一步发挥法律法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法制方
2、案。为此,本文通过简要剖析我国古代立法中的政治智慧,为现今地方立法在立法方法和立法技术上提供历史借鉴,以M一步加强地方立法的历史厚度和现实精准。 一、立法方法上集维护朝廷权威与尊重地方教俗为一体 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受制于交通信息等因素,非常重视处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表现在立法方法上,“齐其教不易其宜,同其政不易其俗。” 1 这就要求在保持朝廷权威的前提下,必须遵照地方所“宜”,尊重地方之“俗”。就是在治理地方时,地方官员在不违背朝廷意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统筹配置,满足本区域民众政治期待和合理的预测,同时对在执行中的处理必须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和权威性,也就是古人所云的公罪
3、和私罪的关系。公罪就是针对朝廷的意志,不做随意修改和歪曲,维护朝廷权威。私罪就是针对地方施政的临时措置权。两种罪名的协调施行,对鼓励官员尽心履职,积极履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保持了地方官员权威。 在立法方法上,地方立法也必须重视和朝廷立法的统一、协调和补充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立法缺少成例可依靠,而地方立法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立法风险,因此地方立法必须在博弈中,通过创新性立法,维护朝廷权威。古人认为,立法“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譬如房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足矣;斧斤不平,巯鞑幻埽非屋之病也。” 2 也就是地方官员施政必须善于“举纲维”,对朝廷的治理安排谙熟于心,善于谋全局,定大
4、策,地方的施政必须符合朝廷的总体设计,必须维护其权威和统一,必须在坚持维护朝廷权威的基础上创新施政。另一方面,地方施政是朝廷宏观治理意旨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作用就是修正“斧斤不平,巯鞑幻堋敝处。这就要求地方施政要在充分尊重地方特性的基础上,积极作为,顺势作为。唯有如此,才能通过扩大地方施政权,充分照顾地方特情,尊重地方关切,也进而使地方治理更富特色化、更具可操作性。 二、立法技巧上重视法律的精当与效用 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也非常重视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种重视也是和我国明礼重法的传统不可分离的。在立法技巧上,那就是“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3 ,也就是在法律统一精当的前提下,增加地方治理自主性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立法 方法 技术研究 历史 借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