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策略探讨(共2837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策略探讨(共283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策略探讨(共2837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策略探讨(共2837字)【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媒体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让更多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大量信息面前,新闻采编人员要如何快速找到人们最关注的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新媒体冲击下占据一席之地,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相关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略研究广播电视在社会舆论方面往往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新媒体的诞生也让广播电视的地位岌岌可危。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占据传媒市场的一席之地,这一问题亟须解决。采编人员在抓取社会热点问题时目光要
2、更敏锐,要不断完善采编技巧。一、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中存在的问题1.脱离生活实际。从现有电视广播发展情况来看,很多节目没有真正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而广播电视的受众就是普通群众,新闻内容更应该贴合实际,若是抓不到焦点,不了解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甚至不符合人们生活的真实状况,会招来人们的质疑,影响节目的收视率。2.新闻质量低。如今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涌入媒介市场,对电视新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部分落后地区,地方广播电视台缺乏专业的高素质新闻采编人员,制作的新闻质量不高,自身节目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导致了部分观众的流失,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新闻资源,不利于新
3、闻采编人才的良性竞争。3.不重视节目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人员将注意力从节目质量转向了经济效益。将一些质量不高的新闻投放到市场中,让更多的观众感到失望,从而导致收视率下滑。这一现象是因为一些广播电视工作者没有真正意识到新闻节目靠质量生存的根本原则。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与策略1.贴近群众生活。国家对民生的极大关注为新闻工作者采编工作指明了大方向,所以新闻工作应以民生为基础展开。关注民生问题就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声音。新闻工作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抓住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度剖析,真实反映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负责。这会提高群众对广播电视台的好感度
4、与信任度,利于采编工作的顺利展开。2.灵活采访。很多新闻线索很相似,若是采用相同的采编方式不免会导致新闻形式的千篇一律,导致观众对新闻失去兴趣,造成观众的流失。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采用多样的编辑形式。另外在采编方面也要进行创新,灵活采访。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需要全方面了解报道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在准备采访问题的时候也要由浅入深,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要保证问题的有效性,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提高采访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闻工作者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进行报道,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素养。3.深入挖掘,客观报道。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对热点信息的敏感度,更应该牢记从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 电视新闻 采编 技巧 策略 探讨 283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