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探索(共3629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探索(共362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探索(共3629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探索(共3629字)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创团队进行积极引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从目前建设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创团队所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性的提出了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工科院校;本科;团队培养;科创能力“创新”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工作岗位的刚性需求,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水平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能够对本科生的科创能力培养与提高发挥重要作用。一、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现状大学生是学校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科创团队则是创新活动最
2、直接的组成形式。目前,各类院校之间的本科生科创团队发展存在着诸多不足。1.团队组建不全面。团队是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主要形式,需要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共创,需要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实践,需要思想的交互与碰撞激发灵感。但是受自身专业思想的影响,许多科创团队组成人员专业单一,跨学科、跨专业组队的情况较少。同时,在组建团队人员的要求上,存在重视成绩、忽略特长等问题,一部分科创团队吸纳成员,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而忽略了一些对专业兴趣高、业务能力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从而限制了团队自身的发展与学生本身科创能力的培养。2.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院校对于教师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激励措施不
3、健全,往往有政策,难落地,导致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投入有限。此外,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较小,学生获奖后奖励不能满足基本参赛需求。从赛前准备到正式参赛除了投入时间、精力外,还会投入一些费用甚至金额比较大,导致学生参加竞赛具有选择性,或者因为费用问题放弃参赛,这也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少的原因之一。3.氛围营造不充分。创新氛围是引导学生参与科创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创新氛围的浓厚程度与参与科创大赛学生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正比关系。目前,科技创新氛围营造往往是一时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没有衔接性,存在时间衔接跨度大,缺乏连续性与持久性。同时,对取得优秀科创成果的团队和个人宣传力度不够
4、,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可靠性降低,科创氛围营造也就达不到应有效果。4.平台搭建不完善。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并不完善,使得许多科创团队缺乏一定的硬件、软件支持。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经费限制、场地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能够提供的硬件支持有限,很大程度影响了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工作发展。另外,学生科创团队指导教师配备、学生科创素质培养、参赛机制等不完善也是制约科技创新工作发展重要因素。5.其他不足方面。科创活动长效机制不足。受限于科技创新宣传、氛围营造以及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因素影响,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参与,进行的科创活动难以系统化,导致难以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学生个体的差
5、异性不同,在合作中会存在沟通不畅、目标不一致、观点不同问题,导致团队沟通存在问题。此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较少,创新意识形成缓慢。二、本科生科创团队培养措施1.加强思想引领,增强科创活力。一支优秀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物力、人力支持,而且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优秀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两弹一星科学家感人事迹”宣讲,学习传承科学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积极投入科创活动的动力。2.营造浓厚氛围,促进科创引导。科创活动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生 科技 创新 团队 培养 探索 362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