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共2997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共299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共2997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共2997字)摘要:尽管外语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但实际教学中受就业导向掣肘,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外语工具论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依然存在。内容依托模式下通过技能型课程培养日语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主题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课程设计要体现两条主线,重视大学生个性,赋予大学生规划课堂的权利,并引入过程性评价机制。关键词: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内容依托模式;技能型课程一、内容依托模式是培养日语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区别于工具导向的教育目标,人文教育关注大学生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
2、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综合能力。即使大学生从事与日语无关的工作,依然能从大学教育中受益,并感受到课程与自身发展的关联性,从而解决学习动机的问题。笔者认为,内容依托模式是实现在日语教育中引入人文教育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内容依托模式(content-basedinstruction,简称CBI)以语言承载的学科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因为使用外语进行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等活动,学习者在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也实现了外语的习得。内容依托模式实现了学科内容和外语习得的有效融合,这也是其区别于以外语综合能力培养为唯一教学目标的一般外语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内容依托模式在培
3、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模式上,有学者主张将增设相关人文课程作为实现途径。在日语专业课程之外,额外开设政治、哲学、文学等人文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不容否定,然而,在这一思路下,日语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必然意味着技能型课程的减少,难免影响大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的投入,有弱化专业课程学习之嫌。而内容依托模式因为实现了人文素养和日语习得的有效融合,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兼顾日语的习得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二、内容依托模式下以日语技能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路径1.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摆脱单纯重视日语技能的旧观念的束
4、缚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教学中的改革和探索都受到教育理念的制约。多年来,日语专业的教学大纲都以日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实践教学也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众多日语教师也是在这样的外语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外语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灵活的运用能力,因此,往往将人文素养视为哲学、文学等公共选修课的课题。在内容依托模式下,要摆脱这一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将育人的思想纳入日语教学。教育理念要通过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实现,课程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要切实体现人文素养和日语技能的融合,以翻译课为例,翻译技巧和理论的学习是教学目标之一,要通过与人文素养相关主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语 专业 大学生 人文 素养 探索 299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