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讨(共6409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讨(共640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讨(共6409字).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讨(共6409字)摘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落实到高校基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肩负反腐的社会责任。在新时代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具有高校特点和优势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廉的育人环境。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中强调“要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明确了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中承载着文化传承
2、创新的功能。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营造公正和谐、清正廉洁的育人环境。一、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高校廉政文化是根据党和国家深化廉政文化创建工作的总目标,结合高校自身实际而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高校廉政文化既是政治伦理文化,又是道德诚信文化,更是社会价值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追求公平正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一种文化反映1。结合高校工作实际,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主要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包括廉政观念、廉政心理等道德理念,是狭义的精神文化范畴2;二是制度层面,包括党纪政纪、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是一种刚性力量3;三是物质层面,包括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网络媒体等介质,
3、是发挥功能的物化形态4;四是行为层面,包括行为习惯和行为操守等,是认知理念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以上四个层面互相配合、互相强化,又各有侧重、互为整体。高校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体现,力求培养高校师生的廉洁意识,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其功能主要有四种:一是约束行为规范、凝聚审美的人文功能,可以通过借助文学、诗词、影视、戏剧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以期树立高校师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有意识地规范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做出正确判断和取舍,从而远离贪腐;二是引导舆论导向、强化监督的教
4、育功能,目前高校师生的监督意识薄弱,合理利用文化建设的载体等资源,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公正和谐的监督氛围,形成师生互相督促、双向约束的良性关系,夯实思想地基;三是防患未然、拒腐防变的警示功能,可以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理等多种为师生所接受的形式,弘扬正气、鞭笞丑恶,在精神和制度等层面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努力营造崇廉尚廉的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师生廉洁自律意识,将“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基础防线渗透到内心世界、筑劳法纪防线;四是传承历史文化、吸纳多元的开放功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延续,在高校构建科学的廉政文化体系,促进教育改革有序开展。二、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杜
5、绝不正之风的现实所迫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多发,成为窝案串案的新的高发区。在这种大学精神日益沦落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结合自身实际,高校应该加大正面宣传和教育引导力度,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环节中,用科学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免疫力,强化师生廉政理念和监督意识,形成反腐倡廉和改革发展协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维护高校校园的公平公正,确保高校实现长远发展。(二)是巩固教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6、人,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待权利和金钱的看法,更会影响若干年后的社会廉政风气。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少数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功利化、拜金主义、集体观念淡薄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势,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廉政理念、弘扬廉政精神,树立自强自立的人生观,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理想,养成奉公守法的品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高校教师的榜样作用,将服务社会、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师生,建立清正廉洁的校园文化。(三)
7、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明确管理者要依法治校、公正透明、勤政廉洁,利于创造一所民主开放、运行协调的大学校园;要求教师员工廉洁从教、恪尽职守,利于创建一所教学相长、崇尚科学的大学校园;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廉洁修身,利于营造一所奋斗创新、勤勉求是的大学校园。在新时代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师生崇廉尚廉的思想品质,有助于创建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三、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一)廉政文化建设意识不强多数高校的顶层设计将工作重点放在教科研工作上,轻视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最根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廉政文化建
8、设可有可无,将“智”的建设摆在“德”的建设之前。错误的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公职人员,未将高校师生员工纳入其中。更有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把“廉政文化进高校”视作短期活动应付了事,简单的以为建立廉政工作QQ群、组织廉政讲座、典型案例通报就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忽视了对高校师生廉政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廉政内涵的提升。高校师生中存在部分教师始终没有把自己当成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片面的认为重点参与者应该是管理者和党员干部,忽视了自身的榜样作用。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廉政意识的培养是思政课的教学任务,与自己所讲授的专业课程内容无关;又如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需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
9、合参与其中即可,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多数学生认为自身是大学生,腐败腐化问题与己无关,却未曾察觉考试作弊、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选学生干部、入党等行为都是与廉洁价值观相悖的;还有部分学生面对校园或社会中的腐败行为,或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或表现出见惯不怪的“高容忍”态度,类似现象均是大学生缺乏廉洁理念、助长不正之风的体现。(二)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有的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工作不够细化,未对教师和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做受众差异,而是笼统的生搬硬套;有的高校简单地追求宣传造势,缺少内涵,无法渗透到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中;大多高校均已尝试利用网络等载体,探索灵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高校 廉政文化 建设 研讨 64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