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共3252字).doc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共325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共3252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键(共3252字)【提要】本文集中探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共识。本文认为,真正落实这些共识,需要解决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与民族院校特定生源结构协调的问题,专业负责人应当充分关注民族地区生源占多数的情况,将民族地区生源情况与教育部规定的培养标准、融媒体时代的行业要求进行对照,分析其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基础,针对性地设计整个课程体系,并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源发展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使民族地区生源原有知识技能体系转化为专业优势的途径。【关键词】媒体融合;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
2、”“四个回归”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当前的共识,怎样在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学中落实这种共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正视民族院校的生源结构。在少数民族生源为主体的民族院校,我们需要对照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生源的基础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合学生生源结构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二、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三个方面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应社会转型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量身打造”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是前提。强调依据生源结构的特殊性,这仅仅是“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基本原则合乎逻辑的延
3、伸。笔者之所以坚持将这一点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落实“以本为本”的首要问题提出来,主要针对的是当前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相当普遍的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师的主要业务压力来自科研任务,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是不充分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只管“教”,不管“学”,较少研究学生状况,并针对性地钻研教法,与科研方面“不待扬鞭自奋蹄”、精益求精的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种普遍存在的偏差,对民族院校学生培养成效的影响尤为突出。以笔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少数民族生源占到其招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又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疆地区。这些学生的整体状况与来自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学生有
4、显著差别,这就是民族院校生源结构的特殊性。但是,尽管是在民族院校,学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却未必与一般高校有所差别,基本没有针对特殊生源结构“量身定制”的。因此就需要强调:民族院校新闻专业教师的科研或许不需要强调“民族院校”特质,但在教学问题上,采取与其他非民族院校同质化的内容和手段,则显然是不可取的。其次,“专业摸底”是当务之急。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融媒体时代新闻业界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对占民族院校多数的民族地区生源的入学基础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此前进行的几个教研项目中对此问题进行过初步研究,
5、大体而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生源限于中小学时期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存在对互联网时代媒体不熟悉、对设备器材等熟悉程度低、对汉语语言表达敏感度低等问题;而从民族院校生源毕业之后大多数仍将回归民族地区服务这一点而言,他们对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的熟悉则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对生源的上述研判,可以作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时的重要参考。第三,打造本科特色课程与教材。从现行的管理制度来说,培养方案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体系。针对民族生源的特点,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补充如下课程:1.以增强语言敏感度为学习目标的高阶语言类课程、以增强对色彩图形文化意义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 院校 新闻 传播 人才培养 关键 325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