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理念下的数控技术课程衔接实践(共556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筹理念下的数控技术课程衔接实践(共556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理念下的数控技术课程衔接实践(共5568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筹理念下的数控技术课程衔接实践(共5568字)摘要通过对涉及中高职衔接的相关文件、概念、文献进行梳理,重点对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统筹制订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构建规范科学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编制与时俱进的中高职教材,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具体问题,最终破除中高职之间的壁垒,实现中高职之间的有机衔接。关键词统筹;中高职;课程衔接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2、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已经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在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中,明确由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建设“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1由此可见,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作为落脚点和切入口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二、概念界定课程,是教育思想、观念集中体现的载体,是最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依据,是实现最终教学培养目标的“蓝图”。中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提出:“如果实现不了课程的衔接,那么中高职衔接就会流于形式,中高职衔接的根本就是课程的衔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中高职衔接,本质上就是研究课程的衔接
3、,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就是中高职教育在课程上实现有效衔接,这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有效实现课程的衔接,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统筹,就是通盘筹划的意思,有着极广泛的应用面,它强调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整体性,是一种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数控专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产业,数控技术专业作为数控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数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高职数控专业学生作为数控专业人才的后备军,其质量与我国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息息相关。为此,本文把中高职数控专业课程衔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中高职在课程衔接中存在的
4、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最后设计出一个衔接良好的课程方案,以期能够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以便充分利用职教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三、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学习文献,了解到已有的学者对课程衔接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培养目标界定不清不楚,重复的课程内容较多,课程结构方面也缺乏创新性,老套乏味的课程教材唤醒不了学生的兴趣2;课程模式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对受教育主体的来源差异性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3。关于对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对策的研究主要有:构建统一的中高职课程标准、构建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编写创新性教材等对应措施,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4。综观国内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相关研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5、得较全面,但解决方案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四、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一)现有的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统筹兼顾,定位不清查询教育部门有关文件,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是职业教育,“高素质”与“高端技能”的内涵作何区分,教育部等归口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给予明确的解释,于是从根本上造成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在不确定的培养目标下诞生的课程谈何有效衔接?(二)现有的中高职课程设置没有通盘考虑,不够规范课程的设置是学生搭建知识结构的“脚手架”,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是“纲举目张”的纲。职业院校
6、课程的设置通常是先进行调研,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归纳整理出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进而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对应的行动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建立相应的课程。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有的是照抄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有的是参照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更有甚者“拍脑袋”开课,因人开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荡然无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通常有普高、对口、三二连读等生源,但一些高职院校无论什么生源,都用一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自然没有区分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忽视中职生动手能力强、专业基础强、文化基础弱的特点,忽视了对口生源
7、学生的优势,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了人才的培养效率,更谈何因材施教?(三)现有的中高职课程内容没有统筹兼顾,较多重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由于没有统筹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就没有明确的课程体系目标,选择教材的随意性不可避免。在对我院数控专业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93名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九门专业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最严重的重复率在60%以上的有四门课程,分别是:电工电子基础76%,普通机床操作74%,数控编程63%,机械图学与测量技术66%。其他的五门也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率,平均重复率达51%。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不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
8、大的原因了,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低效率不仅违背了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经济学中效益最大化原则的严重违背,急需得到纠正。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不能解决,更谈何人才培养高效、高端?五、中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衔接中解决问题的对策(一)统筹兼顾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定位要清我国现阶段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是“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中职+2年高职学习)5。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中高职分别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壁垒,通过组织中职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联合制订5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实现三方面的衔接:通过课程设置衔接、课程教学内容衔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筹 理念 数控技术 课程 衔接 实践 556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