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提升路径探究(共5355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提升路径探究(共535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提升路径探究(共5355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质量提升路径探究(共5355字)【摘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文章基于党的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结合绩效评价实践工作中发现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指标权重确定不合理、结果应用被动等问题,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出发,分别从准备、设计、实施、报告、结果应用五个阶段提出绩效评价质量路径优化建议。【关键词】绩效评价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报告一、绩效评价质量的内涵与特征(一)绩效评价质量的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结合财
2、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固有特性”可理解为评价机构、评价人员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三个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知识服务;“要求”则是指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够满足委托方的需求,综合来看,可将绩效评价质量界定为:评价受托方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所提供的知识服务满足评价委托方需求的能力和特性。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可将绩效评价质量界定为:绩效评价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绩效评价质量是指绩效评价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组织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绩效评价质量是指绩效评价工作全过程的质量,侧重于设计、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二)绩效评价质量的特征绩效评价质
3、量应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适用性、充分性、一致性、及时性等特征。(1)客观性。一是指评价人员要实事求是地检查与评价;二是指绩效评价的结论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2)可靠性。一是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要搜集如实反映绩效评价结论的证据,且要有可靠的来源渠道;二是要求评价结果和事实相符。(3)准确性。一是指评价人员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一丝不苟、反复核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产生的效益,定量定性准确,判断评价有理有据;二是指评级结果有客观、可靠、充分的证据支撑,评价结论实事求是。(4)适用性。一是指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满足委托方的需求;二是指评价结论能够对政府决策或财政支出起到应有的作用。(5)充分性。一是
4、指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地搜集充分的绩效评价证据;二是指绩效评价的结论能充分地反映预算单位或项目单位的客观实际。(6)一致性。主要是指评价人员的绩效评价工作和评价结论,均反映了绩效评价委托人的需要。(7)及时性。主要是指评价人员的评价工作和评价结果,均能满足绩效评价委托人或授权者在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提供咨询报告,为财政决策提供服务。二、绩效评价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从中央和地方的实践来看,绩效评价从最初的项目支出到部门整体支出,再到政府财政综合支出,以及目前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范围逐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资金规模呈现递增趋势,但制约绩效评价质量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关键因素依然存
5、在不合理的地方。(一)绩效评价指标绩效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决定了评价的方向和质量,在对财政支出监测和评价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制约绩效评价质量提升的根本。虽然财政部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两个文件中对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进行了规范和引导,但从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由于评价对象所涉及的行业领域、评价目的等存在较大差异,在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择上要求也不尽相同,共性指标过于笼统,个性指标体现不足,评价指标可衡量性不够,与项目匹配度不高,绩效评价分类指标体系尚未构建,进而制约了绩效评价质量的提升。
6、(二)评价指标权重指标权重设置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指标越重要则权重值越高,反之则越低。权重的确定有利于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抓住核心问题,提高绩效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权重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指标权重都需仔细斟酌,太高或太低都将影响评价质量。目前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主要有主观经验法、AHP法、熵值法等,且财预2011285号文给出了绩效评价指标的参考性权重分值。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评价机构在同一类项目、同一个阶段的评价指标权重设计过程中,差异较大,权重分值设置较为随意,权重分值过度体现项目管理,而对项目绩效分配权重较少,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影响结果的应用。(三
7、)绩效评价方法财预2011285号第21条对绩效评价方法做了原则性说明:“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但是在绩效评价操作过程中,某种方法具体应用于哪种情况并没有明确界定,从而导致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不知该选用哪种方法,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不准确。(四)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衡量被评价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参考依据,财政部制订的相关制度提出评价标准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及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但实践过程中,在不同的评价目的下,项目类别、项目属性不同,其评价标准的选择应该有内在规定,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质量 提升 路径 探究 535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