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策略(共588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谈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策略(共588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策略(共5880字).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策略(共5880字)【摘要】民族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具有不可复制的民族原创性,有利于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代文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对少数民族音乐感兴趣的群体越来越少,民族音乐的继承空间逐步压缩,缺乏传承环境,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这些现状入手,探究在新时期背景下,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策略。【关键词】民族音乐艺术;传承;现状;创新;研究策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提升,人们也逐渐适应了快节奏、便捷化的日常生活,对文化生态的关注度越来越少。音乐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
2、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振兴民族音乐艺术,才能抵御文化冲击,才能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从这一层面来讲,学校教育作为文化继承的主渠道,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发扬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特点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56个民族在5000年历史文明积淀中融会而成的音乐财富,是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尤其在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备多种艺术特性1。首先,我国民族音乐艺术历史悠久。根据历史调查研究,我国民族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上,并且流传面广,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之间广为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其次,民族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具有不计其数的说唱、民乐、戏曲
3、、舞蹈和歌舞等表现形式,品种多样,曲目丰富,在世界民族音乐艺术史上都可以占据优势地位。此外,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情感丰富,旋律动听。民族音乐艺术以本土音乐形式作为主导,以此与传统音乐相比,不受服务对象和活动形式的制约,更加随性、追求自然,因此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根据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音乐风格,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众多音乐形式中形成自己的特殊规律。二、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一)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民族音乐艺术是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民族音乐艺术涉及人类生活的多方多面,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4、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象征2。通过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因此,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课堂为载体,将学校教育与基层民族音乐文化组织相结合,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发展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其音乐鉴赏力,才能在新时期探索出民族音乐创新渠道。(二)有利于展示艺术特色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音乐素养、内在精神的结合体,其文化艺术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不同的民族音乐蕴含
5、着不同的艺术特色。从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的层面来讲,民族音乐富有浓厚的内涵美,不仅音乐技法含量多,音乐审美功能的价值也越来越大,艺术价值丰富。通过传承和创新,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气质,提升文化自信,展示民族情怀,在当前流行音乐和西洋乐逐渐占据公众视野的今天,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展现出独特的东方审美特征,让年轻人对民族音乐不再陌生,让更多的人关注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通过传承与创新可以扩大传播面积,尤其是通过学校教育、民间传播、社会教育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有利于展示民族音乐的艺术特色。三、当前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音乐传承人越来越少我国民族音乐艺术能够历经500
6、0年历史长河发展至今,“音乐传承”起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传承方式主要包含相关书籍、阅读文献、历史影像等,但是最重要的传承载体始终是“传承的人”。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是通过“人”的表达才能得以延续,正是如此,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才具有如此浓厚的“人文魅力”,也是民族音乐艺术生命力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在每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继承人名单中就会有近1/10的人离世,而且名单上的继承人有一半都已经到达60岁,少数民族文化继承的“活化石”逐渐出现消亡状态,甚至一些唱腔和音乐表现形式面临失传的风险,不利于民族音乐艺术的发扬。(二)音乐传承意识不足在民族音乐艺术继
7、承和发扬过程中,学校教育作为主要继承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传播的重中之重。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很多音乐老师缺乏传承意识和传承能力,大多数教师不能意识到西方音乐强势入侵对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会产生什么影响,多数音乐教师的文化生态意识不强烈。再加之,当前学校音乐教师多数都是在欧洲音乐教育下培养出的人才,在音乐理论认知中带有“偏重思想”,文化价值观缺失,文化传承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很多老师的授课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艺术传承中来,就更不用说音乐创新了。因此,学校老师应该更新授课理念,提高自身对本土音乐的认知
8、程度和认知意识。(三)传承方式需要创新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一般都会以当地民居环境、地理特征、风俗习惯为依托,因此,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这样的艺术特征从现展角度来看,如果不采用新时代传播思维就会陷入“创新局限”,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再加之,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两大主体对民族音乐艺术的管理不到位,无论是传承还是传播,都逐渐流于“形式主义”,社会传承的宣传度不够,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落后,学校传承过程中,音乐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学设施不够。民族音乐艺术逐渐沦为一种“装饰物”,不能有效发挥出文化价值,难以实现文化创新。四、当前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继承和创新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从当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音乐 艺术 传承 创新 策略 588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