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共2940字).doc
《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共294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共294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高中地理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共2940字)摘要: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生态文明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有利于提升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本文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的可行性,以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分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关键词:生态文明;地理教学;环境问题人类当前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教育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978年,德国学者伊林 费尔切最早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指出了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的弊病,以及人类走
2、向生态文明的必然性1。生态文明的内涵极其广泛,涉及自然、科学、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其中人地关系始终是其不可忽略的内容2。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生态文明在我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一、高中地理渗透生态文明的可行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些内容与生态文明有着共通之处。由于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容,生态文明也包含自然生态文明和人类社会
3、文明两个方面,两者可以进行融合。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生态文明的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显性”的生态文明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生态文明内容,最后通过教师的地理教学活动实现生态文明的渗透。二、生态文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体现(一)结合生态文明理念,深入贯彻课标要求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的弊端出现之后,人类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提出的。生态文明与人类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转变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将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环境观念转变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环
4、保观念。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某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这个生态环境问题放到特定的区域中进行思考,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深刻剖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使其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树立人地协调观,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运用学习的环境治理方式,提高地理实践力。(二)整合教材资源,挖掘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通过教师对内容的整理,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教学 生态 文明 教育 渗透 29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