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实践(共6686字).doc
《铁路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实践(共668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实践(共6686字).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企业物资的库存管理实践(共6686字)摘要:铁路物资管理系统应随着业务模式的转变,发挥专业管理优势,采用科学库存管理手段,合理优化库存结构,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新型的保供管理模式。关键词:库存结构;储备定量;盘活;预算管理;直购近年来,铁路局物资系统以调整管理机构,优化职能设置为手段,使铁路物资管理工作逐步从以仓储管理为核心向以物资消耗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转变。但随着机构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化,结合部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基层站段的库存管理方面上存在诸多问题,甚至造成物资管理环节不闭环,管理全过程有漏项、缺项。随着全路高铁、客专建设的迅猛发展,针对新形势下各类高铁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管、用
2、、修所带来的新变化与新要求,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对运营物资采购供应及仓储配送管理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理顺管理关系,为铁路安全快捷运行提供坚实物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2铁路物资系统职能转变的管理背景按照铁路总公司的改革思路,铁路局物资系统近年来进行了管理模式与机构的变革调整,首先优化机构调整职能,物资管理业务模式发生了转变,为进一步强化专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部分路局陆续撤销了物资供应段,改变了路局与站段关系,采购供应工作路局由间接管理变垂直管理,路局、站段各自在供应链上发挥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路局负责全局物资集中采购和供应管理工作,站段负责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将物资供应工作从物资段的采供工作中分离出来
3、,以便更好地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提高专用物资的使用效率,强化了对站段物资管理工作的督导,实现了物资管理模式的统一,形成了路局-站段的扁平化垂直管理模式。2015年,按照铁路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精神,各路局陆续推行“两级采购、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路局物资部门对运营、建设、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全面覆盖,达到“管、采、供”相互分离,加大了物资管理覆盖面,将建设、非运输企业纳入了物资管理范畴,实现了运营、建设、非运输企业非经营性物资的归口管理,凸显专业管理优势,逐步实现了路局物资统一、集中管理。3铁路物资系统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经历改革调整后,铁路局物资系统机构优化调整初步完成,扁平化组织结构初步建立,为加
4、强铁路物资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全路物资系统物资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库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合理优化库存结构,采用科学库存管理手段,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新型的保供管理模式,是物资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3.1机构调整后,管理手段欠缺,物资专业管理职能有所弱化路局物资系统机构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扁平化的职能机构向生产一线贴近,管理的层级减少。但部分基层单位对物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物资专业管理职能弱化,物资管理部门不能发挥职能优势,专业化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路局层面上,路局-站段的扁平化垂直管理模式建立后,部分站段的物资管理工
5、作机构未将物资管理职责良好承接,造成物资作业环节存在脱节现象,物资作业全过程结合部有空档。二是在基层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着单位制定的物资管理文件指导现场作业操作性差;物资管理结合部的关键卡控点管理措施不健全;计划与消耗无对应,库存与需求无对应,流程与结果无对应,过程控制基本虚设;三是基层站段的物资部门管理没有兼顾物资业务管理和仓库实物管理两项职能,发挥好材料管理“蓄水池”功能;未将材料消耗规律、物资需求计划有力结合,合理储备材料,不利于加快存货周转速度,提高存货资金的利用率;部分站段业务人员不懂物资消耗规律;单位内部物资信息不共享,存在一方面形成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又在进行新品采购等诸多问题。3.
6、2执行标准不到位,储备定额指标未起到调节库存作用3.2.1执行标准不到位。从路局层面上对物资管理工作整体要求是机构设置科学,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实现归口,流程环环相扣,作业立标打样。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效率不高,执行标准不到位,制定的管理文件不细、不全,造成结合部互相扯皮,管理细则操作性较差,管理与作业形成“两张皮”,作业层降低物资管理标准,对已制订的模块化作业流程只停留于纸面,实际操作简化流程,不按作业要求和规范来办,站段材料部门成为现需现采部门,对材料消耗没有分析,需求计划频繁,收发作业频次高,工作质量不高,没有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作业,对进货周期及经济订购批量没有概
7、念,库存未采取相应的卡控措施,车间班组“以领代储”现象时有发生。3.2.2物资储备定额未发挥相应作用。物资储备定额是衡量物资系统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物资储备定额调整与核定工作滞后,各单位未系统开展物资消耗定额查定工作,对各自实际应该储备多少,库存多少合理掌握不透彻,而近几年高铁线路陆续投产使用,对各类设备消耗规律、如何合理储备研究不够,各站段物资部门物资管理职能还在建立健全中,材料管理人员对库存储备定额指标未引起高度重视,造成库存指标浮动较大,库存物资周转缓慢,周转率偏低,造成有些库存资金的不合理长期占用。以工务线上料为例,2016年期末库存占全路库存总额约27%,道岔及配件的的库存周转
8、率仅为1.5。3.3库存结构严重不合理,积压物资不断增多物资库存结构分布不合理,不是以实际消耗需求为主。有些单位库存实物与实际运营生产所需物资不相匹配,实际上属于积压物资。部分专业系统专用料库存较多,而实际周转的常用物资却存在不存和少存的现象,库存储备方式欠缺,储备结构不合理。造成库存虚增不实,不真,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存货水平。截止2016年底,全路运营物资库存中机车车辆配件占比达到45%,线路设备及配件为28%,库存比例不合理,二八现象明显。从库存周转率上看,全路物资库存周转率平均为4.43,且各路局指标分化较大,其中动车组配件库存周转率仅为1.29,道岔及配件为1.50。库存总量基数大,库
9、存指标差异显著,占用了大量直接资金,加重了铁路企业的成本负担。3.4预算管理与物资采购成本支出存在缺口,造成库存虚大物资采购预算是以财务成本支出预算为前提,物资采购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合理分配采购资金。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重在成本列支卡控,以成本列支为目的的材料消耗代替了正常的物资消耗,库存与消耗存在脱节现象,造成存货增加。采购预算总额存在缺口时,又影响运输生产急需物资资金的采购使用,没有真正起到通过计划提报,资金使用方向的审核来实现合理调配采购资金。需求计划的审核把关不严谨,未根据库存物资的消耗和需求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导致不合理的采购加大了库存资金占用。
10、4发挥专业管理优势,“调结构、去库存、强管理”的主要创新实践20172018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之年,需要国有企业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效供给满足需要,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铁路总公司“以创新发展为主线,全过程覆盖”物资管理工作要求,铁路物资系统应该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力度,以全面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为主题,强化基础支撑,规范物资管理,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挖掘库存管理空间,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进一步补齐物资管理方面的短板,不断提高铁路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4.1以“四标”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规范物资基础管理工作以“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企业 物资 库存 管理 实践 668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