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及地方工业发展分析(共3986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财政分权及地方工业发展分析(共398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分权及地方工业发展分析(共3986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分权及地方工业发展分析(共3986字)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8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工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会显著的促进地方工业发展,且财政收入分权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这种促进作用还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将财政支出分权作为财政分权的衡量指标,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但当将财政收入分权作为财政分权的衡量指标时,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工业发展;地方政府;异质性一、引言及文献综述我国经济已由
2、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其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工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还伴随着财政体制安排的持续调整,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张军和范子英,2018)1。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的财政自由度显著增强,拥有了一定的决策自主性,也具有事权以及支出责任,明确了其利益主体地位。因此,在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以及上级政府的绩效考评制度下,地方政府官员会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
3、展以及税收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官员任期是一定的,在理性人的假定下,其必将“短视”,可能会存在投资偏好行为,倾向于发展能较大幅度增加税收收入的行业,如工业;而不愿意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为技术创新投资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回报率低且易产生外溢性的特点。因此,本文将重点关注财政分权对地方工业发展的影响,从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两个角度入手,使用1998-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探究。此外,还将样本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以解决模型的异质性。田艳平等(2018)2认为中国式分权式导致我国工业粗放式增长的重要制度原因。范剑勇和莫家伟(2014)3发现
4、,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压低工业市场用地价格以吸引投资,其动机同样源于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财政收入激励地方政府开拓收入来源,过度、低价供给工业用地,导致工业产能过剩(陶然,汪晖,2010)4。严思齐和彭建超(2019)5发现,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会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而有所差异,当人均生产总值或高技术产业占比较低时,展现为负向影响,而当人均生产总值或高技术产业占比达门槛值以上时,财政分权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基于此,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一是系统性的研究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工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样本回归,分
5、析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二、研究设计(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的研究期间选取1998-2018年,本文的研究样本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泰安数据库。(二)模型设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构建计量模型如下:yit=+FDit+Xit+i+t+it其中yit表示i年t省份的工业发展水平,FDit表示i年t省份的财政分权程度,Xit表示控制变量,为财政分权系数,为控制变量系数,it为扰动项,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时间固定效应。(三)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地方工业发展水平(Company),用地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来衡量。2.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 分权 地方工业 发展 分析 398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