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2022-2022学年度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职中2022-2022学年度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中2022-2022学年度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中2022-2022学年度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职中2022-2022学年度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数控车技能竞赛工作总结从2022年9月接到参加数控车技能竞赛的通知到2022年1月10日竞赛结束,历时近半个学期,现将个人带领本技能竞赛的训练过程及参赛得失总结如下:一、前期准备:1分析往届竞赛内容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上届广东省数控比赛江门赛区的选拔赛,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取得好的名次,但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上届比赛不用电脑,只三件组合件的配合加工与操作,没有考到五件组合件。但本次考核可以用电脑,而且是五件配合的加工。2分析本工种技术内容本次竞赛教师组是以技师的技术标准命题,在理论方面除了专业知识外,
2、还要相应增加“四新知识”学习。加工方面主要还是几种组合件,普通三角螺纹组合、锥面组合、曲面组合及梯形螺纹加工等。编程方面以华中系统指令为主,相应增加特殊曲面(如椭圆、双曲线等)的宏程序编写,这部分内容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应用,我校的机床虽具备该功能,但学生掌握不好,对于我来说是难点内容。3制订训练计划由于教学任务多,而且本人还要担任高一级的班主任,班级工作任务繁重,不能保证充足的指导训练时间,另外设备也十分紧张,只能安排两台机床进行训练,训练的条件非常有限。针对本工种技术内容以及本人主要教学工作的安排,结合竞赛的总体训练计划制订了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二、训练:1、专项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专项训练其
3、实是恢复一下加工和编程的感觉,主要是五个项目,每两天进行一个。第一个是轴类件的尺寸控制练习,并体会各类外圆刀具的切削用量对表面质量的关系;第二个进行了孔加工练习;第三个加工了圆弧类工件,因为机床不能进行刀补设置所以加工的效果不理想;第四、五个进行了螺纹加工练习,对普通三角内外螺纹及梯形螺纹均进行了加工。几个项目下来,训练的收获很大。对不同材质的机夹式刀具切削参数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尺寸控制有了一定的心得,特别是对梯形螺纹、椭圆弧的加工在数控车床上的编程和加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综合训练组合件是重点的内容,并且组合件均是以备料单为准进行针对性选择的,这些准备都为竞赛中的工
4、艺准备打好了基础,在加工时间的掌握上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在这个阶段中还利用工作之余复习了数车技师的理论及自动编程,但仿真部分一直没有时间做,学校只准备了三个节点的超软仿真软件练习,学生在一直在使用,学生只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熟悉了CAXA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这也为后面的CAXA操作考试失败种下了恶果。3、刀具准备竞赛前的一周都在进行刀具准备。除了补充购买一批新的机夹刀杆外,还手工刃磨了近二十把刀具,为竞赛进行了全面的准备。由于对竞赛使用机床不了解,所有的刀具都进行了切割再加工,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准备不充分。这一点希望能在以后的竞赛中吸取教训,考前对设备要进行全面的熟悉,并且要提早熟悉,这样准备可以更充
5、分。三、竞赛过程:这次竞赛的试件加工是五件组合件,对于学生来说加工的难度比较大。一是给出来的样题没有尺寸,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很好把握尺寸。二是给出样题的时间太短,没有完成两样题的完整加工;三是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时间,加工工件不完整;四是学生的加工经验欠缺,加工的方法有待提高;四是主场优势明显,学生不适应。四、总结: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机械科组的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及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次竞赛。但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达到学校的预期要求,也应看到我们的不足。首先是训练和准备不充分,主要受时间和设备、刀具等的制约;其次对兄弟院校特别是技术力量强的院校沟通不够,导致信息资源不畅通、不及时;其三
6、是临场应变能力差,主要原因是比赛经验不够。通过这次比赛,看到了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能充分把好的东西继续发扬,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交流进行弥补,争取在以后的教学或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光!总结人:2022.1.12扩展阅读:数控车教学总结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很大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不足,特别是集成创新不够。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CAD/CAM/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分析)技术作为机械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化“十一五”
7、发展规划文件提出我区工业化发展重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汽车、铝业、工程机械、糖业、石油化工、钢铁、锰业、林产工业、医药、茧丝绸等十大产业集群。我院的办学宗旨是为广西及周边地区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由于广西、广东等地区的机械、电子类企业需要大量的设计、制造创新型人才,这既给我区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CAD/CAM技术的在飞速发展,现代制造业企业中该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因此在学院中怎样培养学生利用CAD/CAM技术进行辅助创新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传统教育中CAD/CAM技术只是与一般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一样进行教
8、学,没有把CAD/CAM技术结合到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同时由于课时少,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都反映在学校学得太少、太浅、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等。因为培养的方法和思路与实际的人才需要不符,也没有注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完CAD/CAM软件后普遍存在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况;同时由于国家的扩招及缩减课时政策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学生真正的学习时间很少,而实验室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也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所以研究当前CAD/CAM课程的教育模式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一、改革CAD/CAM课程的教学模式1.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
9、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在CAD/CAM应用软件的教学中只注重命令的介绍,或者说强调命令的操作步骤,而不重视命令以外的东西。由于教师本身的学业水平及其素质问题,功能性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不可能在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宏观地、整体地去把握事物的内涵,所学的知识缺乏连贯性,独立操作软件的水平不高,只能简单模仿和死记硬背。同时该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不能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传统CAD/CAM课程的培养方式已经不适应国家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
10、,多应用工程实例,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才能适应所使用的CAD/CAM软件与学校学的不一样或版本不同等情况,能够更快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更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学习态度。在充分了解学习的欲望、学生的担忧、理解程度、技能展示的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通过设计实践练习、实验、任务/项目、大家献技献策、反思等学习活动,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使学生掌握设计工具的使用是CAD/CAM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项目,以教改促进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应用具体设计制造案例于教学中,以学生团队方式组成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学年度 数控 车技 竞赛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