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总结.doc
《初二物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总结.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物理总结初二物理总结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知道空气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直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3了解组成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生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4了解声音中乐音和噪音的不同,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什么事超声波和次声波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三要素3乐音和噪音教学难点:明白声音三要素的区别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梳理(重):1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
2、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4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方式传播,声波具有能量二:声音的三要素(重)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不同乐器的声音,他们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也不同。5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三:乐音和噪音(重)1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
3、没有规律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2减小噪音干扰的主要途经有在声源处,在传播途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三:超声波和次声波1超声波:频率高于2022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可听见的频率范围:20Hz20220Hz2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应用:制成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3次声波应用于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等4声音传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测距原理利用波的传播速度练习:略第二章1温度温度计:1.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重)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瑞典的
4、摄尔修斯规定: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3、温度计(重)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5、摄示度()的规定方法:(重)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6、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5、条件(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条件是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条件是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重)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温度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温度继续向外界放热9、汽化与液化(重)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10、蒸发现象(重)定义:蒸发是
6、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1、沸腾现象(重)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12、升华和凝华(重)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需要吸热;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需要放热13酒精灯的使用(一般)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2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
7、一般)1光的色散: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第一个做色散实验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色光和颜料混合后的颜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白光;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成黑色。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成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验钞。4光具有能量叫光能三光
8、源光的直线传播(重)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3光在不同介质中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四平面镜成像(重)1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是同大、正立、左右相反的虚象、像和物的连线同镜面垂直、像和物的大小相等。1实像和虚像实像真实光线汇成虚像不是由真实光线汇成不能用屏接收五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重)1光的反射定律;光发射时,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9、”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2平面镜作图抓住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六透镜1、光的折射(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
10、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11、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别透镜的方法:、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用眼看:能使字放大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用光照、能使平行光会聚一点的是凸透镜。7、凸透镜和
12、凹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8、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v)9、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10、凸透镜成像的其它内容、实象和物体的最近距离是4f、F点是成实象和虚象的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1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应用像距vU2fU2ffu2fUfUffv2fv2fv2f物象同侧大、小小同大大不能成像大正虚同放大镜正、倒倒倒倒虚、实实实实同异侧异异异照相机无投影仪、幻灯机12、【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13、13、照相机和眼睛的相同点、所成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眼镜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镜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14、视力的缺陷及矫正、近视眼: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老花眼):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制成远视眼镜来矫正,远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当于晶状体向前移,它能使光会聚,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15、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16、望远镜的组成:伽利略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目镜,凹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焦距长;目镜,凸透镜,焦距短;17、显微镜、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用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
14、体、结构:物镜,凸透镜,焦距短;目镜,凸透镜,焦距长;18、远视眼睛焦距和度数的关系:D=1/f100D:度数f:焦距,单位是米。扩展阅读:初二物理下知识点总结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15、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二、弹力1、弹力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
16、力计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作用:测量力的大小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
17、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八章力和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物理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