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训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实训总结.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实训总结。审计实训总结。审计实训总结会093班,翟丽华,091407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课程实习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特别对于我们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它是对我们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和检阅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审计实训,不仅能够熟悉审计实务的流程,而且能够加深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除此之外,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讨论学习的精神。其实这也正应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我们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
2、解决方案这次实习使用梁慧媛老师出版的审计基础模拟实训,为期八周。第一次审计实习课时通过计算机上预装的审计模拟软件,了解整个审计工作的流程及各类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并根据实习时间的安排,以教材所给的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为审计对象,合理安排全部审计工作,并在教材上填制相应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的程序中除了要取得或者编制相应的项目明细表或明细帐,还要确定该项目是否已在报表中做出合理的披露。但是不同的审计内容,审计过程也有所不同。因此,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以下是我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占用时间较长的问题。1应收账款的坏账提取。以坏账准备计算表为准今年应计提坏账2860.75元。我一开始是直接借记资产减值准备
3、,贷记坏账准备。再次审核时发现是我鲁莽了。首先,周立春的欠款已收回,应该在收回欠款的时候同时冲回坏账。然后,本年坏账的提取借记的管理费用是不符合标准的。将此错帐冲回。再次,计算坏账准备科目目前的余额和应该计提的坏账的差额,借记或者贷记资产减值准备。因为,坏账准备的数额是以当期应收账款的总额核算的,与本年的发生并无联系。因此最后的余额要等于测算值。2在做存货明细的时候将存货分为原材料、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审核时查询了一下存货的分类,最后将存货分为9类: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物资采购。其中将材料采购替换为物资采购是基于此公司的科目是以
4、物资采购列示的。3固定资产的盘盈。一开始我是按照低值易耗品走的,洗衣机和甩干机用在工厂,可以作为低值易耗品,摊销是记制造费用,用于管理部门,记管理费用。审核是发现,洗衣机和甩干机的费用均高于2022元,且使用年限大于1年,因此确认为固定资产。首先,借记固定资产,贷记低值易耗品。然后冲销其摊销,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其他业务支出,然后计提本年折旧。使用年限按5年,年折旧率19%。4在编制报资产负债表时,资产总额总是不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和。调整分录汇总中借贷明明相等,但是资产负债表中左右不平,借贷也不平。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分析,一下两点需要注意:其一,资产类的调整是未审数+借方-贷方=审定数,而负
5、债和权益类是未审数-借方+贷方数=审定数。另外,调整分录中所有的科目都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我开始做的时候之所以不平是因为很多借贷都没有在报表中显示。因为诸如管理费用,营业外收支项目属于损益类,年末需要结转,也就是说分录调整汇总之后需要进行年末结转。三、实习收获从大一到现在做了很多的上机实习课,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不仅因为实习的课程不同了,也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到的东西也有所不同了,通过这次审计的上机实习课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第一点:夯实基础,加深记忆,促进理解。整个实习的过程主要以自学为主,理论联系实践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会计上知识,对于会计的处理我都已经忘记了。通
6、过这次实习不仅加深了对审计工作的了解,更让我回顾了很多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第二点:做事之前要先了解工作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填写审计底稿的时候我总是直接就翻到审定表了,结果,坏账准备计提比率、盈余公积的计提比率不清楚,1-9月的累计发生额没有添加进去等等。最后还得翻工重做。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只有我们了解了它的运行规则才会事半功倍,处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第三点:前后联系的重要性。在上机实习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前后联系的重要性。在当前科目下的审计调整,我们都会记得调整,但是对应科目的调整就容易混乱。作为会计人员我们在审计的过程中要学会记忆,我们要知道之前的审计调整对现在的审计
7、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不错漏的情况下,检查出被审计单位的错漏。第四点: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在实训练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常和左右的同学讨论不懂的问题和错误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分享一些小心得,小技巧。虽然这样有时候有点违反课堂纪律,但是在这样的互动学习中,可以获得很多自己以前并不十分注意的知识点,也能够感受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法的不同。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东西分享过后就一加一大于二了。四、对审计课程的建议和意见这次实习课程从很全面的角度让我了解和接触到审计的流程。对我的帮助颇大。我是一个爱问问题并且爱较真的学生,老师总是不耐其烦的帮我解答各种问题,
8、让我甚是感动。希望学校可以多安排实务操作的实习,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很快,对于业务的理解也是颇有效果。虽然实习几近结束,但对于实训资料的使用我还是不能适应,主要在于所有的金额都是每一个数字占用一个单元格。没有办直接复制粘贴来使用数据,只能通过手写或者重新敲到一个新的Excel表格中,进行数据求和、比较等分析。因为审计过程对数据的整理和核算是最为普遍的一部分,所以使用时并不是很顺手。另外,在审计一号库房固定资产的清理时,我至少打开了三个Excel分别对不同的记账凭证进行了审核。最后才发现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的分录可以有一个按照时间顺序和业务顺序的编排。一个业务的所有分录难免有找不齐的时候,造
9、成审计工作的失误。如果老师有意修订第三版,我希望我有幸参与其中。扩展阅读:审计实训总结审计实训报告学号:xxxxxxxxxxxx班级:xxxxxxxxxxxxx姓名:xxxxxx日期:xxxxxxxxxxxxxxx目录一、学习日记2二、审计学习总结6三、管理建议书.9四、审计准则学习体会学习日记xxxx年x月xx日本周开始我们开始为期两周的审计实训课程,实验项目是对陶院某个部门进行调研,记录并描述其内部控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并形成2022字以上的管理建议书。(时间x月xx日、xx日、xx日、xx日)。首次被要求完成审计实训,我们对其了解并不多,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还不能熟练地运用
10、到实训之中。所以我决定在实训开始的第一天制定好两周的实训计划,让审计实训的目标更加明确,方便两周时间的安排。首先,要确定好部门,老师要求对学校其中一处机构进行调研,开始真是没有概念,以为只有盈利性企业,在老师的提醒下学工处、图书馆等都是可调研的对象的时候,让我们茅塞顿开。其次是联系好所要进行调研的部门,在我们较为紧凑的时间下,再不干扰有关部门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之后则应该是对审计准则的学习和审计基本知识的回顾,以便于审计活动的开展。然后,对审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和环境进行了解,最后提出自己意见,形成管理意见书。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的工作虽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但是确定了一个发展的大致方向和较为
11、完善的概念,会对我们以后工作事半功倍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相信为期两周的审计实训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的进行。Xxxxxxx年xx月xx日今天我把我的调研对象锁定为xxxxxxxxxx的设备处,在调研之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收集一些基本资料,在本校的官方网页上对设备处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网址链接为:为了适应学院的飞速发展,加快学院(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同时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设备、实验室大量增加,为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使用率和利用率,合理的进行新实验室的建设,在学院领导和董事会的关心和指导下,xxxxxxxxxxx设备处正式成立。机构设置处长国有资产管理科物资设备科人员组成
1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备处自成立以来,竭诚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贯彻学院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对学院的办公设备维修、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购置审核等作出了大量工作。我们将组成一个坚实的团队,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部门的良好作风,秉承:认真、高效、守信的六字方针,一如继往地为各部门、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xxxxxxxxxx年x月xx日今天是对设备处的深入了解。设备处是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级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是:贯彻执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
13、于高校物资管理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方针政策,负责拟定学校有关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其实施、检查落实执行情况。负责全院各类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家具及用具等)的总帐及动态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全校实验室建设的教学设备添置规划。负责制定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制度并组织检查落实,负责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技术档案资料归档等管理工作。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和部门正常运行的必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购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论证;负责向学校物资管理委员会提供各部门申报物资汇总分类材料及论证结论。根据学校物资管理委员会审批结论和财务
14、预算的安排,具体组织学校物资的政府采购和自行采购等各项事宜;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政府采购的申报、自行采购组织招投标及低值品的采购等工作。组织使用部门完成对购入各类物资的验收工作,根据学校规定做好采购物资的入库、领用、发放、结算等工作。办理固定资产的处置事宜,包括固定资产的变更、转让、调拨、租借、报损、报失、报废及废旧物品的处理等。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xxxx年x月xx日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
15、续与措施的总称。目前高校设备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如下:设备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缺乏配合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统一管理机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可能出现重复购置,或者购置的设备不能有效使用,出现闲置的现象。这将会增加学校的经费支出,造成资源的浪费。设备使用人员使用不当,人为造成设备损耗。由于高校仪器设备的监督管理激励制约机制的不完善,使大部分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与仪器设备的质量状态没有直接关系,导致部分管理、使用人员对仪器设备缺乏应有的关怀和缺少管好用好设备的责任心,也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耗加剧的现象。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够,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对于一些仪器设
16、备,没有专人管理,一些不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没有妥善保管,由于仪器没有定时保养,设备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都加速了设备使用效益的减少。做好高校设备管理工作,我们要努力克服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xxxx年xx月xx日本周开始对准则的学习心得体会。了解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明白了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定
17、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只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同时,也才能提高审计的职业地位和声誉,使审计职业自身能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对财务报表审计而言,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是注册会计师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时直接使用的判断依据。也就是说,被审计单位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而被审计单位如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则不一定与财务报表相关。此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就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且根据职业判断认为与治理层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以适当的方式与治理层沟通。保持有效的双向
18、沟通关系,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履行各自的职责。xxxx年x月xx日在学习本准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的辛苦和艰难。计划审计工作要先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无论是制定总体审计策略还是具体审计计划,都要注意很多事项,这使得计划审计工作也变得如此重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特别是为注册会计师在下列关键环节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一来可以确定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二来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包括披露,下同)是否适当;三来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包括关
19、联方交易、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或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如果仅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只是一个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之上的错报就是重要的;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重要性并不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xxxx年x月xx日从审计证据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审计证据是审计意见形成的重要基础,审计证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审
20、计意见。通常审计证据的获得,都是相对应于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不同的会计报表认定,需要不同的审计证据来证实。审计证据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整个审计程序可以看成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审计证据、鉴定审计证据并作初判断的过程。虽然,函证提供的证据相对比较可靠,但受到被征询者是否认真对待询证函、是否能够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否熟悉所函证事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注册会计师在设计询证函是要考虑这些因素,但是很难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函证结果的可靠性。会计估计审计不是一种单独的审计,而是会计报表审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进行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就会计估计事项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1、,以便能够对这些会计估计事项的处理在当时以及现在是否合理作出结论,并根据会计估计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继而对整个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是针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判断,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审计人员的知识就不能囿于会计和审计方面,还要对公司的经营战略及手段有充分认识。xxxx年xx月xx日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担任主审注册会计师之前,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参与程度及所审计会计报表部分的重要性;(二)对其他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组成部分业务的了解程度;(三)其他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风险。注册会计
22、师通常应当将注意到的可能影响内部审计的重大事项及时告知内部审计人员,并提请内部审计人员将其发现的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所有重大事项,及时告知注册会计师。考虑利用外部专家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实现特定审计目标就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和必然要求。审计报告根据普遍接受的会计标准和审计程序出具,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出积极和消极的结论。报告包括三个段落,第一段写明审计时检查了公司提供的所有财务报告;第二段申明整个审计过程根据普遍接受的审计原则进行;第三段着重阐述审计师的意见,说明公司财务报告陈述了事实。如果审计报告多于三段,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值得推敲。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比
23、较数据的编制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针对比较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明显小于针对本期数据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限于评价比较数据是否正确列报和适当分类。xxxx年xx月xx日由于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在审计目的、范围等方面与整套通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不同,因而在审计报告的格式、内容、措辞及使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进行规范十分必要。注册会计师应严格按照本准则进行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注册会
24、计师应当考虑商业银行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查阅商业银行持有的银行监管机构的检查报告和有关文件,以获取对确定重点审计领域有用的信息,提高审计效率。小型被审计单位,是指资产总额或营业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所有权和管理权集中于少数个人,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审计风险,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还应当了解小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衍生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在实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特殊的知识和技能,以计划和实施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特定认定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还应当针对评估的财
25、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实施阶段获取的审计证据应评价其充分性和适当性。学习审计准则总结体会内部控制与审计人员从三方面发生联系:一是审计人员凭借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测试,决定财务报表实质性测试的程度与方法。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鲜明地表明了这种密切联系由来已久,测试内部控制是财务报表审计的重要环节。二是审计人员直接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并发表审计意见。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明确要求审计师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报告发表审计意见,这样一来,测试内部控制不再是财务报表审计的中间手段,而直接
26、成为审计目标。我国尽管尚未出台这种强制性法律要求,但已有这种趋势,一些事务所已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发表专项审核报告。三是咨询业务,审计人员直接帮助企业设计或完善内部控制。无论是哪一种联系,笔者认为,新发布的审计准则均有助于审计人员更有效地测试或设计内部控制。一、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存在着理解角度的偏差通俗地说,内部控制就是一个组织(可以是企业、事业、行政或其他类型)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由于内部控制构成一个系统,不同机构研究内部控制时设定目标不同,形成的控制方法体系自然也不同,如美国COSO体系、加拿大COCO体系、英国的公司治理指南、全面质量管理(TQM)、IS
27、O9000等。即使同一组织提出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不断更新发展,比如:1995年,COSO委员会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8年提出的内部控制三分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基础上,提出五分论的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22年侧重风险管理,提出内部控制的八分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回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破产后,次年英国提出关于公司治理等内容的Cabury委员会报告,1993年以此为蓝本出台了公司治理操作指南,1998年根据Harmpel委员会报告修订了指南,1999Turnbull委员会提出公司
28、董事内部控制指南,2022年Higgs委员会提出非执行董事内部控制指南,同年,英国考虑这几个委员会报告后,再次修订公司治理操作指南,2022年Myners委员会发布了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的股份投票权研究报告。众多内部控制概念和其内涵的不断变化,使学术界本身对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就存在不同理解。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在学术界和审计职业界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时,常以此框架的五要素或八要素为蓝本。例如,一些事务所内部控制调查表就是按照三(五)要素展开。但被审计单位从业人员基于日常经营管理过程的认识往往无法理解这种划分,双方容易产生误解或沟通困难。此次发布的新审计准则专门制
29、定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具体准则,实际上就是要求审计人员站在企业领导者和操作者的角度,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执行和报告等环节存在的风险点,进而再归纳到内部控制要素中,并决定具体操作层面的审计测试重点。由于在发生财务舞弊或者破产的公司丑闻中,总能找出该公司在控制环境(主要是公司治理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学者和法规建设中总是力图针对该环节提出若干建议或规定。而一些审计人员也认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就是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如管理者的经营理念与作风、公司治理层面信息)直接进行评估,但笔者认为,这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第一,公司治理层面的信息往往不具有透明
30、性,现实中相当多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往往只能接触到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最多到财务最高负责人层面,很难接触到最高领导核心。第二,即使能够获得相关治理层面信息,在判断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作风是否存在风险方面,也具有极大主观性。即使是同一类的经营风格,在不同企业或社会大环境下,都可能引导企业快速发展或走向衰亡。第三,控制环境的构成往往是既成现实,没有相关书面记录,审计人员难以获得客观审计证据来支持其工作底稿的专业判断,万一发生法律诉讼,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笔者认为,测试内部控制是难以直接测试控制环境的。本次出台的审计准则在此方面更为细化,并不只简单提及对控制环境的测试,而是着重说明需要了解与
31、测试公司战略、程序等环节来间接地验证控制环境的内容。设计内部控制的业务委托更是如此,审计人员参与设计的往往是内部控制程序,或者是对公司战略某一部分提出建议,这只能在了解公司的战略、经营、报告和执行过程而得出。至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权责分工不是外部专家所能左右的,这往往是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评价标准的不同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为:(1)营业的效率与效果;(2)资产的安全性;(3)财务报告的可信程度;(4)相关法令的遵循。我国财政部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提出控制目标为:(1)财务报告的可信程度;(2)资产的安全性;(3)相关法令的遵循;(4)营业的效率和效果。
32、二者内容并没有差别,只是次序不同。换言之,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能满足上述目标时,这两种定位没有差别,但是当受制于成本效益而不得不进行取舍时,二者的关注点就有不同。COSO的资助方是企业财团,谋求盈利追求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自然是首位,而作为国家财政财务秩序的维护者,财政部自然关注财务报告的可信程度。可见,站在不同角度,内部控制看重点也不同: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着重于服务企业管理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追求经营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从审核财务报表的角度评价内部控制,关注内部控制为财务报表可信性提供的保障程度。站在评论的角度,审计人员往往以最完善的控制模型来衡量被审计企业,指出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控制不足导致的财产
33、安全、信息质量等方面的损失是显性的。而追求卓越控制需要付出代价,每一项内部控制程序或制度背后都含有相应执行成本(此项控制增加的人工成本、运行成本和降低效率所发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往往是隐性的。设计内部控制是一次性的投入成本,而执行成本则是日常成本,初看很小的一个举措,长期实施成本可能就比较高昂。因此,从成本与效益原则出发,最佳控制也许并不是最为经济的做法,企业可能为了经济效益而放松控制,在实施成本和可接受风险程度之间寻找平衡。因此,审计人员测试内部控制并不是单纯地比照标准控制环节寻找差异,将不同之处简单地归结为控制弱点。这个过程需要考虑不同企业实际状况,判断现有控制程度是否能够达到成本与效益的
34、最大化。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设计的基础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了解,本次发布的审计准则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三、内部控制的设计效果不等于运行结果在实务中,测试内部控制经常被等同于内部控制调查表的填写过程,即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并填写调查表。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人的本能而言,总希望展现美好的一面给外界,因此,某些内部控制即使设计存在问题,填写调查表的人或回答问题的人也不愿说明此状况。即使企业如实说明了内部控制状况,这样的调查表也只能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状况如何。而事实上,执行是最大的问题。众多公司丑闻表明,相当多公司制定了相对有效的内控制度,只是没有执行。因此,新审计准则
35、中强调职业怀疑态度,也就是测试内部控制关键不是评价其设计的合理有效性,而是通过查找相关凭单的控制痕迹,如签字等,寻找被审计单位执行或者没有执行控制措施的证据。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控制都是单项性的,也就是说只能是上级对下级的控制,下级是不可能制约上级的行为的。因此,大部分的控制测试有助于发现中低层次员工存在的舞弊或错误行为,而无法验证最高管理层是否逾越既有的控制措施,最多只能是寻找到逾越行为的间接迹象。内部控制的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在某些场合下,控制测试并不能有效地减轻财务报表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很多事务所放弃了控制测试环节,直接将控制风险设定为高水平,进而省略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36、的了解。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发生被审计单位员工贪污等造成资产损失,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而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股东为此起诉注册会计师的案件。按照新的审计准则,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即使不进行控制测试,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依然是需要进行的,这其中当然也包含了了解员工层次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管理建议书致xxxxxxxxxxxxx设备处:人类社会的各方面活动均需要进行调节与控制,大至一个国家的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需要控制,小至一个部门的业务活动也需要控制。从当代管理学角度来解释,所谓控制,即操作、管理、指挥、调节。当这些控制在组织系统内部实施时,通常称其为内
37、部控制。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内部控制就是对仪器设备的主要管理环节进行内部监督和控制,以达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目标。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高校实验室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政策、措施和程序的总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意识淡薄,忽视日常管理,设备利用率不高。学校每个年度设备经费是有限的,从个人需要出发购买设备,必定占用正常教学急需设备的经费额度,直接影响正常教学及学科建设发展。上述问题,说明了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一些环节中缺乏监督,管理措施不力,管理方法需要改进。应在这些薄弱环节形成严格的管理机制,进行内部控制。运用内部控制制
38、度加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一,合规合法性原则。合规合法性是指高校实验室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到内部控制制度中。这是高校实验室建立一切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第二,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首先体现为全过程性。内部控制贯穿于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对高校实验室的整个仪器设备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全面性体现在具体控制一个作业时要全面考虑,比如:在论证一个设备计划的合理性时,除了要考虑它的先进性、需要性、经济性外,还要考虑它的效益性,全校一
39、盘棋,减少设备的重复购置,尽量资源共享。不能只从部门的利益出发,只求能及时完成局部目标而忽视了总体目标的协调一致性。内部控制的全面性还体现在全员性,它涉及到高校中所有的教职员工。高校中的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要对负责的工作实施控制,又受到其他人员或制度的监督与制约。因此,必须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人人、事事、时时都能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从各方面防范错弊,杜绝浪费。坚持全面性原则可以确保高校设备管理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同时要兼顾系统性。系统是一组有联系的元素的集合,即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元素组成的统一体
40、。系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每个单位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及各个环节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特定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从而发挥内部控制系统的总体功能,实现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总之,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应遵循系统化原则,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全面性、层次性、相关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设计出纵横交借的控制网络与点面结合的控制系统。第三,内部牵制的原则。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41、的关系,属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从纵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上下两级,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上级受下级的牵制,不能随意妄为;从横向来说,至少要经过两个互不隶属的部门或岗位,使一个部门工作受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的牵制,借以相互制约,防止或及早发现错弊。如实行审批与经办分管、计划与采购分管、钱与账分管、账与物分管等。再如:一个学院的设备计划,应由使用单位根据教学科研需要提出,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研究报请设备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对于新购置的设备在年度教学设备考
42、评时,设备主管部门要组织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等有关部门根据教学要求考核它的可使用性、先进性等。一般而言,坚持内部牵制原则可以使每项业务的处理既不会被某一个人所包办,也不会因为由多人经手而没有相互牵制监督造成损失,从而确保每项管理工作都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达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纠错防弊的目的。第四,权责明确、奖惩结合原则。仪器设备管理要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必须制定一整套符合管理需要的组织方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坚持权责明确原则,就是指根据各岗位和部门的职能与性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赋予其相应的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
43、理手续,确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办事有标准,使权有所属、责有所归、利有所享,避免发生越权行为或争权夺利、互相推诿的现象。第五,信息反馈原则。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来说,不仅控制主体作用于受控系统,而且受控制系统也会反作用于控制主体,即具有反馈功能。决策的过程就是利用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控制、修正决策方案、措施,使之达到决策目标的过程。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根据实践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来了解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若发现差异,管理部门即可根据信息反馈系统输出的信息,来调节被控制部门业务活动,使其达到预定的目标。可以说:信息反馈是否
44、及时,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有了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内部控制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坚持反馈原则就是要根据信息反馈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在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设有严格的记录和报告等信息反馈制度,使各控制主体能够及时了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不失时机地行使权力,履行责任、调整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需注意的问题第一,制度的规定既要完备,又要注意制度设计的适应性、可操作性以及经济与有效性,尽量避免复杂与不适用性。第二,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教职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全体教职员工能够理解并
45、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第三,制度制定后,要进行短期培训和学习,使全体人员能够清楚自己应遵守的制度和规定,提高他们自我监督与监督他人的意识,克服制度执行的随意性。第四,应尽可能将设计的方法、程序、措施等有关制度以精炼的文字或必要的图表等方式予以反映,并设置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五,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他内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适时做出反应,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审计准则学习体会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准则第一章主要说明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
46、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第二章则说明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第三章,主要说明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规定。第四章主要说明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及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第五章主要说明职业怀疑态度的含义及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总体要求。第六章主要说明合理保证的含义与要求、合理保证的理由。第七章主要说明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以及审计风险的控制。通过对本准则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财务报表审
47、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本准则第一章,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总体要求。本准则第二章,主要说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必备条款、应当考虑增加的其他条款,以及实施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时的特殊考虑。本准则第三章,主要说明在连续审计情况下,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修改与重签。本准则第四章,主要说明审计业务
48、变更及其对法律责任、业务约定条款和审计报告的影响。通过对本准则的学习我明白了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审计业务约定书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共同签订,并加盖委托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印章。签订后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约束力,具有其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签订的经济合同一样(同等)的法律效力,成为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之间在法律上的生效契约。如果出现法律诉讼,它是确定双方责任的首要依据之一。从审计工作本身来看,当委托和受托目标全部实现后,即审计工作全部完成后,
49、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业务约定书妥善保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资料,纳入审计档案管理。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本准则第一章,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的含义,以及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质量控制提出的总体要求。第二章,主要说明项目负责人对审计质量应承担的领导责任,以及项目负责人履行责任的基本方法。第三章主要说明项目负责人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承担的总体责任以及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关注,并特别强调了独立性问题。第四章,主要说明项目负责人对确定业务接受与保持决策适当性承担的有关责任,判断最近的决策是否适当时需考虑的问题,以及接受审计业务后获知重大信息时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说明对项目组的工作委派提出的总体要求,以及项目组整体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第六章,主要说明对业务执行实施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审计业务实施指导、监督与复核,保证咨询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意见分歧,以及有效组织对特定审计业务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第七章,主要说明监控的含义、会计师事务所有关监控的责任,以及项目负责人对监控信息的考虑。通过对本准则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