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doc
《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能够对书本的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对资料的查询与合理的应用做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进行工件的工艺路线分析、工艺卡的制定、工艺过程的分析、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分析,对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与综合的学习。在工艺部分中,我们涉及到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其中,工序机床的进给量,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
2、需要计算并查手册确定。在夹具设计部分,首先需要对工件的定位基准进行确定,然后选择定位元件及工件的夹紧,在工件的夹紧上我选择了勾头压板压紧,定位选择了一面两销,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都广泛运用在生产中。然后计算铣削力以及夹紧工件需要的夹紧力,这也是该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的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由于我的知识能力水品有限,这个设计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
3、受益。扩展阅读:机械零件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机械零件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起止时间:2022年6月1527日目录1、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4(1)零件的作用4(2)零件的工艺分析43、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5(1)、毛坯的加工方法及材料选择5(2)、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6(3)、绘制毛坯简图64、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6(1)、基面的选择6(2)、定位基准的选择7(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8(4)、加工阶段的划分8(5)、工序的集中与分散9(6)、工序顺序的安排9(7)、确定
4、工艺路线10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1(1)、机械加工余量11(2)、工序尺寸12、机械加工工序卡147、夹具设计14设计总结16参考文献17一、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题目机械零件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主要任务与具体要求1。教材P283图7-64所示零件工艺分析;(N=10000件)2。毛坯选择及毛坯图设计(3号图);3。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的确定;4。工序内容的确定及机械加工工序卡设计;5。钻4*11和4*16夹具设计(总图1号图;零件图4号图);6。编印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10页、1。5万字以上)进度安排(共二周12天,含第一周星期六、日)
5、第1天:工艺分析;第2天:毛坯选择及毛坯图设计;第3-6天:加工方法、工艺路线的确定及工序内容的确定;第7-10天:机床夹夹具设计;第11天:编印设计计算说明书;第12天(星期五):答辩评定成绩。主要参考文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设计图册机械制图系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名及系公章:年月日任务下达人任务接受(签字)2022年5月日人(签字)年月日备注:1、本任务书一式三份,由指导教师填写相关栏目,经系审核同意后,系、教师和学生各执一份。2、本任务书须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并装订存档。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用途教材P283图7-64题目给定的零件为
6、轴承座,一般轴承座加工精度要求都不高,最高的加工精度为表面粗糙度1.6m,其中心孔及其顶上的M8孔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要确保所需的垂直度及平行度要求。2、零件的工艺分析(一)轴承座总共有三个加工表面、一个轴承孔、四个螺栓孔、一个加油孔和两个定位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粗糙度要求如下:前端面:表面粗糙度为1.6m。后端面:表面粗糙度为6.3m。底面:表面粗糙度为1.6m,表面加工方法为刮研。轴承孔:直径为32H8mm,孔中心线到底面的尺寸为550.02mm,孔中心线相对于轴承座底面的平行度精度要求为0.01。四个螺栓孔:沉头孔直径为16mm,表面粗糙度为6.3m,螺栓孔直径为11mm,孔表面粗糙度
7、为12.5m,沉头孔底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m。定位孔:8H8mm,表面粗糙度为1.6m。加油孔:M8螺纹孔。(二),该零件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和孔系,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1、以工件前端面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直径为32H8的孔。2、以工件下底面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钻孔系4-11mm,锪4-16mm3,从零件图知,该零件的轴向向两端而需用要铣削加工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从左视图上看,工左端面的粗糙度要求是6.3,可由半精铣按经济精度等级(IT811)保证,右端面的粗糙度是1.6,可由精铣按经济精度等级(IT79)保证,加工性良好.32孔与16、11孔的端
8、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钏偏,以保证也的加工精度要求,除了要以这些孔的端面为平面加,还要求将底面作为定位基准,且有粗糙度为1.6mm的精度要求,但此平面也可通过精铣床来达到,基余表面加工精度要求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目的,而主要工作表面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加工方法保质保量加工出一。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3、毛坯选择及毛坯图设计(1)、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由任务书可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00件,因其为轻型零件,故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初步确定工艺安排的基本思路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
9、;大量采用专用工装。这样安排,生产准备工作投资较少,生产效率高,且转产容易。(2)毛坯的加工方法及材料选择该毛坯的工作条件平稳,主要受挤压应力。选毛坯时主要考虑的是此毛坯是否具有一定抗挤压强度,选铸件作为毛坯符合这一条件。因该零件属于大批量,外型尺寸偏复杂,要求精度不高,宜选用砂型机器造型,毛坯的材料用HT150。(3)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项目/mm机械加工余量尺寸公差/mm/mm宽度601.8(0.9)表2-4表2-5表2-4表2-5备注25(双边余量)底座高度20301.8(0.9)(4)绘制毛坯简图。(详见手工绘图A3图纸)4、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的确定(1)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
10、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正确、合理地选择基面,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分析零件图,得知该零件的前端面粗糙度是1.6m,且底面也是1.6m,加工精度较高,除后端面外其余面都为不加工表面,其精度由砂型的精度来保证。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零件的前端面及下底面来作为零件定位及加工的基准面。(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为基准选择是制订工艺规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定位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误差,影响夹具的复杂性及操作方便性。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基准选择一般按一下顺序进行:首先选定最终完成零件主要表面加工和保证主要技术要求所需的精基准;接着考虑为了可靠地加工出上述主要精基准,是否需要选择一些
11、表面作为中间精基准,然后再选择粗基准。下面按零件具体情况进行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选零件的前端面和零件的下底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各个孔都能以它们作基准加工出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该零件在轴向方向上的孔的定位都以垂直于其中心线的面作为基准,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保证了孔的垂直度要求,也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该零件选用下底面作基准,使用定位心轴与支承钉,可以将零件可靠地定位及紧固,同时与前端面作为基准,加上另一端的快换垫圈,就可以牢固将工件紧固并保证垂直度要求,遵循了“便于装夹原则”。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和光洁,不能有飞边、浇口、冒口及其它缺陷
12、,以便于定位准确、可靠。本课程设计选择工件底座及后端面作为粗基准,可以为前端面及下底面的精基准加工作好准备。(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下底面尺寸精度等级Ra/mIT81.6加工方案粗铣精铣刮研备注前端面后端面32孔M8孔411孔416孔IT8IT11IT8IT11IT11IT111.66.31.612.512.56.3粗铣精铣磨削粗铣半精铣钻扩孔粗铰磨削钻攻丝钻锪(4)加工阶段的划分该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加工几个阶段。在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高效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并将工件的的精基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零件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