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型储能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本.docx
《苏州新型储能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新型储能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本.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苏州新型储能项目建议书报告说明储能技术路径方面,新型储能异军突起,电化学储能为主流,压缩空气储能和熔盐储能值得期待。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投运项目累计占比约为9.2%,其中锂离子电池约为88.8%,带动储能逆变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熔盐储能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比达1.5%,熔盐储能技术系统结构简单,初始投资成本较低,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提高能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2021/9/30,世界首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试验成功,可将电能转换效率提升至60%以上,2021年10月,我国首套1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贵州毕节并网发电。先进压缩空气储
2、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储能周期不受限制、不依赖化石燃料及地理条件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9585.0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816.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0%;建设期利息481.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流动资金6286.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8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6127.28万元,净利润8872.6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96%,财务净现值10587.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
3、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9一、
4、 短期内储能发展需跟踪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步伐9二、 压缩空气储能值得期待9三、 成熟商业模式支撑稳健发展12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14一、 电化学储能为主流14二、 “双碳”目标衍生政策东风,储能迎来高光时刻14三、 储能成新能源标配于争议中坚定前行15四、 统筹供需,引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16五、 分工合作,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19第三章 公司基本情况22一、 公司基本信息22二、 公司简介22三、 公司竞争优势23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2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5五、 核心人员介绍25六、 经营宗旨27七、 公司发展规划27第四章 项目总论33一、 项
5、目概述33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35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6四、 资金筹措方案3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7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8七、 环境影响38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38九、 研究范围40十、 研究结论40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41第五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六章 选址分析46一、 项目选址原则4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46三、 创新驱动,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51四、 坚守实业,构筑现代产业强市发展新优势53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56第七章 法人
6、治理结构5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7二、 董事62三、 高级管理人员67四、 监事69第八章 运营管理71一、 公司经营宗旨7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72四、 财务会计制度75第九章 发展规划81一、 公司发展规划81二、 保障措施87第十章 安全生产分析89一、 编制依据89二、 防范措施90三、 预期效果评价96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97一、 项目进度安排9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7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8第十二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9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9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9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分析100一、 人力
7、资源配置100劳动定员一览表100二、 员工技能培训100第十四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03一、 编制依据103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104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5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8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08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09七、 环境管理分析110八、 结论及建议112第十五章 项目投资分析114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114二、 建设投资估算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7三、 建设期利息11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7四、 流动资金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19五、 总投资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
8、金筹措一览表122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2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0三、 偿债能力分析13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2第十七章 招标方案134一、 项目招标依据134二、 项目招标范围134三、 招标要求135四、 招标组织方式135五、 招标信息发布135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136一、 项目风险分析136二、 项目风险对策138第十九章 总结分析141第二十章 附表附录143营业收入、税金
9、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4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4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8建设投资估算表149建设投资估算表14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51流动资金估算表15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4第一章 行业、市场分析一、 短期内储能发展需跟踪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步伐“双碳”目标实现需要大规模新能源建设,而新能源废弃率与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问题增加了电网输配容量、电频波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使得储能在新型
10、电力系统中的刚性需求地位确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电侧、输配电侧、用户侧三大场景中充分发挥价值。当前储能行业与电力系统转型深度绑定,短期可跟踪指标有:(1)发电侧:看新能源配储比例、新能源在能源消耗系统中占比、新能源装机数量。2021年储能发展主靠发电侧配储改革推动,配储比例普遍在10%-20%左右,未来随着配储模式推行,配储比例仍有提升空间,而新能源比重与装机数量的提升则增加了配储量。(2)输配电侧:重点关注电网灵活性水平,看调频、备用、转动惯量、爬坡等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进程。(3)用户侧:看峰谷价差需求,需求越大,削峰填谷的空间与利润更大。二、 压缩空气储能值得期待20世纪70年代后期,
11、全球第一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德国建成,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此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现阶段,全球商业化运行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共有两座,分别位于德国、美国。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才开始发展,但进步迅速,2016年建立示范工程项目,技术已进入全球先进水平。2021年9月23日,山东肥城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项目正式实现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国际首个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进入正式商业运行状态。2021年以来,全国有多个已签约待建项目,项目密度较往年有所提升。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攻克传统储能瓶颈,具规模化应用潜能。压缩空气储能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
12、)是基于燃气轮机技术开发的一种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将空气压缩并存于储气室中,使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高压空气从储气室释放,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同燃料一起燃烧,然后驱动透平发电。目前已在德国(Huntorf290MW)和美国(McIntosh110MW)得到了规模化商业应用,在日本、以色列、芬兰和南非等国家也有相关研究和在建项目。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依赖储气洞穴与化石燃料,系统效率低下,存储与转换过程会带来新污染。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则拥有三大技术进步,提高了压缩空气储能广泛适用度:绝热压缩空气储能:蓄热回热技术回收再利用气体压缩过程所产生的压缩热,在压缩空气发电时不需再燃烧化
13、石燃料,即非补燃式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我国江苏金坛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液态空气储能:采用压缩空气液化储存或高压气态储能于储气装置中,摆脱对储气洞穴的依赖。2021年10月,我国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贵州毕节并网发电,该套系统可在夜间电网负荷低谷时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存入集气装置存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高压空气释放驱动膨胀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通过压缩、膨胀、超临界蓄热及换热,系统集成优化,整体提高系统效率,同时解决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所有技术瓶颈。先进压缩储能技术优势多,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对比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先进
14、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储能周期不受限制、不依赖化石燃料及地理条件等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相、旋转备用、黑启动等,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劲竞争力。2021年12月,中储国能表示从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来看,兆瓦级的系统效率可达52.1%,10兆瓦的系统效率可达60.2%,百兆瓦级别以上的系统设计效率可以达到70%,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能够逼近75%。系统规模增加后,单位投资成本也持续下降,系统规模每提高一个数量级,单位成本下降可达30%左右。储能大规模应用大势所趋,技术
15、成熟前提下,对经济性敏感度或将使压缩空气储能成为继电化学储能后第二波新型储能商业化与规模化应用浪潮的主角。中储国能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公司,专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化进程已进入新阶段。2020年中储国能获得中科创星、株洲高科领投的1.6亿元天使轮投资,2021年资本继续加码,由招银国际领投,中科创星追投,联想之星、普华资本、华控基金、南京麒麟等机构跟投,融资金额达1.8亿元。2022年初,高盛集团旗下的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向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A-CAES)开发商Hydrostor公司投资2.5亿美元。Hydro
16、stor正在将其专有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商业化,打造具有成本效益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有一个正在商业运营的项目,储能规模2.2MW/10MWh+,于2019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式上线运行,并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拥有1.1GW/8.7GWh的待建项目。三、 成熟商业模式支撑稳健发展政策只能作为行业初步发展的推动力,储能参与主体应当借助政策与市场机制改革之风,探索建立成熟商业模式, 实现真正的主体独立性并在储能服务市场中取得议价权才能保障行业稳健发展。当前,我国储能企业已在发电侧、输配侧、用户侧开拓多种盈利模式,主要有削峰填谷收益、调峰调频等电网辅助服务、配套储能租赁、共享储能、能源
17、合同管理等模式。对比英国电力市场,国内储能收益来源较单一。英国电力市场自由化程度高,这为储能获得更多收益提供了可能性。从收益渠道来看,英国电力市场的储能收益来源广泛,包括从价值相对较高的调频服务市场及备用市场,到价值相对不高的能量市场,储能可获得的收益来源超过 10 种。目前国内多数大型储能电站主要参与调频服务或调峰服务,用户侧储能主要开展峰谷套利服务,收益来源较为单一。储能在建立稳定商业模式同时,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可参与多个细分市场实现效益叠加。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电化学储能为主流储能技术按能量的转化机制不同,可分为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钠
18、硫电池、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超导储能)和光热储能(熔盐储能)四类。抽水蓄能技术成熟,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不甘落后。多个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技术最为成熟,在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中占比最大,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0年底占比为89.30%。回顾近年各储能技术装机量占比,抽水蓄能占比其实有所下降,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15年,抽水蓄能占比高达99.5%,至2020年降幅高达约10pct,反映出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加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投运项目累计占比约为9.2%,其中锂离子电池约为88.8%;熔盐储能规模进一步扩大,占比达1.5
19、%;液流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规模占比较2019年有所下滑,主要受市场热拥电化学储能赛道挤占该部分储能项目投资资源所致。二、 “双碳”目标衍生政策东风,储能迎来高光时刻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储能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技术,明确了储能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接近2021年装机规模的10倍,极大提振行业信心,为储能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2021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推动电价市场化改革,通过峰谷电价、尖峰电价等价格信号,激励市场
20、成员自发配置储能或调峰资源。经济利益可驱动市场成员自发实现分散与集中相互协同的储能设施配置方案,为储能设施商业价值的实现提供空间。峰谷价差拉大,将催生出更多应用新模式。2021年8月24日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和2021年9月24日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2的出台,将促进形成储能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管理体系,为储能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版“两个细则”3,新增新型储能为市场主体;新增转动惯量、爬坡、调相等辅助服务品种;分摊机制由并网电厂内分摊变为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共同分摊,进一步优化现有电力辅助服务补偿与分摊机制,为储能开拓了市场获
21、益空间。三、 储能成新能源标配于争议中坚定前行中国储能市场发展起始于2010年,历经十余年发展,技术已得到验证,示范应用项目成功推行,商业模式在探索中有所改进。2020年,“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得到前所未有重视,高比例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下,多省地方政府及电网公司提出集中式“新能源+储能”配套发展政策,储能技术对新能源大规模普及的价值充分体现并成共识,“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储能市场与“风光”发电新能源市场繁荣共进。2020年以来储能行业的高景气源于新能源强配储能措施的推行,更多是要归功于政策面的利好,而未来储能行业能否欣欣向荣,则有赖于成熟有效商业模式的搭
22、建。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先后约17个省市区出台了“新能源+储能”相关政策。自2021年初至2021年11月,有20个省市区提出了“风光储一体化”,各省区的储能配置比例基本都在520之间,一般要求储能时长为2小时。新能源势在必行,储能配备大势所趋背景下,各大央企、国企,以及部分民企纷纷布局,强配储政策引导效果显著,根据CNESA数据,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增速跳跃至91%,而2019年装机增速只有59%。四、 统筹供需,引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提高供给质效,加快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融入国内大循环,深度参与
23、国际经济循环,打造引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城市。(一)改善供给质量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积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监测平台。围绕“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疾控应急等领域,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聚焦智能装备升级、质量品牌提升、绿色安全改造、服务型制造等领域,滚动实施百项千亿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稳定制造业基本盘,争取投资年增幅不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减。加大产业链配套项目招引力度,创新项目招引方式,推动央企功能性总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新型 项目 建议书 模板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