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总结.doc
《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总结.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总结1.试分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稻土);河网密集,湖泊众多;耕地破碎,多为水田,人均耕地少;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水热组合条件较差;地形开阔平坦,黑土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石油资源丰富。影响:长江三角洲在良好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到三熟;河湖水面广,水产业发达;水运发达,商业贸易发达;依
2、靠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松嫩平原西部草原分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利用石油和周边地区的煤铁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2总结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1)自然背景:气候干旱,有大面积的戈壁和荒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风少活动强烈,存在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2)自然原因:气候异常(主要是雨量的变化)。(3)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有哪
3、些?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4.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哪些?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土壤,调节地方小气候,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5.森林破坏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全球气候失调(气候变暖、趋于干旱等),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环境质量下降(污染加剧等),自然灾害频发(水旱灾害、风沙灾害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6.对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开发:雨林地区多为发展
4、中国家,从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当地人生活水平的需要来看,开发雨林是最方便的途径。保护:(1)雨林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对当地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雨林生态具有很大的脆弱性:雨林地区的土壤非常贫瘠,养分几乎全部储存于植物体内,一旦被植被被破坏,养分受强烈淋洗会很快流失,植被将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3)雨林被破坏后,将导致当地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7.导致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发达国家对雨林资源的无度需求。直接原因: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8.热带
5、雨林的保护措施有哪些?鼓励保护性的开发;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9.湿地的生态功能有哪些?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0保护湿地的措施有哪些?禁止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湿地的保护意识;退耕还湖、还沼泽;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水污染的防治,提高水质等。11.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
6、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1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有哪些?(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3.分析山西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原因:(1)地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再加上太行山对东南季风的阻挡,降水较少;(2)人口增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需水量大;(3)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水污染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引黄入晋;(2)节流:提高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14.简述山西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煤
7、-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15.山西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采取了哪些措施?影响:(1)生态破坏: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水量、运动状况受到影响;(2)环境污染:煤矸石、煤泥处理不当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占用耕地;煤的洗选、煤矸石自燃、燃煤发电、炼焦等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措施:(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2)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重化工业,使唤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
8、技术工业和旅游业等;(3)“三废”的治理:煤矸石、煤泥充分利用,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对工业废水进行沉淀净化;(4)生态恢复:充填矿坑和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等。16.总结流域开发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及产生的影响。(1)毁林开荒、过度开垦、滥采乱挖矿产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2)高强度或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地退化,农业衰落;(3)沿岸农业、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河流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4)无节制引水灌溉导致径流减少,河流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不合理灌溉还导致干旱地土壤次生盐渍化。17.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有哪些。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
9、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18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一年一熟,种植喜凉作物,4-10月为农作物生长季节,农事活动为春种、夏管、秋收,农作物易受低温冷害影响,但农作物品质较好,且有绿色食品的优势。(2)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3)土壤:黑土、黑钙土分布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发展。(4)工业基础: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10、发展。(5)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6)开发历史:较短,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7)人口:人口密度低,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19.分析东北地区建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其特点。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水热条件较好,雨热同期,有大面积开阔平坦的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地广人稀,有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余粮多;(3)宜农荒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4)交通运输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20总结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21.分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
11、速提高的原因。(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急需寻找新的出路;(2)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良好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土地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4)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更大的优势。22.分析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问题:(1)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优势不足,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国内腹地较小,产业升
12、级面临困境;(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而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间缺少分工与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普遍。(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合作;(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23.
13、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而西部丰富的能源受经济水平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3)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今后油气资源开发的的战略重点。24.分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2)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质量;(4)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
14、业机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5)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25.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加快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城市化,改变区域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转移,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加剧了转移对象国环境污
15、染,而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使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失业人口增加,而有利于缓解转移对象国的就业压力扩展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三总结归纳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沙漠化的防治1、造成西北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1)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2)盆地地形,水汽不易进入(3)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4)植被稀少(5)地表水缺乏,河流少人为原因:(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4)水资源利用不当(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2、沙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问题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