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知识点复习及强化训练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第一周期_种元素包括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_种元素包括元素第三周期_种元素包括元素周期第四周期_种元素(横向)长周期第五周期_种元素第六周期_种元素第七周期_种元素2、族主族(A)共七个主族族副族(B)共七个副族(纵向)第VIII族:第_纵行。_族:稀有气体元素A包括元素A包括元素A包括元素零族包括元素二、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a.元素的单质和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越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越。b.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
2、性越强则碱性越。c.金属单质和另外金属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d.一般而言,原电池负极材料的金属性比正极材料。e.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金属性越。2、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a.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b.元素单质和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则越与氢气化合,且气态氢化物越。c.非金属单质和另外非金属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d.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e.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非金属性。3、元素周期律的内容:1、最外层电子数:2、原子半径:3、最高正价:最低负
3、价: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一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同一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阴离子、阳离子半径也在变小,1但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同一主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价态离子,从上到下,半径也相同电子层数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二、比较下列微粒的半径大小-2-3-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离子NaMgAlClSP-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LiNaKRbFClBrI2-+2+3+3、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FNaMgAl-2+2+3+4、同一元素的原子与离子ClCl;MgMg;FeF
4、eFe思考:1、同一周期阴、阳离子的电子层数一样吗?+-2、X和Y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它们的离子结构是和X还是Y原子所在周期的稀有气体相同?X和Y的相对位置如何?1.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8=负价横行: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表中位置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纵行: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元素性质综合练习1、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
5、化学式表示为()A.XYB.XY2C.XY3D.X2Y32.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例如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已知该n+化合物中的R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第三周期A族B第四周期A族C第五周期A族D第四周期A族3、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2三、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1、常见的含离子键的物
6、质类别有:2.常见的含共价键键的物质别有:四、电子式1、原子的电子式:MgNSFC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H4ClK2SCaOLiH3、共价化合物电子式:H2O2NH3CH3CH2OHCO24、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CH4:HClO:Na2O2:五、分子间作用力1、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性质,一般而言分之间作用力越大则熔沸点越2、氢键:一种特殊的分之间作用力,常见有氢键的物质是、。故他们的熔沸点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金属离子都一定满足最外电子层2或8电子结构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
7、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2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C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含多个原子的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3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的变化是()。ACl2溶于水B碘升华C氯化钠受热熔化D酒精溶解于水28核内中子数为N的R,质量数为A,则n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物质的量为()nNA.A16(AN10)molB.A(AN6
8、)molC.(AN2)molD.nA16(AN8)mol9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a、e、d、cB.e、d、a、b、cC.a、b、d、c、eD.c、d、e、a、b3二、填空题10.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最外层为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和D可形成两种固态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B和C可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A、B、C三
9、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晶体,该晶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C和D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电子式。(2)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4:2:3的晶体名称为。(3)请写出与A2C和BA3分子中电子数相同,且仍由A、B、C元素中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的微粒的符号(举两例)、。(4)写出由B、C元素组成且元素原子质量比为B:C=7:12的化合物的化学式。1163181721611.已知有H2O、D2S、H2O、SO2、H2S、SO2,其中有种元素,种核素,种分子。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
10、元素符号:,。(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在12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均填元素符号)(4)元素与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a常温下的单质和的单质状态不同b的氢化物比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和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填序号),跟它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填序号),它们可以形成(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6)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可以与形成一种AB4型的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程:。4
11、扩展阅读: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高一二班,化学课代表,赵建强编写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A1.原子数ZX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2容纳的电子数是2n;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12、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KLMNOP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1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2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38种元
13、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4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6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AA共7个主族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高一二班,化学课代表,赵建强编写第三周期元素(1)电子排布(2)原子半径(3)主要化合
14、价(4)金属性、非金属性(5)单质与水或酸换难易(6)氢化物的化学式(7)与H2化合的难易(8)氢化物的稳定性(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10)化学式(11)酸碱性(12)变化规律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12344536271HClCl2O7HClO4很强的酸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冷水热水与剧烈酸快Na2ONaOHMg(OH)2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弱酸中强酸强酸MgOAl2O3SiO2与酸反应慢SiH4PH3H2S由难到易稳定性增强P2O5SO3H2SO4Al(OH)3H2SiO3H
15、3PO4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第A族碱金属元素:LiNaKRbCs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A族卤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同周期比较:金属性:NaMgAl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碱性:NaOHMg(O
16、H)2Al(OH)3()同主族比较: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金属性:LiNaKRbCs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非金属性: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非金属性:FClBrI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ClBrI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比较粒子(包括
17、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三看”):(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高一二班,化学课代表,赵建强编写径大。(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7周期,3是短周期,3是长周期。其中第7周期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A-A是主族元素,主族和0族由短周期元素、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B-B是副族元素,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3、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18、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4、元素的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的反映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推测元素的结构,预测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中位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19、化学键是直接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概念成键方式成键粒子成键元素离子键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阴、阳离子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非金属元素之间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
20、成,AB型,如,HCl。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2.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3、分子间作用力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4、水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是由于水分子中存在一种被称为氢键的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间的氢键,是
21、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所形成的分子间作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高一二班,化学课代表,赵建强编写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水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因此水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其他一些能形成氢键的分子有HFH2ONH3。项目概念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阴阳之间的强烈相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强烈互作用相互作用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低金属单质形成化合物判断化学键方法形成晶体判断晶体方法熔沸点离子晶体高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很高有的很高有的很低金属键融化时破坏作用离子键力硬度导电性物理变化分子间作共价键用力化学变化共价键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系物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概念研究对象组成相似,
22、结构上相质子数相同中子分子式相同结构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差一个或多个“CH2”属不同的原子互不同的化合物单质原子团的有机物成称同位素有机化合物之间原子之间化合物之间分子式相同原子排列不同单质之间同种元素组成或结构不同相似点结构相似通式相同质子数相同不同点相差n个CH2原子团中子数不同(n1)氕、氘、氚代表物烷烃之间乙醇与二甲醚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正丁烷与异丁烷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c(B)n(B)tVt单位:mol/(Ls)或
23、mol/(Lmin)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高一二班,化学课代表,赵建强编写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
24、的限度化学平衡(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必修 第一章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