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归纳.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归纳.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归纳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囊萤夜读:选自晋书 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 用袋子装 。(2)恭:谨慎的意思。(3)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 用白绢做 。(4)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世传:世世代代相传。(2)成:完成。(3)去:离开。(4)逢:碰上。(5)媪:妇女的统称。(6)方:正在。(7)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8)欲:想要。(9)感:被 感动。(10)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11)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译文:磨针溪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五、主题概括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因家贫买不起灯油,晚上捉萤火虫来照明坚持读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22 文言文 知识点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