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 .pdf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解析 .pdf(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CQC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解析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解析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016 年 5 月 CQC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解析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解析 编 审 委 员 会 编 审 委 员 会 主 编 王克娇 宋向东 程秀芹 副 主 编 于 洁 陈之莹 张丽欣 编写人员 李 晔 陈卫斌 陈远新 赵光洁 蔡丽红 唐春潮 审定人员 张丽欣 王振阳 张建宇 曾鉴三 王 峰 马旭辉 董方达 CQC序 言 序 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实现 2020年、2030 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加快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主动控制碳排放,这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前,中国明确提出计划于 2017 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届时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
3、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目标,推动完成国务院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国发2011 41 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 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工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制定和印发了 24 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以下简称指南 ) ,并明确开展全国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通过此项工作全面掌握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加快建立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为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开展碳
4、排放权交易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保证全国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各省市报送单位的报送水平和报告质量, 提升地方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综合能力,培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专业从业人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的CQC统一指导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针对其中 11 个行业指南编写了系列解析丛书,丛书包括背景介绍、指南解析、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获取、案例分析等主要章节,针对指南中的重点内容由浅入深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编写组结合多年对各种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核查的工作经验, 通过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指南的要求,逐步核算企业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量,建立温室气体排
5、放核算和报告的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制度。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专家审定,该套教材已正式印发。教材可作为各级企(事)业单位用于温室气体报送工作的指导手册,同时也可以作为第三方核查机构、咨询公司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各级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能力建设的教材,大中专院校的专业辅助教材。 温室气体报送是一项漫长而繁琐的工作, 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学习本书以熟悉各个行业指南 ,为建立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制度和报送平台,促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鉴于时间紧迫以及编者对指南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热诚欢迎各界读者及行业专家给予指导勘正。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QC1 目目
6、 录录 第一章 行业概述1 第一节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1 第二节 钢铁工艺流程5 第二章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解析 11 第一节 术语和定义解析 11 第二节 核算边界解析 16 第三节 核算方法解析 20 第四节 数据质量保证解析 36 第三章 钢铁生产企业活动水平数据及排放因子的获取 38 第一节 典型活动水平数据的获取 38 第二节 排放因子数据的获取 44 第三节 通用计量设备的管理 45 第四章 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案例 51 第一节 案例描述 51 第二节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55 第三节 温室气体核算过程与说明 63 附件: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
7、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1 第一章第一章 行业概述行业概述 第一节第一节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钢铁工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 铁合金冶炼业、 钢丝等制品业等细分行业, 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 一、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分布情况一、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分布情况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2013 年世界钢铁指数 ,我国的粗钢产量全球占比在十年间已由 2002 年的 20.1%到 2012 年的 46.3%。我国的粗钢产量跃居全球第一的同时, 我国的钢铁表观消费量也由
8、2002年的23.3%增加到2012年的45.7%(见图 1.1)1。 图图 1.1 2002 年和年和 2012 年全球钢铁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年全球钢铁产量及表观消费量 二、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二、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情况)生产情况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钢铁产业伴随着经济的腾飞获得了12013 年世界钢铁指数(Word steel in figures 2013) CQC2 飞速的发展。房地产、机械制造以及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使得钢铁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了钢铁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从 1996 年开始实现产量亿吨级的突破,达到 10124 万吨,成为世界第一
9、大钢铁生产国。不断扩大的钢铁产能既满足了国内需求, 也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供给, 中国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中国粗钢产量自 1996 年首次突破 1 亿吨之后, 已经连续 16 年稳居世界第一。表 1-1 是对我国 2002 年-2012 年我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的描述。 表表 1-1 2002-2012 年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年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 年份年份 粗钢产量(万吨)粗钢产量(万吨) 钢材产量(万吨)钢材产量(万吨) 生铁产量(万吨)生铁产量(万吨) 2002 18224.89 19250.06 17079.2 2003 22233.6 24108.01 21366.68 2004
10、 27279.79 29723.12 25185.05 2005 35578.97 38150.98 34473.2 2006 42102.36 47084.01 41364.09 2007 48971.23 56607.42 47660.4 2008 51233.86 61379.48 48332.56 2009 57707.71 69340.47 56863.42 2010 63874.28 80201.42 59560.1 2011 68865.31 88131.51 63231.47 2012 71652.43 95186.32 65790.32 (2)消费情况)消费情况 国内消费方面
11、, 近五年钢铁行业整体出现微利甚至亏损局面, 钢铁产能过剩现象一直难以解决,加上随之而来的下游造船、房地产业的不景气,钢材需求呈下降趋势。从我国钢材产量和当年表观消费量的数据对比来看,2006 年至 2012年,钢材产量均超过当年表观消费量,其中 2009 年钢材产量超过当年表观消费量 696.45 万吨,为产能过剩最小量;但是随着钢铁产业整体低迷的趋势不断加深,2012 年达到产能过剩最高水平,钢材产量超过其表观消费量 4198 万吨3,我国钢材供给不平衡状况更加严峻, 表 1-2 是对 2002 年-2012 年中国钢材表观消2来源:各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3企业全球化战略视角下
12、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5.28 CQC3 费量、钢材产量与钢材进出口量的描述。 表表 1-2 2002-2012 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4 年份年份 钢材表观消费量钢材表观消费量 (万吨万吨) 钢材产量钢材产量 (万吨)(万吨) 钢材进口量钢材进口量 (万吨)(万吨) 钢材出口量钢材出口量 (万吨)(万吨) 2002 21153.87 19250.06 2448.81 545 2003 27129.29 24108.01 3716.85 695.57 2004 31230.29 29723.12 2930.27 1423.1 20
13、05 38680.34 38150.98 2581.62 2052.26 2006 44634.31 47084.01 1851 4300.7 2007 52030.45 56607.42 1687.06 6264.03 2008 56999.21 61379.48 1538 5918.27 2009 68644.02 69340.47 1763.2 2459.65 2010 77588.83 80201.42 1643.01 4255.6 2011 84801.42 88131.51 1558.01 4888.1 2012 90988.26 95186.32 1362.14 5560.2 (
14、3)进出口情况)进出口情况 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是钢材进口大国, 而近年来钢材进口大于出口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钢材进出口出现反向趋势,由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从稍后几年的钢材进出口量数据对比不难看出,虽然我国钢材产品连续多年保持净出口状态,但净出口量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尤其在 2009 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我国钢材净出口量不升反降,出现了下滑状态,净出口量仅为 696.45 万吨,同比降幅高达 84.1%。这表明,我国钢材出口能力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深,自身难以掌控钢材的出口数量。另外,我国出口钢材多为低端产品,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还较低, 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高端产品竞争,
15、所以在国际市场出现不景气时,我国钢材出口就会受到牵连。 三、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三、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从 1996 年的 12.87 亿4来源:各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4 吨标煤增加到 2010 年 52.48 亿吨标煤(如图 1.2) ,而且煤炭是我国钢铁工业燃料的主要来源,占 2010 年能源消耗总量的 78.8%,同时,煤炭也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钢铁工业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并且,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富余能源,比如余热和带有能量的过程气体(如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 。2010
16、 年,我国煤气回收量达到 6.95 亿吨标煤,接近总能源消耗的 13%。 图图 1.2 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情况5 2005 年到 2010 年钢铁工业主要工艺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见表 1-3。炼铁过程是钢铁工艺过程汇中能源消耗度最高的, 大约占整个钢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的 60%。 随着新工艺和设备的发展, 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有较大提升,但在先进和落后钢铁企业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5来源:Wenying Chen, Xiang Yin, Ding Ma,A bottom-up analysis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
17、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Applied EnergyJ,2004 CQC5 表表 1-3 中国主要钢铁企业工艺过程能源消耗(中国主要钢铁企业工艺过程能源消耗(kgce/t 粗钢)粗钢)6 钢铁企业的平均水平钢铁企业的平均水平 年份年份 烧结烧结 球团球团 制焦制焦 炼铁炼铁 转炉炼钢转炉炼钢 电炉炼钢电炉炼钢 轧钢轧钢 2005 64.8 40 142.2 456.8 36.3 96.9 76.2 2006 55.6 33.1 123.1 433.1 9.1 81.3 65 2007 55.2 30.1 121.7 426.8 6
18、81.3 63.1 2008 55.5 30.5 120 427.7 5.7 80.8 59.6 2009 55 30 112.3 410.7 3.2 72.5 57.7 2010 52.7 29.4 105.9 407.8 -0.2 74 61.7 2011 54.3 29.7 106.7 404.1 -3.2 69 60.9 2012 50.5 29.7 105.9 401.5 -5.3 67.8 59.6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总能耗量大,耗水量占工业总耗水量比例较大,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冶金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任务更艰巨,法律法规要求更加严格。在哥本哈根会议上, 我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
19、 到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节能降耗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冶金工业生产绿色制造和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 第二节第二节 钢铁工艺流程钢铁工艺流程 钢铁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混矿、烧结、球团、炼钢、炼铁、轧钢等,图1.3 是钢铁行业主要工艺流程简图。本节将对钢铁生产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可能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6Worldsteel. Stee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Brussels: Worldsteel Committee on Economic Studies, World Steel Assoc
20、iation; 2011. CQC6 图图 1.3 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简图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一、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一、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铬矿石、石灰石、耐火黏土、白云石、菱铁矿等矿物的原矿及其成品矿,人造块矿,铁合金,洗煤、焦炭、煤气及煤化工产品,耐火材料制品,炭素制品等。 从原料开始,经过选矿,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过程,生产出各类满足要求的钢铁产品的过程称为钢铁生产流程。 每一个生产工艺过程称为生产工序,如炼焦工序、炼铁工序、炼钢工序等。 (1)炼焦)炼焦 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 1000左右(高温干馏) ,通过热分解和结
21、焦产生焦炭、 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 现代焦炭生产过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焦炭的生产过程为: 将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煤塔, 通过摇动给料器将煤装入煤箱内, 由设在煤塔上的捣固机将煤制成煤饼, 再由捣固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机侧送入炭化室内, 煤饼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CQC7 炭和焦炉煤气。 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内进行熄焦。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焦炉煤气及多种化学产品,焦炉煤气是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的主要燃料。 炼焦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由炼焦过程燃料燃烧产生, 部分二
22、氧化碳排放来自于焦炉煤气及气态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的逸出。 (2)混矿、烧结与球团)混矿、烧结与球团 混矿:混矿:钢铁厂的矿石原料在进行冶炼之前, 在一定的场地或者设施上用专门的设备对矿石原料进行预先混合,使矿石的粒度和成分均匀的过程称为混矿。 混矿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外购电力的消耗以及设备消耗的燃料燃烧等引起的。 烧结:烧结: 将贫铁矿经过选矿得到的铁精矿, 富铁矿在破碎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粉矿, 生产中回收的含铁粉料 (如: 高炉和转炉炉尘, 轧钢铁皮等) 加入熔剂 (如: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白云石和菱镁石等)和燃料(如:焦粉和无烟煤)等,按比例进行配合,加水混合制成颗粒状烧结混合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钢铁 生产 企业 温室 气体 排放 核算 方法 报告 指南 试行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