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一、基本情况洞尾村是白沙镇白沙社区的一个自然村,属客家居住群落,全村68户346人(其中党员12名,预备党员5名),全村共有水田270多亩,耕地580多亩,主要经济收入渠道是竹鼠养殖、水果和蔬菜种植、运输、红瓜子以及水稻玉米等,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作为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洞尾村有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展示机会多。洞尾村位于富川南大门旁边,距贺州市中心和富川县城中心均约25公里,且距富川至贺州市主干线及国道207线仅0.5公里,显山露水,敞亮开放,有较好的展示机缘,是对
2、外宣传推介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形象和乡村客家文化特色旅游的重要前沿地。二是土地有效整合,有产业支撑。目前该村已把开荒土地和零星小水塘全部进行了整合,竹鼠水果和蔬菜种植、运输、红瓜子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三是生态环境优良,村容格局好。洞尾自然景观秀美,樟树林、松林、枣林和石林等保护完好;洞尾客家民俗文化极其明显,特别是始建于清末道光年间的洞尾客家围屋,距今已有120多年,是极为罕见的特色客家文化建筑;洞尾村道规整,民房规格相统,庭前屋后园地舒展,极易打造成“庭院式”新农村。五是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高。洞尾新农村建设涉及到16个私人鱼塘,36户70间危房、闲房,5份私人宅基地,村民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
3、况下能以全村发展大局为重,勇于做出牺牲;全村闲杂危房的拆除以及大部分场地的平整均由农户自愿投工投劳,没有发生一起阻碍行为和不安定因素,体现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高涨热情。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2022年9月开始,我们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将洞尾村作为镇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重点突出洞尾村“小青瓦、白墙面、花格窗”的民居建筑风格,通过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整治村容环境、开展民居风貌改造、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营造新农村文化氛围等,力争将洞尾村打造成为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生态型庭院式”新农村。我们采取镇政府出大部分资金,群众无偿提供土地、投工投劳并筹小部分资
4、金的方式,目前,洞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已投入资金250多万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特色突出,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区、市、县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一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规划。我们根据根据洞尾的经济基础、自然生态等要素,制定了洞尾新农村建设规划,理清了洞尾新农村在改善生产条件、培育主导产业、优化生活环境、提升乡村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使洞尾村庄建设有了规划,产业发展有了规划,农民增收有了计划,人口发展有了计划,和谐创建有了目标,为洞尾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该村已通过土地整合,建成人均0.5亩的水产品综合养殖区,人均0.5亩的水果种植区
5、,人均0.5亩的精细蔬菜种植区,全村将近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竹鼠特色养殖或运输业。连片120亩的“异桃”种植基地和连片80亩的“大果山渣”种植基地明年将可开花挂果。三是村容村貌有了彻底的改变。目前,洞尾进村主干道、村部办公楼、村门、风景湖、农民休闲公园、生态停车场、三面光引水渠、农民大舞台、综合性球场、村屯绿化、人饮工程等项目基本完成;我们还对村内不符合规划、影响长远发展的建筑设施进行合理拆除,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目前洞尾生态环境优良,村容格局良好。随着土地治理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路灯安和民居风貌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洞尾将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四是党建工作扎实,党员作用明显。
6、目前白沙社区支部已扩展成党总支部,在洞尾村设立党支部,并参照行业特点、技术专长、党员个人的兴趣爱好,村党支部下设水产品养殖、水果种植、竹鼠养殖、精细蔬菜种植及运输业5个产业开发党小组,探索出了一条“把党支部建在自然村(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在创业上”的农村党建之路。“党总支部-自然村党支部-产业党小组-党员致富能手”四级服务管理网络不断完善三、十个一建设进展情况洞尾村原来是镇级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22年7月5日,被市委列为全市12个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之一统筹推进,并由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李国强挂点联系。(一)“一室”:建成一个农民科技文化活动室。进展情况:
7、洞尾村已建立了一个党校,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经常性的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竹鼠养殖、水果种植、水产品养殖、精细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图书室,配备了一些群众感兴趣的书籍,方便党员、群众查阅资料,学习技术。(二)“一会”:建立一个农民科技文化协会。进展情况:洞尾村已经成立了农民科技文化协会,并在科技文化协会的指导下还成立了一个竹鼠养殖合作社。协会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由村协会组织并带动全村农民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科学致富技能,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纲要,学习市场经济有关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等,构建学习型新农村。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致富技能有
8、所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三)“一队”:组建一支村文体活动队。进展情况:洞尾村的亲少年都爱好打篮球,很早以前就组建了本村的篮球队,镇里面每年高篮球比赛洞尾村都能组队参加。我们还打算在洞尾村成立一个舞狮队。(四)“一网”:建立一个信息宽带网络。进展情况:洞尾村已由电信部门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还配备了投影仪,竹鼠养殖协会会员用自家的电脑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竹鼠养殖、销售的网站。(五)“一景”:建设一个新农村生态旅游景点。进展情况:洞尾村自然景观秀美,我们正在将洞尾农民休闲公园打造成全镇的农民公园,目前公园的绿化、草坪、花圃、球场、青石板小路、石桌石凳、生态停车场都已基本建设完成,农民大舞台已
9、建成投入使用,风景湖建设也接近尾声,很快都会投入使用。洞尾村很快就会成为集休闲、娱乐以及乡村旅游于一体且能体现当地乡土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六)“一长廊”:建设一个科技时事政策文化宣传长廊。进展情况:洞尾村部楼已设了一个宣传栏和一个村务公开栏,村规民约、村务公开、诚信计生、党建亮点、政策法规以及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材料都已上墙,文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七)“一场地”:建成一个篮球场地。进展情况:洞尾村已建好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农民大舞台即将投入使用,确保有文体活动场所并经常性地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八)“一基地”: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洞尾村已创建了竹鼠养殖、异桃种植、水
10、产品养殖、精细蔬菜种植等四个科技种养示范基地,确保农民群众致富有榜样、有示范、有思路、有措施。(九)“一品”:创立一个农业品牌,逐步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展情况:竹鼠养殖是洞尾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发展200只以上竹鼠养殖户20多户,接近全村的三分之一。引进的异桃和大果山楂两个市场行情非常好的新品种,已分别整合土地120亩和80亩,明年将可开花挂果。(十)“一标兵”:树立一个模范标兵(致富能手或道德模范)。进展情况:洞尾村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争当敬业先锋、和谐先锋、兴业先锋、诚信先锋、服务先锋、奉献先锋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11、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我们准备拿出专项资金,在年底对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的先进典型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四、生态文明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情况我镇按照“基础强村、产业富村、环境美村、支部带村和生态和谐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新农村连片示范与党建连片创建结合起来,将白沙社区的洞尾、梅子关、水冲和檠田村委的木塘、新寨、下村等6个自然村集中连片创建,重点在“五个同步”上率先突破,实现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双赢。1、区域同步规划。我镇坚持规划先行,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了白沙镇生态文明村落总体规划和洞尾、梅子关、水冲、木塘、新寨、下村等6个自然村建设规划,使
12、连片创建有思路有目标。2、党建同步创新。我镇参照行业特点、技术专长、党员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区域内各自然村成立党支部,村党支部下设产业开发党小组,通过“村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产业党小组党员致富能手”四级服务管理网络,目前区域内的6个自然村均已设立党支部,并成立了产业党小组12个,新建了洞尾、水冲两个自然村党支部办公楼。同时,在各党支部积极开展“创五星支部、培五会支书、育五强党员”活动,努力打造干事创业抓落实的党员队伍。3、产业同步提升。我镇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根据各村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发展不同的产业:在白沙洞尾、檠田新寨等村规模发展红瓜子种植,在白沙洞尾、梅子关等村规模发
13、展竹鼠养殖,白沙水冲形成了以运输和水产品养殖为主导的支柱产业。4、风貌同步改造。我镇以县委、政府规划建设“富川岭南瑶族文化展示长廊”为契机,按照“小青瓦、白墙面、花格窗”的建筑风格,通过整和资源,整村推进富八公路旁的村庄民居风貌改造工作。同时依托白沙土地治理项目和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规划实施,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使各村“路相通、渠相连、树成荫”,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庭院式”新农村,努力打造岭南瑶族文化展示长廊。目前,洞尾民居风貌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计划用1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其余村风貌改造工作。5、环境同步治理。按照“生态奠定基础、居住提升文明”的思路和“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新农村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文明 新农村 建设 情况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