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生物化学期末重点总结两性离子:一个氨基酸分子内部的酸碱反应使氨基酸能同时带有正负两种电荷,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离子被称为两性离子必须氨基酸:人或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必须从外界获取等电点:如果在某一PH值下,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目相等,即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构型:不对称碳原子上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集团的空间排布(D-构型,L-构型)氨基酸的主要性质:(旋光特性、紫外吸收,两性解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靠肽链维系,也称蛋白质的共价结构构象:相同构型的化合物中,与碳
2、原子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集团在单键旋转形成的相对空间排列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链主链本省在空间上有规律的折叠和盘绕,不涉及侧链R集团在空间上的关系,是氨基酸残基非侧链集团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是蛋白质的构象单元结构域: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是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可辨认的三维球状实体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通过侧链集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弯曲折叠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某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亚基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上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螺旋,折叠,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
3、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疏水作用力:指急性集团间的静电力和氢键使极性基团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因而排斥非极性基团,使疏水集团相互聚集形成的作用力盐析:蛋白质在一定量的中型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并析出沉淀的现象盐溶:球状蛋白质在稀浓度的中性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随之改变或丧失,但未导致蛋白质的以及结构的改变特征:1、结构的变化,疏水侧链暴露2、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特征。3、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升高,扩散系数减小,旋光和紫外吸收
4、变化4、生物化学性质的改变:易于被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经适当处理(如透析)将变性因素除去后,可缓慢地重新自发折叠形成原来的构象,恢复或部分恢复期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生物活性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当坡缓了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甚至蛋白质构象时,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析出酶的专一性:可分为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立体异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学说:锁钥学说、诱导契合学说米式常数(Km值):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l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单体酶:仅由单一贪恋组成的具有完全催化活性的酶寡聚酶:由多个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
5、酶多酶体系: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姓曾的多酶复合物激活剂: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抑制剂: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同工酶和变构酶是两种重要的酶。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变构酶是利用构象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活性的酶,是一个关键酶,催化限速步骤。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不同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具有不同分子形成但却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含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酶的比活力: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常见酶的辅
6、酶:转氨酶,脱羧酶,羧化酶,脱氨酶的辅酶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试剂,破坏水化膜,改变溶液的pH,中和电荷,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空间区域,也称酶的活性部位,有两个功能部位,即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抑制作用的类型:不可逆性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予以除去特点:1、抑制剂与酶通过共价键结合2、抑制结果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及底物的浓度3、不能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有机磷化合物的中毒机制:强烈抑
7、制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乙酰胆碱酯酶巯基酶的抑制:低浓度的有机泵,有机砷化合物DIFP:看是否有Ser对氯聚汞苯甲酸:是否有Cys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剂通常以非共价键与酶或酶底物复合物可逆性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抑制剂可用透析,超滤等方法除去,使酶恢复活性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的复合物的形成特点:1、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2、两者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排斥性抑制3、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4、增加底物浓度可降低或解除抑制作用5、动力学变化:Vmax不变,Km值变大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
8、须集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Vmax变小,Km值不变)特点:1、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相似,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2、抑制剂与酶在活性中心的必需集团结合,是种旁若无人式抑制3、抑制结果取决于抑制剂浓度4、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作用5、动力学变化:Vmax变小,Km不变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仅与酶额底物形成的中间产物结合,使Es量下降特点:1、抑制剂只与Es结合2、一直程度取决于I与S3、动力学特点:Vmax变小,Km变小各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作用特征与I结合的组分表观KmVmax竞争性抑制E增大不变非竞争性抑制E、ES不变降低反竞争性抑制ES减小降低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
9、鉴别1、物理方法用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区别2.动力学方法在测定酶活力的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抑制剂,然后测定不同酶浓度的反应初速率。在测定酶活力的系统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抑制剂,然后测定不同酶浓度的反应初速率。-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肽链围绕一个轴以螺旋的方式伸展。2)螺旋的形成是自发的,是由位于n位氨基酸残基上的C=O与n+4位残基上的N-H形成的氢键维系螺旋的稳定3)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轴旋转100,螺距0.54nm,即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0.15nm。4)绝大多数天然蛋白质都是右手螺旋。5)螺旋体中所有氨基酸残基侧链R都伸向外侧;肽链上所有的肽键都参
10、与氢键的形成,氢键几乎平行于中心轴。-折叠(-pleatedsheet)-折叠是由两条或多条伸展的多肽链靠链间氢键联结而成的锯齿状片状结构。肽链的主链呈锯齿状折叠构象-折叠分平行式和反平行式,后者更为稳定。(N端在不在同一端)纤维状蛋白质中-折叠是反平行式维持-折叠结构稳定性的力氢键由一条链上的羰基和另一条链上的氨基之间形成,即氢键是在链与链之间形成的。核酸的变性: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核酸变性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表现出增色效应。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DNA变性的本质是双链间氢键的断裂特征:1、Tm:
11、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值会急剧增加,当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变化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具有减色效应。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端3端,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
12、端5端。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公共轴盘。碱基垂直螺旋轴居双螺旋内,与对碱基形成氢键配对(互补配对形式:A=T;GC)。碱基互补配对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10对碱基。螺旋直径为2nm。螺旋表面形成大沟(majorgroove)及小沟(minorgroove),彼此相间排列。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碱基堆积力维持双链纵向稳定性。DNA双螺旋的稳定性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理条件下很稳定。维持这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两条DNA链之间形成的氢键,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内部形成的疏水区,消除
13、了介质中水分子对碱基之间氢键的影响;介质中的阳离子(如Na+、K+和Mg2+)中和了磷酸基团的负电荷,降低了DNA链之间的排斥力等。改变介质条件和环境温度,将影响双螺旋的稳定性。双螺旋结构模型(doublehelixmodel)(1)反平行双链:脱氧核糖-磷酸骨架位于外侧,碱基对位于内侧(2)碱基互补配对:AT配对(两个氢键),GC配对(三个氢键);碱基对平面垂直纵轴(3)右手双螺旋:螺距为3.4nm,直径为2.0nm,10bp/圈(4)表面功能区: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5)维持结构稳定的力量: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纵向稳定DNA的双螺旋结构稳
14、定因素氢键碱基堆集力磷酸基上负电荷被胞内组蛋白或正离子中和碱基处于疏水环境中tRNA的一级结构特点含1020%稀有碱基,如DHU3末端为CCA-OH5末端大多数为G具有TC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形a氨基酸臂bDHU环c反密码环d额外环eTC环tRNA的三级结构倒L形tRNA的功能:活化、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翻译。氧化磷酸化: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TP),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呼吸链:底物分子上的氢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的递氢体、递电子体的传递,最后将电子和氢质子传递给氧原子而形成水
15、的这一系列的酶和电子的载体所组成的多酶体系称为呼吸链。化学渗透学说:电子在沿着呼吸链向下游传递的时候,释放的自由能转化为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质子梯度中蕴藏的电化学势能直接用来驱动ATP合成。PeterMitchell1961提出P/O值:点知传递过程中,每消耗1mol氧子所能消耗的无极磷酸的摩尔数,其值越高,氧化磷酸化效率就越高半不连续复制:在双链DNA的复制过程中,以35模板链所复制的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以53模板链所合成的子代链后随链是不连续的,所以程整个双链DNA分子是半不连续复制。启动子:指DNA分子上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确定转录起始位点的特定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原核生物细
16、胞内存在的一类能特异性识别和切割外源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内切酶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生物氧化的特点:在生物体内活的细胞中(pH接近中性、体温条件下),有机物的氧化在一系列酶、辅酶和中间传递体参与下进行,其途径迂回曲折,有条不紊;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生成高能化合物,如ATP,再供给机体能量所需;在此过程中既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机体,又能使释放的能量尽可得到有效的利用。氨基酸三种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转氨作用,联合脱氨三种主要RNA的生物功能:mRNA是信使RNA,它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下来,携
17、带到核糖体上,在那里以密码的方式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rRNA是核糖体RNA,与蛋白质共同构成核糖体,核糖体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还协助或参与了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及肽键的形成。tRNA是转运RNA,与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tRNA凭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链上的密码子相识别,把所带氨基酸放到肽链的一定位置。TCA循环过程的调控步骤柠檬酸合酶(1)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CoASH(step1柠檬酸形成)异柠檬酸脱氢酶+(2)异柠檬酸+NAD草酰琥珀酸(或酮戊二酸)+NADH(step2氧化脱羧)酮戊二酸脱氢+(3)酮戊二酸+NAD+CoASH琥珀酰
18、辅酶A+NADH(step3草酰乙酸再生)限速酶为:柠檬酸合成酶三羧酸循环途径的生理意义:(1)为机体提供了大量的能量。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氧化后,可产生38个分子ATP。(2)三羧酸循环是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联络的枢纽,它的中间产物可参与其他代谢途径,其它代谢的产物最终可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为CO2和H2O,并放出能量。乙酰CoA在代谢中的来路和去向:(1)葡萄糖丙酮酸乙酰CoA进入TCA循环;(2)脂肪酸经氧化产生乙酰CoA;(3)在肝脏合成酮体;酮体在肝外组织分解为乙酰CoA;(4)生酮氨基酸乙酰CoA;(5)乙酰CoA脂肪酸合成。tRNA的二级结构特点及其在
19、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tRNA的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形状,在结构上一般可将其分为四臂四环:包括氨基酸接受区、反密码区、二氢尿嘧啶区、TC区和可变区(额外环),除了氨基酸接受臂和额外环外,其余每个区均含有一个突环和一个臂。(6分)tRNA通过3端CCA接受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tRNA凭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链上的密码子相识别,把所带氨基酸放到肽链的一定位置。(3分)糖酵解生成丙酮酸过程与ATP直接相关的反应步骤:己糖激酶(1)葡萄糖+ATP6磷酸葡萄糖+ADP磷酸果糖激酶(2)6磷酸果糖+ATP1,6二磷酸果糖+ADP磷酸甘油酸激酶(3)1,3二磷酸甘油酸+ADP3二磷酸甘油酸+AT
20、P丙酮酸激酶(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烯醇式丙酮酸+ATP调控酶为: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限速酶为:磷酸果糖激酶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1)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作底物;(2)反应需要模板的指导;(3)反应需要有引物3羟基存在;(4)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3;(5)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尿素的形成:NH3+CO2+3ATP+天冬氨酸+2H2ONH2-CO-NH2+2ADP+2+AMP+PPi+延胡索酸什么叫变构酶,其结构特点如何?某些调节物与酶分子中的非催化部位,可逆地以非共价键结合后,引起酶分子构象上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结合底物的功能及活性状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
21、节。具有这种调节作用的酶称为变构酶。变构酶分子一般具有多个亚基,在结构上除具有类似酶的活性中心催化部位以外,还具有与调节物相结合的调节部位。催化部位负责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调节部位负责调节酶分子的构象,进而决定酶促反应速度。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的ATP扩展阅读: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期末考试试题生物化学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氨基酸。细胞;几乎一切生活着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第一章生物化学与细胞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及区别a原核细胞没有清楚界定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有一双层膜将核与细胞其他部分分开。b原核细胞仅有一层(细胞)膜,真核细胞内有一完善的膜系统。c真核细胞含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原核细胞
22、没有。d真核细胞通常比原核细胞大f原核生物是单细胞有机体,真核生物可能是单细胞,也可能是多细胞。第二章到第四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1、-氨基酸概念-氨基酸分子中的-碳(分子中的第二个碳)结合着一个氨基和一个酸性的羧基,-碳还结合着一个H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2、确定氨基酸的构型L-型D-型规则a-COO-画在顶端,垂直画一个氨基酸,然后与立体化学参照化合物甘油醛比较,a-氨基位于a-C左边的是L-异构体,位于右边的为D-异构体,氨基酸的一对镜像异构体分别为L-型D-型异构体。3、酸碱性氨基酸的名称及总体特点4、含有的巯基的氨基酸(含S基团的氨基酸)半胱氨酸(-氨基-巯基丙酸)侧链上含有一个(-S
23、H)巯基,又称巯基丙氨酸。-SH是一个高反应性集团。因为S原子时可极化原子,巯基能与O和N形成弱的氢键。5、氨基酸在酸碱中的两性电离,等电点所有氨基酸都处于电离状态。应化083生物化学在任意ph下,共轭碱/共轭酸(A-/HA)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ph=pk+lg(A-/HA)等电点:氨基酸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对外表现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6、氨基酸的几个特征化学反应及用途由-氨基参加的反应(1)与亚硝酸反应用途:VanSlyke法定量测定氨基酸的基本反应。(2)与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用途: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氨基酸的浓度。(3)和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
24、质中氨基酸的鉴定。(4)和丹磺酰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鉴定。(5)和苯异硫氰酸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鉴定。由-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1)与茚三酮反应用途: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2)成肽反应7、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份子水形成的酰胺键。肽: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8、肽平面的定义肽平面又称肽单位,使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是由参与肽键形成的氮原子、碳原子和它们的四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胺氢原子和两个相邻的-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9、蛋白质二级结构概念及三种二级结构的特点定义:是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期末 重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