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给学生)高中化学计算练习一、【基本方法】计算方法质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说明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实例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例1二、【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l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
2、从理论上计算。三、【典型例题】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R则此反应中守电荷守恒例2恒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例3法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例4电子守恒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例5原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例6差的方程式
3、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量论差量”。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弄清差量原因;弄清差量与什么例7量成比例。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极值法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例8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平平均式量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是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量的解题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例9均平均摩电子反应中平均转移1mol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A,A
4、介于例值质量组分之间A1和A2之间。应用于混合物的分析10法平均组成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例能的组成交叉法。11关粒子守恒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系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例式方程式叠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后,又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加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12法讨论法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例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13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
5、似值、平估算法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对化学问题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项例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结合题意判断。14种思维方法。十字交叉法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例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15Y和M的质量比为:()A、169B、239C、329D、4692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
6、,则c(K+)为: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3.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4.在空气中存放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H2O:6.72%、K2CO3:3.28%、KOH: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1molL-1盐酸46mL,过量的盐酸用浓度为1.07molL-1苛性钠中和,使溶液恰好为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A、3
7、.43gB、4.00gC、4.50gD、无法确定5.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1.4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6.将氢气通入10g灼热的氧化铜中,过一段时间后得到8.4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8.4g铜生成B。有8g氧化铜参加反应C。有1.6g水生成D。有10g氧化铜被还原7.点燃甲烷与氧气的混合气体21L,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测得气体体积为14L,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8.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
8、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3.06gB.3.36gC.3.66gD.3.969.工业上有一反应2()()3(),按体积比为52将A和B充入到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若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占总体积的60,设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用,表示。试求:(1)平衡时A和B的转化率。(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9、A锌B铁C铝D镁1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6.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断正确的是:()12.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二分之一,将3.2克这种混合气体通入一盛有足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通入过量O2,并用电火
10、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B.C.D.A3.2gB4.4gC5.6D6.4g7.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13.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B.NOC.N2OD.N2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8.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14.将4.9
11、克氯酸钾与1.62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约是:()A.1.62克B.2.98克C.4.60克D.6.52克15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A3961B6139C11D3911四、【强化练习】1.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中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A、1.4gB、2.2gC、4.4gD、在2.2g和4.4g之间2.0.1molL-1的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
12、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1价B、2价C、3价D、4价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某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A.4103molL-1B.2103molL-1C.1103molL-1D.1107molL-1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还原产物是:()A、NO2B、NOC、N2OD、N25.在2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g铁
13、粉,最后得到2L0.25mol/LFeSO4溶液以及26g固体沉淀物,求:原混合物中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9.由NaH2PO4脱水形成聚磷酸盐Na200H2P200O601,共脱去水分子的数目为(2022年上海高考题)A.198个B.199个C.200个D.201个10.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B.22:1:14C.13:8:29D.26:16:5711.第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
14、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A.MgB.CaC.SrD.Ba12.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A.3:2B.2:3C.8:3D.3:813.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g,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碳酸氢铵和硝酸铵B.碳酸铵和硝酸铵C.氯化铵和碳酸氢铵D.氯化铵和硝酸铵14.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
15、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B.8.51gC.8.26gD.7.04g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2C(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16.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16、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2S2O3+I2=Na4S4O6+2NaI,滴定时用去溶液20.0mL。试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扩展阅读:高中化学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质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在电解质溶液中,因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
17、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说明实例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7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电荷守恒守恒法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差量法质量差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弄清差量原因;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例。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
18、限值”的计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是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A,A介于A1和A2之间。应用常用的技巧:十字交叉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值法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平均式量平均摩电子质量平均组成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量反应中平均转移1mol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能的组成例
19、8例9例平均值法10于混合物的分析(定量、定性),例11例12关粒子守恒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系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式方程式叠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加法去循环项。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讨论法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似估算法值、平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对化学问题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
20、方法。十字交叉法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项结合题意判断。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例13例14例15高中化学计算练习(吴中义2022-7-12)一、【基本方法】二、【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2SO4、浓HNO3、浓HCl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三、
21、【典型例题】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R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A、169B、239C、329D、4692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3.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
22、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4.在空气中存放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H2O:6.72%、K2CO3:3.28%、KOH: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1molL盐酸46mL,过量的盐酸用浓度为1.07molL苛性钠中和,使溶液恰好为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为:()A、3.43gB、4.00gC、4.50gD、无法确定5.38.4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1.410-3molB、1.6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计算方法 总结 学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