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部分检修工艺规程汽缸检修.wps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轮机本体部分检修工艺规程汽缸检修.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本体部分检修工艺规程汽缸检修.wps(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轮机本体部分检修工艺规程汽缸检修汽轮机本体部分检修工艺规程汽缸检修1.1 结构说明本机组高压、中压汽缸由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和中压内缸组成,形成双层缸 结构。而低压缸则是两层缸结构,由低压外缸,低压内缸组成。 1.1.1 高、中压汽缸及进汽部分 a)高中压汽缸 本机采用高中压合缸方案。其中高中压部分压力级组反向布置,而高压调节级 与高压压力级也是反向布置,喷嘴室进口端直接焊在高压内缸上,并靠键槽装置定 侠于上、 下半内缸的凸缘上,高压十一个压力级隔板通过高压静叶持环靠销子装配在 内缸中。中压部分前五个压力级隔板通过中压 1#静叶持环用销子固定在中压内缸上, 而后四级隔板由中压 2#静叶持环通
2、过销子直接支撑在外缸上。 高中压外缸和内缸都是合金钢铸造件,都有自己的水平中分面。内缸由外缸水 平中分面支承,并且上、下缸外壁的定位导向销与外缸装配定位,如图2。1。1。 高中压外缸下半是采用下猫爪中分面支承,如图 2.2.1,四只猫爪与下半缸一 起整体铸造出,位于下缸水平法半上部,猫爪搁置在前、 中轴承座上,并与其连接面 保持水平中分面。 另外,在高压缸第七级及高压缸排汽口,中压缸第五级,中压缸排汽口有回热 抽汽口,分别与 1#高压加热器,2#高压加热器,3#高压加热器以及除氧器相连。 1.1.2 低压缸及其进汽部分 本机低压缸采用双层缸结构,体积庞大,两端轴承座与外下缸用不锈钢波纹管 连为
3、一体,四周均落地。外缸在垂直方向为两段并在水平分开形成上缸和下缸。在内 缸中,采用静叶持环结构,调节阀端静叶持环内装有两级隔板,它后面有一回热抽 汽口与 5#低压加热器进汽管相连。电机端静叶持环上装有三级隔板,后面有一回热 抽汽口与 6#低压加热器相连接。静叶持环的背后凹槽与第一层内缸上的凸缘部分配 合并用固定销使持环定位,在正反向排汽口设有回热抽汽与7#低压加热器相连。排汽缸下部与排汽装置采用不锈钢波形节弹性联接,另外,在低压缸的排汽导 流环上,低压缸内装有喷水降温装置,如图:侧侧中 压 2# 静 叶 持 环中 压 1# 静 叶 持 环中 压 侧 进 汽 平 衡 环高 压 进 排 汽 平 衡
4、 环高 压 内 缸高 压 静 叶 持 环高 压 侧 排 汽 平 衡 环图 2.1.1 上下缸外壁的定位导向销与外缸装配定位图1轴承座;2下缸猫爪;3压紧螺栓;4螺帽;5工作垫片图 2.1.2 本机组汽缸下猫爪支承结构1.1.3 汽轮机本体设备检修工序 (1)高中压部分检修工序 拆高压化妆板 拆导汽管保温、汽缸保温 解体中低压导汽管法兰 解 体高压导汽管法兰 解体高中压前后汽封螺栓、 拔出方销和圆柱销 冷松中压导 汽管结合面的螺栓和销子 热松高中压外缸结合面螺栓(从两侧向中间松) 将 高中压外缸向上顶起 150mm 吊出高中压外缸 热松高压内缸结合面螺栓 松中压内缸结合面螺栓 解体并吊出中压 2
5、#静叶持环上半 解体并吊出中压 1# 静叶持环上半 解体并吊出中压进汽平衡环上半 解体并吊出高压进汽平衡环 上半 解体并吊出高压进汽持环 解体并吊出高压排汽平衡环 吊出前后汽 封套上半部分 测量推力间隙 测量转子弯曲及组合晃动度 测量汽封间隙 及 0 与 90 通流间隙 解体高中压对轮 测量各压销间隙并解体各静止部件压 销 测量转子轴窜值 压铅丝测量上下部分的通流间隙 吊出上半部静叶环、 吊出转子 吊出高压排汽平衡环下半 吊出高压静持下半 吊出高压进汽平 衡环下半 吊出中压进汽平衡环下半 吊出中压 1#静叶持上半 吊出中压 2# 静叶持环上半 割断高压内缸下部疏水管及热工压力表管 吊出高压内缸
6、下半 吊出中压内缸下半 吊出两端汽封套下半 抽出汽封块、 清扫汽封块及汽封槽道 清扫汽封凹凸定位槽 静叶持环喷砂清扫及抛光 抽出上下半内缸的喷嘴 喷嘴清扫(不能喷砂,防止砂子进入喷嘴组) 汽封块组装 1#、2#轴承检修 螺栓紧固件清扫检修及拆下所有汽缸结合面上的栽丝 静叶环清扫检修 滑销 系统检修 推力轴承解体检修 转子对轮预找中心 隔板拉钢丝找正 清 缸、除锈 回装中压内缸下半部分 回装高压内缸下半 回装中压 2#静叶持 环下半 回装中压 1#静叶持下半 回装中压进汽平衡环下半 回装高压进汽 平衡环下半 回装高压静叶持环下半 回装高压排汽平衡环下半 回装两端 轴封下半 回装高中压转子 复查通
7、流间隙并调整 回装高压排汽平衡环上 半 回装高压静叶持环上半 回装高压进汽平衡环上半 回装中压进汽平衡 环上半 回装中压 1#静叶持环上半 回装中压 2#静叶持上半 回装高压内缸BBCCABBC C厂家要求:A=0.180.25mm B=9.25mm C=0.8mm15243上半 回装中压内缸上半 回装两端汽封套上半 紧固所有结合面螺栓 盘动转子用听音棒检查动静部分有无摩擦 取出所有抽汽孔堵板 在汽缸结合 面上涂汽缸密封脂 扣高中压外上缸 冷、热紧汽缸结合面上螺栓 转子对 轮中心正式找正 组装高中压缸端部汽封 组装 1#、2#轴承 组装推力轴承 及扣前、 中箱上盖 组装高压导汽管法兰螺栓 组装
8、低压导汽管 恢复导管、 汽缸保温 大流量冲洗、油循环 汽轮机试验 转动盘车、暖机 转机。 (2)低压部分检修工序 拆导管保温 拆吊外缸人孔门 解体低压导汽管法兰并吊出导管 解 体轴承座与外缸的波纹管 解体低压外缸中分面螺栓 吊出低压外缸上半 铺 设低压外缸盖板 解体低压内缸中分面螺栓 吊出低压内缸上部 测量低压转 子轴弯曲 测量对轮瓢偏及晃度 测量通流间隙及汽封间隙 压铅丝测量上 下半通流间隙 转子对轮中心复查 吊出低压转子和波纹管 静叶环拉钢丝 进行中心找正 解体结合面压销 吊出下半分流环 正反向隔板套下半喷砂清 扫各静叶持环 解体汽封块、 清理汽封牙槽 清扫挡油环垫片 回装下部隔板 套 回
9、装结合面压销并调整膨胀间隙 转子对轮预找中心 拉钢丝进行隔 板中心调整、 测量 低压转子回装(转子两端挂上汽封膨胀节及垫片)低压通流测 量及调整 扣低压上半进汽分流环及静叶持环 扣内缸上半 盘动转子检 查动静部分之间有无摩擦 连接内缸上部进汽口 扣低压外缸上半 组装两 端排汽导流环 组装低压缸端部汽封 转子对轮中心正式找正 高低、 低发对 轮螺栓组装 清扫油室、盘车组装及扣中箱、后箱上盖 大流量冲洗及油循环 中低压导汽管恢复 抽真空、转机。 1.2 工艺要求1.2.1 准备好汽缸所需的专用扳手,专用钢丝绳,专用测量仪表,并放置到现场, 由专人管理。 1.2.2 准备好汽缸所需的图纸及记录表格,
10、设备定置管理图,大修进度表等,并将 有关部分张贴到现场。 1.2.3 准备好覆盖汽缸用的油布,木板和抽汽孔及连通管用的堵板等。 1.2.4 拆除化装板骨架上连接螺栓,作上标记,妥善保管。 1.2.5 当外上缸内壁温度低于120时,逐层拆去保温层,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1.2.6 拆中低连通管 1.2.6.1 清理保温后,用专用螺栓,顶住中低连通管中压侧法兰,然后拆卸螺栓, 作上标记妥善保管。 1.2.6.2 拆卸中低连通管低压侧法兰螺栓,作上标记妥善保管。 1.2.6.3 吊去中低连通管,放置到指定位置,放置之前,中低法兰都要用橡皮垫 好。 1.2.6.4 如图2.1.3用塞尺测量调整块与内缸的
11、间隙,用油布封住中压排汽、低压进 汽口以防物体落入缸内。 1.2.7 拆卸前轴承箱,中间轴承箱,后轴承箱上盖,吊出,放置到指定的地方,大 拆卸之前,联系热工检修人员拆出与之相连的所有压力表,温度表或引线。 1.2.8 联系热工、电气检修人员拆除盘车马达的电源线,气管道控制线,拆除盘车, 吊出,放置到指定的位置。 1.2.9 拆除低发对轮护罩,胀差发讯器及对轮螺栓护板,拆除中低,低发对 轮螺栓,进行全缸中心复查,有关找中心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在汽轮机转子检修一节中详细讲解。之后,用塑料布将所有轴承箱盖住。 1.2.10 拆除三根导汽管连接法兰螺栓,用专用螺栓M27顶开法兰。 1.2.11 拆除一段
12、抽汽管法兰螺栓,高中压外缸两端轴封供汽管连接螺栓。 1.2.12 拆除汽缸螺帽上的封盖清理汽缸螺栓的加热孔。 1.2.13 进行螺栓编号,加热汽缸螺栓,拆卸螺帽,高中压外缸的螺栓拆卸顺序必须 严格执行,拆卸的螺栓要按编号顺序摆好,螺帽及垫片要恢复。测量位置设计值调 阀端电 机端A排柱侧B排柱侧a 左0.05-0.08a 右0.05-0.08垫片厚度H左右低压外缸进汽连接管调阀端进汽连接管与低压外缸的配合测量位置设计值调 阀端电 机端A排柱侧B 排 柱侧a左0.05-0.08a右0.05-0.08垫片厚度 H左右1.2.14 起吊高中压外缸。 1.2.141 起吊工作应有专人指挥缸的,四角应有人
13、监视。 1.214.2 仔细检查汽缸水平中分面所有螺栓、销子确已全部拆除,与上汽缸连接的 各汽管,疏水管法兰已全部拆开。 1.2.14.3 安装专用起吊工具、行车对准中心。 1.2.14.4 缓慢提升行车的吊钩,检查前、后、左、右,钢丝绳受力均匀。 1.2.14.5 在转子轴颈或轮上装好千分表,指定专人监视此表。 1.2.14.6 四角用100T千斤顶将汽缸顶起,当顶起高度为5-10mm 时,检查内汽封体、 持环、内缸应无跟起现象,转子无上抬现象。在顶的过程中要求四周高度一致,误差 不超过 3mm。 1.2.14.7 在检查完毕后,继续顶千斤顶直到顶开高度达到 400mm,在顶的过程中, 始终
14、都要监视千分表,其指针跳动不允许大于 0.30mm 否则应停止顶,然后进行全面 检查。 1.2.14.8 在顶或起吊过程中,若发现不水平时,不准扣回大盖,应在结合面处加垫 后再落下,或者用千斤顶顶开,重新调整再继续起吊,当检查螺栓与螺孔无接触现 象,钢丝绳不蹩劲时,可缓慢起吊。 1.2.14.9 在起吊或检查内部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汽缸结合面。 1.2.14.10 在汽缸大盖任一部位两次未随大钩上升时,应及时停吊,查明原因后方 可起吊,不允许用撬法兰表面方法进行强行起吊,也不允许用人平衡重量站在缸上 调整水平,在起吊进程中不应有金属摩擦等异常现象。 1.2.14.11 大盖吊到一定高度后,四角
15、应有人扶稳防止大盖旋转碰伤设备及人员, 待汽缸大盖吊出后,不准在空中停留,应及时放在指定地点,结合面垫牢。 1.2.15 检查汽缸结合面漏汽痕迹,并作记录。 1.2.16 用堵板堵住四段抽汽口等孔洞,堵住导汽管一段抽汽管等管口,以防物体坠 入。 1.2.17 高、中压缸及静叶持环,汽封体解体。 1.2.17.1 解体高压内缸。 A)对高压内缸中分面法兰螺栓编号,如图 2.1.4,高中压缸螺栓分布及相关数据表, 然后按拆卸螺栓顺序图,对螺栓进行加热拆卸,将拆卸的螺栓依次摆好,恢复螺母 及垫片。 B)用专用顶丝 M27*3*610,顶起高压内缸上半至一定高度,将超薄型液压千斤顶放 置中分面,将内缸
16、上半均匀顶起,然后吊起高压内缸上半放置到指定地点。 C)检查汽缸结合面漏汽痕迹,并作好记录。 D)高压内缸上半吊出之后,立即将喷嘴组胶布封住,防止异物掉进喷嘴组。 1.2.17.2 解体高压静叶持环,高压排汽侧汽封体,中压#2静叶持环,中压#1静叶持 环,中压内缸,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体,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体。 解体的具体步骤详 见“解体高压内缸”。 1.2.18 测量通流部分间隙,并作记录,测量方法详见喷嘴隔板和隔板套检修。 1.2.19 测量转子的弯曲对轮瓢偏、 晃度、 扬度等,详见汽轮热转子检修,测量洼窝中 心,并作好记录。 1.2.20 低压缸解体,如图2.1.5。 1.2.201 打开
17、低压外缸四个人孔门,拆除外缸喷水管。 1.2.20.2 拆除低压排汽导流环上半,并用钢丝绳吊起,悬挂在低压外缸上,由于排 汽导流环与#2 内缸连接螺栓被点焊,应在拆卸之前,将焊点去掉。1.2.20.3 拆除低压外缸中分面的所有螺栓,及端部汽封上半,拆除低压缸与低压#2 内缸的连接螺栓。 12204 检查低压上半与下半及低压#2 内缸是否还有螺栓连接,确认之后,吊 出低压外缸上半,放置到指定地点,检查结合面泄漏痕迹并作好记录。 1.2.20.5 用木板将低压缸下半堵住,拆除低压#2内缸的罩热板,人孔门,手孔门, 拆除#2 低压内缸中分面上下连接螺栓,及#2低压内缸与#1低压内缸连接螺栓。 1.2
18、.20.6 检查低压#2内缸上半与下半及与低压#1内缸是否还有螺栓连接,确认后, 用专用顶丝顶起#2 低压内缸上半,然后吊出低压#2内缸,放置到指定地点,检查结 合面泄漏痕迹,并作好记录。 1.2.20.7 用木板将低压#2 内缸下半堵住,拆除低压#1 内缸人孔门,拆除#1 低压内 缸中分面上下半连接螺栓,并进行编号。 1.2.20.8 检查低压#1 内缸上半与下半是否还有螺栓连接,确认后用专用顶丝顶起#1 低压内缸上半然后吊走,放置到指定地点,检查结合面泄漏痕迹并作好记录1.2.20.9 拆除低压调阀端静叶持环,电机端静叶持环,进汽分流环上半,并分别吊 出,放置到指定地点。 1.2.21 测
19、量低压转子弯曲度,晃度,瓢偏等,测量方法及记录格式详见“汽轮机转 子检修”。 1.2.22 确定低压转子的 K 值,测量低压缸通流部分间隙,测量方法及记录格式详见 “喷嘴、隔板、隔板套检修” 1.2.24 拆卸#1、#2、#3、#4轴瓦及推力瓦,在拆卸之前,测量推力瓦的推力间隙及 #1、#2、#3、#4轴瓦的紧力,及轴瓦间隙并记录,测量方法及记录方式详见“轴承检 修”。 1.2.25 吊出低压转子,高中压转子,放置到指定位置。 1.2.26 吊出中压缸、中压#1静叶持环,中压#2静叶持环,高压静叶持环,高压排汽 侧汽封体,高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体,中压侧平衡活塞汽封体,高压内缸等的下半, 分别放置
20、到指定的地方。 1.2.27 翻缸。 1.2.27.1 一般用行车双钩翻缸,翻缸时缸上绳吊在汽缸的吊耳上,行车中心找正后, 大钩先起吊约 100mm 再起吊小钩,使汽缸离开枕木少许,然后全面检查所有吊具确 认无问题再进行继续起吊大钩。 吊起高度以保证让小钩松开后汽缸不碰地面即可,逐 渐松下小钩,使缸盖的全部重量由大钩承担。图 2.1.5 低压缸解体1.2.27.2 全松小钩,取下钢丝绳,将汽缸转过 180 度再将钢丝绳挂到小钩上并吊紧 钢丝绳,缓慢松下大钩(必要时适当起升小钩)直至汽缸水平面放平后,用枕木垫 实,安放稳妥后,松下两吊钩。 1.2.28 汽缸的检查与测量 1.2.28.1 用砂纸
21、将汽缸结合面清理干净,低压缸结合面的涂料全部用铲刀铲除后, 再用汽油或砂布清理。 1.2.28.2 测量下缸结合面水平及轴承箱结合面水平,如图2.1.6、2.1.7、2.1.8。 A)水平仪放置在安装或第一次大修作好的永久性记号处,用 0.01/1000 或 0.02/1000 可调水平仪直接测量。 B)为清除水平仪误差应将水平仪调转108度再测量一次。图 2.1.6 高中压外缸水平电机端图 2.1.7 前轴承箱中分面水平C)取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后测量数值。 12283 汽缸结合面及内外壁检查 A)汽缸结合面清理后进行磁粉探伤。 B)必要时对汽缸外壁进行检查时,应打去保温并清理干净,
22、再进行探伤。 C)如发现裂纹查明其深度。汽缸结合面的裂纹深度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 D)汽缸结合面应光滑平整,无贯性沟痕,水平测量值应与安装记录(或上次大修) 基本相符,如发现汽缸裂纹等缺陷,应汇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E)用钢丝刷、砂布清理汽缸内部,打磨抛光酸洗后用放大镜检查,及用超声波探伤 的方法检查缸内喷嘴、 抽汽口等处,有裂纹,重点检查抽汽口,疏水口,定位键焊口, 隔板处以及缸壁断面变化的园角处,并应检查上次裂纹焊缝处,发现裂纹应做好记 录,及时报告,经确定裂纹原因后,再进行处理,并通知金相室,对裂纹深度不超 过 1/5 壁厚的小裂纹采用两端钻止裂孔处理等,裂纹长度大于 300mm,深度超
23、过 1/21/3 壁厚时,必须进行补焊。 1.2.29 清理检查隔板(套),轴封套洼窝和汽缸螺栓支承面。 1.2.29.1 用砂布清理汽缸隔板和轴封套洼窝槽后,作肉眼检查。 1.2.29.2 汽缸螺孔上螺帽支承面处理干净,修整毛刺,并用小园平板检查接触状况。 1.2.29.3 检查汽封是否有损坏,弹簧是否有断裂。 1.2.30 清理、检查、修整汽缸螺栓、螺帽。 1.2.30.1 用钢丝刷将汽缸螺帽及螺栓的螺纹部分清理干净。 1.2.30.2 仔细检查螺纹,如有碰伤或毛刺可用三角油石或细挫修整,然后进行带帽 检查,螺帽上可涂少许透平油后旋入螺栓,继续做必要修理,直到用手拧到底(汽 缸内螺纹也应用
24、螺栓对号进行检查)。 如螺与螺帽配合较紧而螺纹上确无毛刺时,可 用细研磨膏作必要研磨,并用煤油清理干净。 1.2.30.3 测定全部合金钢汽缸螺栓硬度。 1.2.30.4 抽查部分螺栓金相结构。 1.2.30.5 大于M33,温度大于400的螺栓应作超声波探伤。 1.2.30.6 检查汽缸螺栓的球面垫圈有无毛刺,并作必要修整。 1.2.30.7 经清理检查、 整修后的螺栓、 螺帽和垫圈用黑铅粉仔细擦抹,使表面全部呈 银黑色光泽,擦去残留黑粉,妥善保存待用。 1.2.30.8 对裂纹、硬度超标等缺陷的螺栓应作详细的记录,并上报,予以更换。 1.2.31 检查高中压外缸、高压内缸、高压静叶持环、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轮机 本体 部分 检修 工艺 规程 汽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