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14.1.doc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14.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14.1.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14.1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14.1高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注意事项一、直线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l,如果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斜率: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且90,则斜率k=tan.过两点(x1,y1),(x2,y2)的直线的斜率k=(y2-y1)/(x2-x1),另外切线的斜率用求导的方法。3、直线方程:点斜式:直线过点(x0,y0)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y0k(xx0),斜截式:
2、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和斜率k,则直线方程为ykxb4、l1:yk1xb1,l2:yk2xb2,l1l2k1k2,b1b2;l1l2k1k21.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的位置关系:(1)平行A1/A2=B1/B2注意检验(2)垂直A1A2+B1B2=05、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dAx0By0C;A2B2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AxByCC1C220的距离是dA2B2二、圆锥曲线方程:1、椭圆:方程x2y2a2b21(ab0)注意还有一个;定义:|PF1|+|PF2|=2a2c;e=c21b2长轴长为2a,短轴长为2b,焦距为2c;a2
3、=b2+c2aa;2、双曲线:方程x2y2a2b21(a,b0)注意还有一个;定义:|PF1|-|PF2|=2aabab0x1x2y1y2z1z20若,则b06222aaaxyza/ba,b,711112a,A,b成等差数列Aab2yyzx2等差数列的性质:x9cosa,baabbx1x2y1y2z1z2x2222221y1z1x2y2z210、x,xx2221,y1,z12,y2,z2,则d2x1y2y1z2z111、若直线anaa的方向向量为na,平面0,aa的法向量为a/nna,且an,则a/a/21、若空间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a,b,则/a/bab,abab012、设异面直
4、线a,b的夹角为,方向向量为a,b,其夹角为,则有coscosabab13、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l,平面的法向量为n,l与所成的角为,l与n的夹角为,则有sincosllnn14、设nnn1,2是二面角l的两个面,的法向量,则向量n1,2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若二面角l的平面角为,则cosn1n2n1n15、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两点对应向量的模2计算16、在直线l上找一点,过定点且垂直于直线l的向量为n,则定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dcos,nnn17、点是平面外一点,是平面内的一定点,n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dcos,nnn五、数列1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a
5、,A,b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其中2(1)在等差数列an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2)在等差数列an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AP如:a1,a3,a5,a7,;a3,a8,a13,a18,;a(3)在等差数列an中,对任意m,nN,anam(nm)ddanm,nm(mn);(4)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Sn(a1an)n等差数列的前n和的求和公式:n2na(n1)12d等差数列的前n和等于首末两项和的一半的n倍;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通项公式中有a1,an,n,d,Sn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可以求出另外
6、两个。3.Sm,S2mSm,S(k1)mSkm(kN*)仍成等差数列,公差为m2d(m为确定的正整数)。anS24.若等差数列an与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和Sn,则bn1nS2n15.(1)a10,d0时,Sn有最大值;a10,d0时,Sn有最小值;(2)Sn最值的求法:若已知Sn,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nN);an0an若已知a0n,则Sn最值时n的值(nN)可如下确定an10或an106.(1)当公差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1、四种命题:且斜率为公差;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为0.(2)若公差,则为
7、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常数列。9.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其中或。(2)通项公式:a1na1qn;推广ananmmq;(q1)前n项和Sna1na1(1qn)a1anq;(注意对公比的讨论)1q1q(q1)(3)等比中项:若成等比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等比中项。提醒:不是任何两数都有等比中项,只有同号两数才存在等比中项,且有两个。(3)当时,则有amanapaq,特别地,当时,则有.amana2p(4)若是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若成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若是等比数列,且公比,则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当,且为偶数时,数列,是常数数列
8、0,它不是等比数列。(5)如果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那么数列是非零常数数列,故常数数列仅是此数列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六、常用逻辑用语:则p注: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判断命题真假时注意转化。2、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q否定形式是pq;否命题是pq.命题“p或q”的否定是“p且q”;“p且q”的否定是“p或q”.3、逻辑联结词:且(and):命题形式pq;pqpqpqp或(or):命题形式pq;真真真真假非(not):命题形式p.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
9、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一假”4、充要条件由条件可推出结论,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由结论可推出条件,则条件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5、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短语“所有”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体,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体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短语“有一个”或“有些”或“至少有一个”在陈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个体或部分,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全称命题p:xM,p(x);全称命题p的否定p:xM,p(x)。特称命题p:xM,p(x);特称命题p的否定p:xM,p(x);考前寄语: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总结 注意事项 1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