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共8页).doc
《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笔记(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填空题1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古代语文教材分为 蒙学教材 、 文选教材 、 儒家经典 。3 文选 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先河,显示出中国文章大国风范。4朗读法包括 朗读 、 背诵 、 吟诵 等。5导读法的创造者是 钱梦龙 。6、新课程目标是根据 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的。7、 作文批改坚持点拨、启发原则就要 多就少改 、 多批少改 多启发学生,点化学生。8、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 生活的外延 相等。9、语文教师要“精”于 语文专业 ,“博”于 文化科学知识 ,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
2、指导教学。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语文: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2、语文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修习培养),在语文双基、语文能力、思想修养、品质、文化品位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3、文道统一:语文训练,简称为“文”,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简称为“道”,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思想品质的教育。语文教育合思想教育必须统一起来。4、批改: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方向。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特色有哪些?答:传统的集中识字、吟诵、涵咏、感悟特色;语文基础知识合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特色;文章编选的典范性特色。3有人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答:对。“教学有法”是说教学是一门科学,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可循,具有较为普遍和相对稳定的“常法”、“常式”;“教无定法”是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是由教材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教学对象知识能力基础,性格心理的差异性等因素所决定的,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优化组合,努力创新,才能取得良
4、好的教学效果。4简述写好作文总批的要求。答:要视学生为朋友,充满爱心;评语要突出重点;评语针对性要强;评语要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分析、评价题答案要点:A老师的性质观:工具性;B教师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B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前者学习语言是静态的,词句的理解脱离语境,支离破碎,忽略了词句装载的情与意;灵魂没有了,学生不仅不感动,反而产生了想象不到的错觉与误解。后者可看出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调动了自己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感悟到文字的表现力,对语言的理解有情有意,因而能用比较准确、流畅、动情的语言加以表述。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不仅有的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有创意,而且大家受到恋国恋乡爱国主义
5、思想的熏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成功的读文教学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他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纯净的感情会伴随着语言文字流淌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一、 论述题2、语文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内部因素如学科本身的特点综合性,文学性,实践性,模糊性;语文学习的长期性;语文教材编写的质量。教师本身的素质;外部因素如应试教育或素质教育环境,教育体制以及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等。其中,教师的素质尤为关键。总之,语文学科教育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目前,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优秀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学必然是一大促进,但同
6、时也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挑战。3、要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等。(具体论述略)“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 (1904年)教授法(1919年前)各科教授法(1922年)小学国语/中学国文教学法、教材研究(1946年)国文/国语教材教学法(1949年)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1954年)中国语言教学法、文学教学法(1957年)小学/中学语文教学法/(1963年)小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1986年学科教育学)( 1987年学科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7、/语文学科教育学(1998年本科)语文教学论(1997年博士、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 语文课程的发展。(1)1904年“癸卯学制”: 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语文”正式成为一独立学科。包括“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初等小学):重日常运用。“中国文学”(高等小学和中学):还重书面运用。(2)1912年,国文语文单独设科后第一个正式名称。(3)1920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与国语教育倡导 ,设“国语科”。1920年改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即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4)1949年,叶圣陶等人建议,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 和“
8、国文” 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5)1956年4月,中学、中等师范学校语文科,分汉语和文学两科进行教学。1958年3月中央宣传部宣布,停止使用汉语、文学分科实验教材。“语文”1958年后恢复用2、 古代语文教材。教材课本:(1)识字类:“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他:声律蒙求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2) 韵语知识类:昔时贤文名物蒙求等(3) 经史类:“五经”“四书”; (4) 文选读本: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机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影响最大、流传最久),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三大问题:1
9、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语文教学是科举考试的附庸,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写作能力。2教学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一般古文和八股文)。3教学方法记诵和摹仿。四大弊端:1.脱离语言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4、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四大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6、高中语文课程三大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应用
10、、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7、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显性的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两类课程(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程的五大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隐性的三大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8、 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9、 基本的阅读方法。(熟读背诵、精思、博览(略读、通读、跳读、速读)、查工具书、积累)10、 语文特
11、级教师。(镇西、韩军、于漪、魏书生)三、名词解释1.语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2.课程: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3.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顺序。4.综合性学习: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品质。5.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
12、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由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讲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6.导读法: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四、简答题1.简述讲授法的优缺点。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的完成对众多对象的教学任务,方法也简便易行。缺点是,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易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不易照顾个性差异。2.简述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大学 语文课程 教学 复习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