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内容(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5年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内容(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内容(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P2861A建筑工程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控制一、 在城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必须自工程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二、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防止。三、 大气污染物的防治:1、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2、 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3、 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的容器或管道运输,严
2、禁凌空抛掷。4、 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5、 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四、 水污染的防治1、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二次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五、 噪声污染的防治1、 在居民和单位密集区域进行爆破、打桩等施工作业前,项目经理部除按规定报告申请批准外,还应向有关的居民和单位通报说明;对施工机械的噪声与振动扰民,应有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3、昼间 :70db 夜间:55db六、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施工现场存放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要采取措施,防止渗漏,污染土壤水体。施工现场设置的食堂,用餐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应设置隔油池。2、 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卫部门申报登记,分类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应运送到专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中心消纳。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P294 (1)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降低材料损耗率;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 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应就地取材,装
4、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材料运输)(2)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案,装饰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 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资源损耗。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材料性能,用好的材料)(3)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并减少材料浪费。(材料性能)(4)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釆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周转材料和机具)(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
5、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建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周转房)2.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P295 (1)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 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2)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3)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4)
6、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3、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业(1)、施工方案应建立推广、限值、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值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2)、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声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监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固定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4、国家鼓励发展下列建造节能技术和产品:(P383)(1)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2)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3)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4)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5)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6)建筑照明技能技术与产品;(7)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建筑工程 管理 实务 重点 内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