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概要(共12页).doc
《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概要(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概要(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陈国平(中共慈溪市委党校 , 浙江 慈溪 【摘要】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质量的必然要求 , 也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共识 , 对国有企业成功改制也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 指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 存在问题 ; 完善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8777(2006 04-0067-032006年第 4期 (总第 25期 市 场 论 坛MARKET FORUMNo.4,2006(CumulativelyN
2、o.25【收稿日期】 2006-03-13【作者简介】 陈国平 (1971-, 男 , 浙江慈溪人 , 供职于中共浙江省慈溪市委党校 ,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 研究方向 :经济管理。随着改革实践的纵深发展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 ,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作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主要微观基础的企业 , 必须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 结构 , 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公司运作效率的高低。 我国 公司法 规定 , 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 董事会 (包括经理 、 监事会三 个机构组成 , 并明确规定了各自的职责 ,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 理想。 特别是一些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公司制企业
3、, 由于 各种主客观原因 ,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 问题 , 必须加以完善。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质量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有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 , 加 强公司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能力 , 改进公司绩效 , 也有利于在 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从世界范围来看 , 公司治理结构已 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世界银行行长吉姆 沃尔芬森曾经 指出:“ 对世界经济而言 ,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像健全的国 家治理一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融资、 吸 引国际国内资本所必需的。 坚守良好的公司治理准则 ,
4、也能够 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投资该公司的信心 , 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 最终能够吸引更稳定的资金来源。(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的共识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不太重视公司治理结构 , 由于没有 股权限制 , 在决策机制上就有这样的缺陷 老总一个人说 了算 , 国有企业的一股独大也会有这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与当 今世界公司治理结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一方面 , 由于国 际上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壮大 , 手中控制了大量的资金 , 如英国 国家退休金协会 , 美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协会等。 他们在 公司治理中会对公司施加压力 , 要求管理层按股东的期望来 管理公司。另一方面 , 亚洲金
5、融危机的爆发 , 也唤醒了人们对 亚洲公司治理的重新认识。 因此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今世 界各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企业改制成功的关 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 面对市场经济优胜劣 汰的客观规律 , 国有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国有企业 “ 人 人有份 , 人人不问” ,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亏损面不断扩大 , 出现 “ 老国 (国有企业 不如老乡 (乡镇企业 , 老乡不如老三 (三 资企业 ” 的局面。这种局面不改变 , 国有经济难以持续有效发 展。 切实扭转国企效率低下的局面刻不容缓。 经济学家道格拉 斯 C 诺斯曾经指出 :“ 一个有效率
6、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 关键” 。而要保持经济组织的效率就需要明确产权并在制度上 作出调整 , 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 这也是企业能否成 功改制的关键所在。二、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开 始 , 国 内统一、 开放、 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非短期所形成 , 产品市场 条块分割 , 资本市场刚刚起步 , 经理市场根本不存在 , 市场机 制作用的范围和力度有限。从实践看 , 公司治理结构尚存在诸 多问题 :(一 股东大会 “虚设”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 它对公司的一切重大 事项有最终决定权。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 不少公司股
7、东大 会的实际职权非常有限 , 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主要表现是 :1. 职权受到限制。有的公司章程违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 对股东大会的职权加以了某些限制 , 职权被大大削弱 , 甚 至处于一种被驾空的地位。2. 运作机制不规范。有的上市公司对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资格加以严格限制 , 规定只有持有多少股份的人才有资格 出席股东大会 , 或者规定只召开股东代表大会 , 无形中把许多 股东的合法权益剥夺了。3. 职权的行使受到刁难。如有的股份公司故意不按公司章程规定来定期召开股东大会 ; 还有的公司千方百计阻挠股 东与会 , 从而达到逃避股东大会有效监督的目的。(二 董事会 “不懂事”目前 , 作为公
8、司常设决策机构的董事会作用的发挥还有 不少缺陷 , 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董事会的要求很不适应。 “ 董事会不懂事” 现象主要表现在 :1. 董事会议流于形式。一些属于董事会职能范围内的重大议题没有经过董事会议 , 甚至有些董事会往往在开会前做 “ 工作” , 先与少数人 “ 通气” 交换意见 , 甚至在寻求到统一意见 再开会 , 使董事会议流于形式。2. 董事会的选举、任免机制不规范。董事会的产生不以 67-为股东谋利益的能力和贡献的大小等标准来挑选 , 而是根据 代表性、 资历、 地位来确定的。一些国有公司的董事长甚至总 经理都是直接任命的 , 并不是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3. 董事的角色意
9、识尚未转换。 现在不少董事的官员意识 太浓 , 企业家意识太淡 , 心里装的不是股东 , 而是上级 , 是官员 型的管理者 , 而不是企业家型的决策者。4. 董事的知识素养有待提高。 不少董事对公司运作机制 知之甚少 , 对市场经济茫然不知所从 , 缺乏洞察市场、 从事公 司决策与管理的知识与经验 , 难以正确有效地履行董事职责。 (三 独立董事 “不独立”独立董事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立性 , 丧失了独立性 , 也就失 去了存在价值 , 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1. 监管部门和公司思想不统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 而这正是监管部门和公 司本身
10、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情况是 , 中国证监会力推独 立董事制度 , 公司本身却不积极甚至变通应付 , 以为设立独立 董事束缚了公司手脚。2. 大小股东立场不一致。公司大都为大股东所掌控 , 由 于传统的非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 大股东常常将公司视为自 己的分支机构 , 这势必忽略甚至侵犯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 东的利益。 而独立董事主要是基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设立的 , 由于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 大股东与独立董事之间必然存在矛 盾和冲突。于是 , 大股东凭借其优势地位 , 或者尽一切可能地 排斥独立董事 , 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 或者推荐、 扶持对自己友 好的独立董事 , 使之不反对或支持自己
11、的观点和利益。(四 监事会 “不监事”一些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 监事会有名无实 , 没有充分 发挥监督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 监督机构不健全。如有的公司没有监事会 , 既使有也 只是装点公司门面的一种摆设 , 还有些公司监事会的组成不 符合法定要求 , 没有职工代表 , 只有大股东的代表。2.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由于监事会本身的监督职权有 限 , 不足以对董事会及经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 公司法规定董 事会与监事会平等制约 , 但实际情况是监事会往往比董事会 低 , 监事会对董事会、 经理人员的行为往往无可奈何。3. 监事的整体素质不高。 作为公司的监事 , 懂法、 懂财务 是公司对
12、他起码的要求。 但目前一些公司的监事不仅是法盲 , 连财务报表也看不懂 , 多数时间是在看报纸 , 这样的监事如何 能 “ 监事” ?(五 新老机构 “关系不顺”“ 新三会” 即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 是 公司法 规定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构架 , 职能明确、 相互制衡的 “ 新三会” 是 现代公司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 老三会” 即 职代会、 党委会、 工会 , 是我国社会主义传统企业制度的重要 原则和特征之一 , 又是我国政治制度在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 延伸和表现。“ 新三会” 是为了保证公司运作效率 , 实现出资者 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 而 “ 老三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治理 结构 存在 问题 完善 概要 12
限制150内